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8 10:4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
考试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
A. 糖原 B. 淀粉 C.麦芽糖 D.蔗糖
2.下列物质或结构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的是
A.DNA B.磷脂 C.核糖体 D.线粒体
3.下列物质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的是
A.甘油 B.胰岛素 C.氨基酸 D.核苷酸
4.下列条件中,不利于储存新鲜蔬菜的是
A.低温 B.低氧 C.干燥 D.适宜湿度
5.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衰老 C.细胞的癌变 D.细胞的凋亡
6.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酸钙是骨细胞的重要成分
B. 镁是类胡萝卜素的必需成分
C. Fe3+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
D.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7.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B. 油脂可被苏丹III染为橙黄色
C. 动物皮下和腹腔的脂肪组织有防震作用
D.油脂储存的能量要比等质量的糖类少
8.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能量供给的主要来源
B.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运输物质时均需消耗能量
C. 蛋白质的每种特定功能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
D. 大肠杆菌的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9.下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代表磷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苷酸含C、H、O、N、P五种元素
B.若②为脱氧核糖,则③可能是尿嘧啶
C.若②为核糖,则③不可能是胸腺嘧啶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10.下表中的颜色反应实验中,错误的是
选项
被检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A
氨基酸
双缩脲试剂
紫色
B
马铃薯匀浆
碘液
蓝色
C
苹果匀浆
本尼迪特试剂
水浴加热后产生红黄色沉淀
D
酒精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11. 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 细胞核: 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光面内质网:合成磷脂
C. 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 D. 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
12.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76555082550A.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②和④
B.该细胞一定是高等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中的③参与细胞壁的构建
D. ①有2层膜,共4层磷脂分子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C、H、O、N
B.具有催化作用
C.被蛋白酶处理后不都失活
D.能提供生物反应的活化能
1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的基础,魏尔肖的观点对其进行了重要的补充
B.细胞学说阐述了细胞内许多细微的结构,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从宏观领域带入了微观领域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将动物和植物统一起来
15.右图为伊乐藻示意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的①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透射电镜下可见①结构的内外两层膜
3980815-99695B.实际该细胞中的①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C.将材料置于沸水中处理可使胞质环流现象更明显
D.该细胞不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16.下图为酵母菌细胞中的ATP-ADP循环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会形成高能磷酸键,是吸能反应
B.在无氧条件下只有细胞溶胶中能发生①过程
C. ②过程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吸收氧气
4150995578485D. 细胞中的ATP-ADP循环可使细胞内ATP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17.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0%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往①处加入碘-碘化钾溶液,①处溶液变黄色。24小时后,会发现
A.透析袋缩小
B. ①处黄色变深
C.①处颜色变蓝
D. ②处颜色变蓝
18.下图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908051003301





A.1是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B.2是细胞溶胶,是一种粘稠的胶体
C.此时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
D.此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膜
11239522860019.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葡萄糖液A上可滴加几滴花生油形成油脂层以创造无氧条件
B.乙装置将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去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C.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D. 澄清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反应会使溶液变成蓝色
20. 有同学在用新鲜浓绿的菠菜叶片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得到的滤纸条中的4条色素带都非常浅。下列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未加入二氧化硅 B.加入95%乙醇的量过多
44094402540C.画滤液细线时未重复 D.未加入碳酸钙
21.右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B.乙→甲的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甲→乙的过程会发生核膜的解体与重建
D.在甲时期,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22.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核DNA数目
②时期看不到核膜与核仁
①→②过程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均加倍
③→①过程中发生DNA复制
23.下列特征不是细胞衰老所表现的是
A.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 B.细胞核和线粒体的体积增大
C.细胞质色素积累 D.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
24.下列关于 “制作和观察大蒜根尖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操作步骤为“解离→染色→制片”
B.用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
C.可观察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取根尖2-3cm处进行制片观察
25.在玻璃温室中,研究小组分别用二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补光的光强度为150μmol·m-2·s-1,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植株补充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B.第①组在13:00—17:00之间,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减少
