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8 19:3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津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期4月月考试题
历 史
一、选择题(24·2 =48分)
1、非利普·内莫在评论雅典的一次改革时说:“它广泛地破坏了古代氏族谐系残存的社会根基,使抽象的个人即公民凸现了出来。”据此可知,这一改革(  )
A.使雅典人参政权空前扩大 B.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
C.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D.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2、表2为雅典陶片放逐法创立的历史解释。据此能够认定,陶片放逐法(  )
表2
记述
出处
克里斯提尼以争取大众乐从为目的,创建了陶片放逐法。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究竟是克里斯提尼在约公元前507年制定了陶片放逐法,还是一位不知名的政治家在公元前488年发明了它,仍弄不清楚。
(英)N.G.L.哈蒙德《希腊史》
传统一般把陶片放逐法的设立归于克里斯提尼,但直到马拉松战役结束两年后(公元前488年),这种制度才开始付诸实施。
(英)J.B.伯里《希腊史》
A.在克里斯提尼当政时创立 B.至迟使用于公元前488年
C.相关论述都缺乏考古依据 D.是为争取大众乐从而设计
3、在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手工者停止生产,每隔10天去城郊广场开会。城邦多数职务是有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官职则无报酬。这说明雅典(  )
A.津贴制度保证公民权利平等 B.公民团体具有排外性
C.经济因素制约公民权的实现 D.农业手工业经济衰败
4、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期间,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各城邦除派出它们最好的运动员到奥林匹亚城参加比赛外,还会参加下列城邦活动:
据此可以判断,古代奥运会(  )
A.促进了希腊各城邦走向统一 B.夯实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根基
C.强化了城邦共同体集体认同 D.丰富了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
5、下表为苏格拉底之死的相关材料,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雅典(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方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或蛊惑青年
A.司法判决顺应民心 B.审判结果公正合理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司法程序相对规范
6、伯里克利时期,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物质”等观点,被以“不敬神”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哲学家普罗塔戈拉也因其言论被控“不敬神灵”,其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驱逐出雅典。这些事例说明当时的雅典(  )
A.公民普遍没有言论自由 B.个人自由须服从城邦意志
C.城邦无法接纳进步思想 D.人文精神已成为主流思潮
7、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转向人类的内心世界,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德行可教”,并主张“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倡导建立社会道德价值观 B.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C.研究重点由人类转向哲学 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8、古代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学生分布在地中海世界的各个地方,他们在传播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同时,也将西西里、塞浦路斯、埃及或其他地方的东西带到雅典,包括自然产品和艺术精神产品,在雅典城找到了家乡。正是这批外邦人和雅典本土的文化人或知识分子,以天才的创造,将希腊文化推向繁荣的顶峰。上述现象(  )
A.造就了希腊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B.使雅典文化渗透着自然主义本色
C.成为雅典文化人文主义的滥觞 D.使雅典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9、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学家通常“不事政治”。罗马帝国执政者初期授予法学家以解答权,后来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组建有法学家参与的君主顾问委员会,协助起草谕令,法学家成为官僚集团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A.有助于罗马政体转变为帝制 B.凸显了罗马法强烈的务实性
C.表明了万民法以私法为核心 D.扩大了罗马法律的社会基础
10、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规定了妇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庭的男性继承人;到帝国时期,罗马妇女逐渐享有继承财产和获得不动产的权力,并可以自主处理自己的财产。这体现了罗马法(  )
A.维护了罗马妇女的公民权 B.实践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D.渗透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11、罗马帝国前期的经济繁荣主要是行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本土的经济落后于行省,农业开始衰退,奴隶反抗甚至逃亡,一些行省成为罗马新的谷仓,罗马帝国各地间的贸易非常发达。面对这种状况,罗马法律的新变化是(  )
A.编制成文法维护奴隶主对于奴隶的压迫
B.制定《十二铜表法》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C.编订《民法大全》管理帝国境内自由民
D.通过万民法调节各地区社会和商业关系
12、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共和时代,随着罗马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无权者的斗争,城邦内的平民、部分奴隶和被征服者拉丁人,以及帝国时代罗马的同盟者逐渐获得公民权。罗马人的这些做法(  )
A.扩大了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
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
D.体现了自由正义的法律精神
13、中世纪末叶的欧洲,广大的直接生产者的技术革新和熟练技巧日益提高,社会上的劳动分工更加细致了。在1437年德国法兰克福城中仅有手工业专业行92种,到1443年已增107种,迨十五世末即增加到190种。此时,巴黎甚至有350种之多了。这一现象(  )
A.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C.推动欧洲商业革命的发生
D.引起了早期商业殖民战争
14、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会反对奢侈之风,因此,当时欧洲人普遍穿着宽松的长袍。但15世纪末以来,西欧上层社会开始流行艳丽豪华的服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西欧人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B.被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得以恢复
C.文艺复兴逐渐由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D.宗教改革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15、路德认为:基督徒只要真心悔改就得到了上帝的赦免,与赎罪券无关。但他又认为:只有神拣选救赎的罪人……当中完全没有人参与的成分。路德的理论(  )
A.前后自相矛盾导致信仰混乱
B.本质上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改变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
16、下列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动荡变迁中的思想解放 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 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
17、英国清教的新宗教意识在形成新的道德规范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鼓励人们为“上帝”而追求财富,又反对人们用“不正当手段”去发“不义之财”。这种“合理谋利”的宗教意识有助于英国(  )
A.工业民族精神的形成 B.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C.海外殖民掠夺的扩大 D.黑人奴隶贸易的兴盛
18、下图是英国理财法院收藏的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单位:起)
市场违法行为类型? ?;时间
1566年
1605年
1608年
1613年
囤积谷物
17
58
205
401
其他囤积
3
57
30
29
