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建议: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2、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3、重视发展学生数感。
4、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课时数:1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数铅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
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圈一圈,数一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小朋友的的人数。
(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核对
2、拨一拨。
把学生的人数43,在记数器上表示出来,生说,师拨。
四、学生反馈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同桌报数,全班交流。
2、看谁数得快。
学生自己数,数完后,汇报。
3、接力赛。
34、36、38、( )40、42、44
20、30、40、( )、( )、( );
45、50、55、( )、( )、( );
22、32、42、( )、( )、( );
同桌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一人接着说。全班汇报。
五、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感觉如何?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数铅笔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
教学过程:
一、从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九 七十三 三十六 九十五 五十
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54 23 15 91
三、赛一赛。
1.20,22,24,( ),( ),( )。
2.30,33,36,( ),( ),( )。
3.30,40,50,( ),( ),( )。
四、连线。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
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
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
二、新知学习。
(一)学习记数和写数。
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课?
2、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
3、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
怎么写呢?
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教师拨珠,学生写数。
36、40、100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
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26。
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
2、填空。
( )个十和( )个一是( )。
( )个十和( )个一是( )。
学生自己观察图,在独立写出数。
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核对。
3、写数
教师拨数,学生写出数字。
23、50、71、80
4、小熊写出门牌号。
学生观察后,自己写门牌号。学生核对。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数豆子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100里面有( )个十,10个十是( )。
(2)10个十是( ),10个一是( )。
(3)20里面有( )一,20个一是( )。
(4)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8个一和9个十合起来是( )。
(5)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
(6)1个十是( ),10个十是( )。
二、按规律填数。
(1)12、22、32、( )、( )、( )、( )、( )、( )。
(2)25、30、35、( )、( )、( )、( )、( )、( )、( )。
(3)( )、( )、( )、( )、( )、( )、85、90、95、100。
(4)( )、( )、( )、( )、51、41、31、( )、( )。
三、看谁数得快。
1. 有 个。
2. 有 个。
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快。
四、拨一拨。
99 100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教学内容:动物餐厅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两叠作业本,一叠是21本,一叠是18本。
2、学生观察,两叠作业本哪叠多,哪叠少。为什么?
二、学习新知
1、现在知道了哪叠作业本多。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
2、学生回答。在说说记“>”“〈”的方法。
3、填一填: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
32O34,100O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
师生核对。
三、巩固反馈,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45O54 78O76 62O62 80O79
58O91 100O89 15<( ) ( )>89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连一连。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连?
本题中60是多余的信息。
3、(1)按顺序填数。
(2)读出各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3)根据右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
练习过程,(1)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应该怎么来完成这个练习。在学生练习。
(2)指名读出各数。
(3)小组讨论后,学生完成。完成后在进行核对。
4、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
苹果、香蕉、苹果、香蕉、( )、( )、( )、( )。
学生独立完成该题。
5、小调查: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每班有多少人?哪班认数最多,哪班认数最少?
学生课后同捉合作去完成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教学内容:动物餐厅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写出下列各数相邻的两个数。
( )49( ) ( )37( )
( )11( ) ( )51( )
二、填表
77 ( )个十和( )个一
63 ( )个十和( )个一
( ) 3个十和1个一
100 ( )个十和( )个一
三、在○里填上“﹥”“﹤”或“﹦”。
36 ○ 46 37 ○ 36 70 ○100 31○ 30
55 ○ 54 78 ○ 87 18 ○ 20 96 ○92
38 ○ 83 76 ○ 76 99 ○ 100 95○ 96
四、停车场里有34辆轿车。
①大客车的数量比轿车的多得多,则大客车可能有多少粮?(画 √)
②大卡车的数量比轿车的少一些,则大卡车可能有多少辆?(画○ )
30辆
10辆
40辆
90辆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养殖场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事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88人( )、12人( )、76人( )。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
35 42 85 42 8 85
( )( )( ) ( ) ( ) (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养殖场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写一写。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 3 7 ( )
二、想一想。
从 3 5 8 三张卡片中选出其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三、 读一读,写一写。
| | | | | |
百 十 个
百 十 个
( ) ( )
百 十 个
| | | | | |
百 十 个
( ) ( )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一(P10)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理解五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写数、读数、比较
课前准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让学生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
指导第2题
1、看图说说谁最多谁最少?
2、用“( )比( )多得多,( )比( )多一些”等的句式说一说。
二、指导第3题
1、学生自由选择。
2、说说为什么选这个数?另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
三、指导第4题
1、师拨生写,同桌检查。
2、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3、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写,相互检查,师巡回指导。
四、指导第5题:拨一拨,比一比。
先师生间进行再学生间进行。
五、指导第6题
1、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
2、同桌交流你组合成了哪些数?
3、说一说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少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队。
六、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本单元总结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理解五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写数、读数、比较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10个一是( ),20里面有( )个十,( )个十是100。
(2)3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 ),9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69的前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99在( )和( )之间。
(5)数字27中十位上的2表示( )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 )个( )。
(6)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7)填一填。
56﹤□ □﹥90 □=89 □﹤21
二、填一填。
71、27、42、77、24、79、84、67、54、56
个位是7的填进去 个位是4的填进去 十位是7的填进去
三、排一排。
你能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25 36 18 51 12
排一排:
○ ○ ○ ○
【教学反思】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本单元总结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理解五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写数、读数、比较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38数到43:( ),( ),( ),( ),( ),( )。
(2)两个两个地数,从47数到57:( ),( ),( ),( ),( ),( )。
(3)五个五个地数,从60数到85:( ),( ),( ),( ),( ),( )。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 ),( ),( ),( ),( )。
二、我会猜。
小明说:我一分钟能跳70次。
小青说:我比小明一分钟跳的次数多得多。
小华说:我比小明一分钟跳的次数少得多。
小花说:我比小明一分钟跳的多一些。
小刚说:我和小明一分钟跳的差不多。
把名字填进去:
次数 70 29 69 75 98
小明
三、找规律。
(1)67 , 68 ,( ),( ),( ),72 ,( )。
(2)93 ,83 ,( ),( ),53 ,( ),( )。
(3)44 ,46 ,48 ,( ),( ),( ),( )。
(4)( ),( ),( ),65 ,55 ,45 ,( )。
【教学反思】
百
个
十
百
个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