C.第②组在9:00时突然停止补光,则植株释放O2量减小
D.第③组在7:00时植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小题,共50分)
26.(6分)下图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操作步骤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 。在经C过程处理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液泡的体积和颜色变化是 ▲ 。
(2)若将蔗糖溶液改为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则由于细胞可通过 ▲ 方式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不需经过E过程即可发生 ▲ 。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 。
(3)该细胞不能用于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原因是 ▲ 。
27. (8分)下图甲是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的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B代表物质。右图是透射电镜下的某生物图像。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物质是 ▲ 。能产生ATP的过程有 ▲ 。
(2)细胞中④过程发生需 ▲ 酶催化。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 ▲ 重新合成葡萄糖。
(3)图乙生物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图乙生物 ▲ 。图乙生物也能进行①②过程,其反应场所是 ▲ 。
(4)若酵母菌通过I:①②过程产生的B物质与通过II:①③过程产生的B物质相等,则I与II中消耗的葡萄糖比为 ▲ 。
28.(7分)过氧化氢酶和FeCl3溶液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各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酶由细胞中的 ▲ 合成,其催化时可与底物结合形成 ▲ 。
(2)若某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分为两组,A组的滤纸片在新鲜的肝脏匀浆液中浸泡1min,B组的滤纸片在FeCl3溶液中浸泡1min。则该小组的探究的课题中,自变量是 ▲ ,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 ▲ 。在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 ▲ 、温度和pH等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3)实验中量筒的体积足够大,请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氧气生成量,用曲线表示预测的实验结果)。
29.(9分)3146425545465下图甲为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其中I、II及①~③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F代表物质。图乙为最适温度下测定的光强度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
4889582550
图甲 图乙
(1)光能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并通过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得到的4条色素带中的色素,从上至下第▲条色素带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图甲中①过程的产物除O2外,还有▲。A与B物质均在▲上合成,其中B可以为③过程提供能量和▲。脱离卡尔文循环的E的主要去向是▲。
(3)图乙中的a点为▲点。光强度超过a点,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其原因是▲。若突然降低光强度,则短时间内会导致图甲中的D物质含量▲。
30.(10分)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的一个体细胞正处于分裂时的图像,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663705080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①为▲,该结构复制后在细胞分裂▲期分开移向两极,其间有④▲相连。图甲中所示的结构▲(填标号)物质组成相似。请描述图甲中染色体的行为:▲。
(2)该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条,处于该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
(3)图乙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cd段可表示细胞分裂的▲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
31.(10分)回答下列与生物研究相关的问题:
(1)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由此可以推测,膜由▲组成。辛格和尼克尔森于1972年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结构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获得一致认可。请你例举两个实例说明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196851169035
(2)下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处(填序号),原因是▲。研究发现,水分子很难穿过纯脂质体,其需要蛋白质A的协助。现为验证该结论,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取插入了蛋白A的脂质体作为实验组,▲作为对照组,置于清水中,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变化。预测实验结果是:▲。
(3)科学家以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为材料,采用▲的方法,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路径。研究者用3H标记的▲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定时获得细胞观察。研究发现,被标记的蛋白质依次出现在▲有膜细胞器中,在117 min时出现在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及细胞外。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5:DDACD 6-10:ADCBA 11-15:BBDBA 16-20:CDDAD 21-25:CCD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小题,共50分)
26.(每空1分,共6分。)
(1)细胞壁和大液泡 体积变小,颜色变深
(2)主动转运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线粒体、大液泡
(3)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
27. (除第4小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8分。)
(1)丙酮酸 ①②
(2)乳酸脱氢酶 肝脏
(3)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成型的细胞核) 细胞溶胶和细胞膜
(4)1:3
28. (除图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核糖体 酶-底物复合物
(2)酶的数量(浓度) 氧气生成速率 温度
44323080645(3)
注:曲线正确1分,曲线标注1分
29. (每空1分,共9分。)
(1)化学能 3、4
(2)H+、e- 类囊体膜(光合膜) 氢 运至叶绿体外合成蔗糖
(3)光饱和点 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
30. (每空1分,共10分。)
(1)中心体 前 纺锤丝 ①④
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2)8 1:1:0
(3)S期DNA的复制 G2、前期、中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
31. (每空1分,共10分。)
(1)脂质 细胞膜的两层磷脂不对/蛋白质的分布不对称/糖蛋白仅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细胞膜外侧磷脂分子中胆固醇的含量往往高于内侧
(2)②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药物能稳定地包裹在里面
无蛋白A的脂质体 实验组脂质体迅速吸水膨胀涨破,对照组的脂质体形态几乎不变
(3)同位素示踪 氨基酸 内质网、高尔基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