在市场和集市售卖
9
16
4
18
抢先批购
5
12
4
3
居中转售
0
0
1
3
总计
34
143
244
454
这反映出当时(  )
A.价格革命加剧市场秩序紊乱
B.国家推行 “重商主义 ”政策
C.商业革命扩大市场贸易范围
D.国家立法化解了贸易纠纷
19、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 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C.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
20、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奇波拉提出,17世纪对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而言,是一个黑暗的世纪,对法国至少也是灰暗的,但对荷兰来说却是黄金时代。该学者区分“黑暗的世纪”和“黄金时代”的标准是(  )
A.自治城市的数量 B.工厂制度的普及程度
C.海外殖民的程度 D.商业贸易的发展水平
21、《西方文化史》认为“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据此判断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在于(  )
A.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综合 B.奠定了国家制度的理论基础
C.推动了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 D.启发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
22、彼特拉克特别推崇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作品,而伏尔泰对李维作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且认为古典史家的很多记载都是“无稽之谈”。这种改变(  )
A.反映了古典文化走向没落 B.表现了理性的批判精神
C.说明了人文精神遭到质疑 D.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23、卢梭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绝无谬误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B.反映了其思想的激进偏执
C.阻碍了启蒙思想宣传发展 D.诱发了现实主义思潮兴起
24、下表为17、18世纪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项目
?
时间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入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约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约4000
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工业革命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社会注重妇女文化教育普及 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
二、非选择题(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建立通往亚洲的商路是比寻找新土地和资源更为诱惑的事。欧洲商人从陆路上穿越蒙古帝国的领土进行丝绸、香科、瓷器以及其他亚洲特产的贸易,最远可至中国。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从前那么安全了。穆斯林商人把亚洲的货物经印度洋和红海运送到开罗,再转手给意大利商人,输送到西欧。但是在开罗,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特别是香料的需要又是数量巨大的。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
材料二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资金,当船只从亚洲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额,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然而,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就清算一次的体制,终归难以同已经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于是,相对持久稳定的合资企业,包括多次航海的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1657年,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日益困难。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贸易垄断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亚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上图为14~18世纪发生在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图中提取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统治时期(约公元前578年一前534年)实行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同时他对罗马自由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森图里亚会议由193个森图里亚组成,而第1等级产生98个,以至于多数时候未轮到后面的等级投票,事情就定下来了。虽然贵族依然保持特权,但平民和外来人中的有产者得以参加森图里亚会议和军队,获得一定的权益。
材料二
成为大国以后,罗马人的思想就极大地突破了早期城邦政治的局限。一方面继承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突破城邦政治的狭隘的和静态的眼光,不分民族统一安排公共生活,建立协调大型国家中社会关系的政治与法律机制,并最终发展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塞尔维乌斯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措施与雅典民主改革有何相同之处。(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塞尔维乌斯改革。(9分)
新津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期4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CCD 6-10 BAABC 11-15 DAABD 16-20 BAACD 21-24 DBAB
二、非选择题
25、
(1)原因: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陆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因素;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对海上贸易的垄断;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欧亚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同地区人民对商品的客观需求。(8分,任答4点即可)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非文明的进一步交流,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5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海外贸易(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变化:由特许垄断经营到被终止;由“单次航海”到“多次航海”制;由临时合资到建立稳定的有限责任制。(6分)
26、
【示例】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实现了科学史的一次革命,16世纪初期开始的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长期被教会奉为教条的亚里士多德学说。17世纪的启蒙运动兴起,其核心是理性主义,用“自由平等”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总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将科学从宗教迷信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本题首先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也可选择“文艺复兴”、“伽利略的贡献”、“经典力学”得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择“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两个历史事件,可得出文艺复兴促进新航路开辟。选择“伽利略的贡献”、“经典力学”、“工业革命”可得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选择“启蒙运动”、“《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可得出思想理论推动政治实践等。其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
27、
(1)相同:按照地域划分居民代替血缘部落;(2分)按财产原则划分等级改组军队;(2分)赋予公民大会最高国家权力。(2分)
(2)评价:罗马吸收大批外来移民为公民,扩大公民基础;(3分)罗马解决了城邦体制下的国家发展问题为此后罗马的强大奠定基础;(3分)未能根本上解决平民和贵族的矛盾。(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