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二则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通过查阅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写的字要会组词,会认的字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熟读文言文,弄懂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弄懂文言文的意思。
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囊萤夜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焉”三个生字,会写“囊、萤、恭、勤”等七个生字。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确读好停顿,感受古文的韵味。3.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古文大意,运用扩词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车胤勤勉刻苦的品质。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古文大意,运用扩词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车胤勤勉刻苦的品质。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
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1.出示小古文《囊萤夜读》,读好课题,理解课题意思。2.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流利,尝试读出古文的韵味。3.指名读,正音。4.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停顿,读出韵味。5.学生模仿老师,再读课文。探究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1哪些话具体写了车胤囊萤夜读?在文中找到答案。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这句话比较长,想要读好它,还得先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3.理解“以夜继日焉”。4.再读第二句。准确停顿,读出韵味。探究三:品析全文,感受人物。1.
细细品读第二句,你发现车胤的哪些品质?2.引出学习第一句: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3.出示: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进行理解。
练习
1.
小组内比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文言文给同伴听。2.
配乐配图背诵文言文。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作业
1.基础作业:请同学们把本课生字写正确,写端正,每个字写两遍。背诵并默写全文。2.拓展作业:读一读,写出加点词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
)翻译句子:(
)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通过查阅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写的字要会组词,会认的字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熟读文言文,弄懂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弄懂文言文的意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焉”三个生字,会写“囊、萤、恭、勤”等七个生字。
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确读好停顿,感受古文的韵味。
3.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古文大意,运用扩词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车胤勤勉刻苦的品质。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古文大意,运用扩词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车胤勤勉刻苦的品质。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一方面是对送别诗的一个课外积累,同时是为整堂课渲染一种气氛,使学生初步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为感悟作者的情感奠定基础,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
1.出示小古文《囊萤夜读》,读好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1)借助拼音读准“囊萤”二字,指名读好课题。
利用微课,学会写“囊”这个字。
(2)
出示注释,借助注释中的信息理解课题的意思。
囊,原本是指口袋,在这里解释为“用口袋装”,是将名词当作动词用,解释为“用口袋装”。
连起来说一说“囊萤夜读”的意思。
(3)引导学生补充主人公,完整说说课题的意思。
《囊萤夜读》讲的是谁的故事呢?(可结合注释,也可以联系下文)
介绍车胤。车胤(yìn),字武子,东晋大臣,自幼勤勉好学。
所以,《囊萤夜读》讲的就是——
出示:车胤在晚上用口袋装着萤火虫读书。
(4)再读课题。
2.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流利,尝试读出古文的韵味。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正音。重点读准两个多音字:盛、数
出示注释:盛:盛放
数十萤火:许多萤火虫
4.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停顿,读出韵味。
5.学生模仿老师,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诗歌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诵读能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探究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
出示自学要求:借助注释和插图自主学习,理解古文意思,尝试自己说一说。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做上记号。
1.哪些话具体写了车胤囊萤夜读?在文中找到答案。
预设:找到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指名读句子。
(2)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这句话比较长,想要读好它,还得先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
(1)学生交流对这句话中字词的疑惑,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夏天在白色口袋里放许多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
在这里,练囊的“练”也是一个名词当做动词用的字,它原本表示“白绢”,在这句话中表示“用白绢做”
(2)交流理解这句话的方法。
预设: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文“家贫不常得油”。
(3)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读句子,尝试准确停顿: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以夜继日焉。
让你想到了哪个成语?(夜以继日)
通过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车胤就是在萤火虫的照明下,夜以继日地忘我地读书。
4.再读第二句。准确停顿,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先从题目入手,紧接着抓住重点诗句来品味诗中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探究三:品析全文,感受人物。
1.
细细品读第二句,你发现车胤的哪些品质?
预设:勤奋的,好学的……
2.引出学习第一句: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课文第一句,就对车胤的品质进行了概括,读一读这句话。
3.出示: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进行理解。
(1)请你联系下文车胤的故事,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所概括的车胤的品质。
指名说一说。
重点理解
“倦”
这个字没有注释,你怎么理解?(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疲倦)
这就是理解古文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扩词法。
(2)出示注释
仔细看看,这几个字的解释:
恭:是指肃敬、恭敬;勤:是指勤勉;通:是指通晓、明白。
我们便会发现,扩词法大量运用在古文单字意思的理解中,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意。
(3)学会了新方法,指名再连起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运用扩词法,再结合下文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我们便更明白了“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含义。
出示:车胤肃敬勤勉,学识渊博,知道的很多。
(4)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练习
1.
小组内比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文言文给同伴听。
2.
配乐配图背诵文言文。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先学后练,增加语用。
4、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借助插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运用扩词法四种方法来理解古文的意思,在今后的古文学习中,同学们也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多种方法来学习小古文。
五、作业
1.基础作业:请同学们把本课生字写正确,写端正,每个字写两遍。背诵并默写全文。
2.拓展作业:读一读,写出加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
)
翻译句子:(
)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除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外,也注重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