课 题 《跳吧快来跳舞》
备 课
寄
语 你的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你每备一节课,就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一次触碰,生命与生命的一次对话。设计教案,如果没有考虑学生的存在,纯属“目中无人”,这样的教案即使再完美,对学生而言都毫无意义。
课 标
要
求
新课标要求:“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但从学情分析中看出,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所以,预测“根据歌曲情绪,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 习
目
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 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跳呀,快来跳舞》是一首云南哈尼族童谣。歌曲为四二拍子,一段体结构,旋律简明清新,采用五声羽调式。全曲共有三句,小节数分别为三四三,这种结构唱起来近似口语感情更亲切自然。每一句的最后一小节为间奏,加入了跺脚和摆头的舞蹈动作,使歌曲富有动感。歌词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充满着生活的情趣,是哈尼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口耳相传的歌谣。
重 难
点
确
定 1.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2.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导 学
设
计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A、X? ?X ︱X? ?X ︱?? B、X X??X X ︱X X??X ︱ C、X X??X ︱X X??X ︱
二、 导入引趣: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
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课件:九乡村寨)
三、激趣体验(一):
1、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2、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5、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6、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激情体验1、导入: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 2、初步感受乐曲:《快乐的罗嗦》导入: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五、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问 题
预
设 鼓励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环节,孩子们也许会做不出表现彝族特点的舞蹈动作。
突 破
策
略 采用让孩子们欣赏有关彝族特色的舞蹈 ,让孩子感受 模仿 小组讨论 合作设计出动作。
课 后
反
思
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都愿意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重难点掌握也不错。
年 月 日
学 校
阅
评
阅评人:
年 月 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