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7 22: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①清朝初期,还保留了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1、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
②到康熙帝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1、背景
2、设立
①时间: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②职能: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材料研读】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
3、作用: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③特点:
简、速、密
(汉)坐而论道???(宋)站议时政???(清)跪受笔录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演变趋势?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
(1)建立:秦朝
政治上: 皇帝制; 三公制
郡县制;
思想上:焚书坑儒
(2)巩固:西汉
政治上:推恩令、刺史制度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完善:隋唐
政治上:三省六部制
文化上:科举制
(4)发展:宋元
政治上:行省制
(5)顶峰:明清
政治上: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清朝设军机处

思想上:八股取士,文字狱
讨论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利弊
1. 利: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统治。
2. 弊: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3.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腐朽
从军机处的设立我们可以看出皇帝专权,那么在文化领域是否也是这样的呢?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
(1)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实行文化专制
(2)含义: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 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称为文字狱

相关史事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南明:明朝灭亡后,明朝的一些遗臣在南方拥立皇族建立了几个小朝廷,这些小朝廷被称为“南明”。
2、《查嗣庭案》——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维 止





清朝文字狱事例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诗人 沈德潜《咏黑牡丹》
(开棺戮尸,仆其墓碑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翰林学士 徐骏
(3)文字狱的危害
(1)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
(2)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2、文化专制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1、政治腐败: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
4、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四、闭关锁国政策(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就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顺治帝
康熙帝
乾隆帝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闭关锁国
西方
中国
对比唐、宋、元、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唐朝: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宋朝:由越南传入占城稻;广州、泉州;
设立市舶司;三大发明外传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
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①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
②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加强友好合作。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