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8 10: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能够叙述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数目在三个以上。能够准确的叙述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名称,并准确记忆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能够列举三个以上利用大气压强的实例。
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用大气压知识强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
多媒体课件、抽气机、真空罩、空杯、塑料片、吸盘、水槽。
教师活动及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导入新课
1.复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复习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推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问题:我们就生活在大气中,大气会不会对我们产生压强的作用?可是你能感觉到大气对你有压强吗?感觉不到就能说明大气压不存在吗?
观察思考学生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演示:真空罩中的试管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试管中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定义:我们地球附近就有一层厚厚的空气,这层空气我们又称之为大气层,大气层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又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压强我们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多媒体展示:定义
: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压强。
简称大气压。实验演示:覆杯实验过渡:这些现象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当然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在众多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的实验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平板电脑:查询相关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资料,并让学生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过渡:是什么在起作用?马德堡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证明大气压很大,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2.大气压强的测量演示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红色水,用塑料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水没有流出来。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水是被大气压托起的,那么大气压是不是只能支持这么高的水柱呢?问题:为什么是有可能更高呢?多次实验:换用更高的容器再次实验,水仍然没有流出。问题:到底大气压能够支持多高的水柱呢?视频播放:大气压强支撑的水柱高度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大气压能够支持约10m高的水柱。问题:当水柱10m左右时,大气压与水柱产生的压强需要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使水柱的高度不再上升而保持稳定呢?启发:既然此时水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我们能不能通过计算水柱产生的压强从而间接的知道大气压的大小。问题: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是利用水进行测量的话,方便吗?既然不方便你能不能用其他的液体来代替水从而来使测量时所需液体的高度降低呢?常见液体的密度表在大屏幕上供你参考。多媒体展示:常见液体密度表。过渡:这位同学的想法与著名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的想法是一致的,看来这位同学有当物理学家的天赋,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是怎么测量大气压的呢?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多媒体展示:760mm水银柱时的大气压我们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105Pa过渡:这个压强有多大呢,同学们可以体验下,这个压强值约为1kg的砝码作用在食指上所产生的压强。这么大的力量我们该怎么利用呢?三.大气压强的应用提问:其实在刚才的实验中有一些器材就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那些器材?问题:结合刚才的实验你能不能总结下,你要想利用大气压,你需要让器材内的气压与器材外的大气压满足什么条件?提问:都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器材内的气压小于器材外的气压?过渡: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那些器材利用了以上的方法使器材内的气压小于了外界大气压从而利用了大气压呢?我想同学们脑海中应该是有着这方面的知识,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器材利用了大气压,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提问:那位同学展示下你们讨论的结果?演示实验:吸饮料。一个瓶塞有孔,一个瓶塞封闭。小结:我们通过视频简单小结大气压的应用。视频播放:大气压强的应用。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一定会有发现更多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设备,也一定会有更多额外的收获。
学生思考观察思考学生回答:因为杯子被水给充满了,说明还有可能能够托起更高的水柱。学生回答:相等。学生回答:可以。学生回答:不方便。学生回答:水银。观看视频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学生回答:胶头滴管、注射器、吸盘。学生回答:P内<P外学生回答:挤压、加水、抽气、加热。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空气能够产生压强。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在原有的液体压强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空气压强的产生的原因。利用相机记录学生实验的瞬间,便于展示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特点展示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学生体会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方法。参与到实验的改进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问题:我们在本节课中还学习了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实验,是什么实验?问题:这个气球现在被多大的大气压给压着?假如我们现在的气压就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个气压值是多少?什么实验最先准确测量出了大气压的数值?问题:这个魔术实际是利用大气压的娱乐项目,除了这个魔术之外还有那些现象或器材利用了大气压?
学生回答:马德堡半球实;1.01×105Pa;托里拆利实验;吸盘、吸管、抽水机
作业
宇航服需要哪些功能呢?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应用大气压强存在
测量
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