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一、教学目的: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
四、教具准备
二机一幕及投影片
五、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通过一节的预习,掌握了生字词的读音、含义,而且熟读了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了解作者是怎样描绘春景的,感受春天的气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质疑
1、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那么,作者对春天赞美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句话?
投影: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者。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齐读,学生就上面三句话质疑,并释疑。
三、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1、2段,
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领会作者盼春心情。
(二)学习“春草图”。
(1)出示春草图,让学生就画谈感受。
(2)如此可爱的小草,如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会如何用文字表达呢?
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
(3)与学生交流,明确:
小草——钻、嫩、绿、满
(4)让学生找出对应的句子,教师范读
(5)齐读
(三)学习春花图
平时并不起眼的小草在春天,在作者笔下,却显得如此可爱。那么平时人见人爱的花儿呢?请一位同学朗读“春花图”的语段。
(1)出示课件:想想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概括你对春花的感受。
(2)请学生谈——“美”
(3)谈后,“美”在哪儿?朗读出相关的语句,教师归纳。
(四)学习春风图
作者不惜笔墨地把草、花的色、形、味一一描绘。展现给我们看,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春风”作者又怎么描绘呢?
(请大家看银幕上的图,听教师范读)。
(五)学习春雨图
(1)学生自由朗读后,请学生谈谈春雨的特点,教师总结。
春雨:多、细密、轻盈、润泽万物(生机、活力)。
(2)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并朗读。
(3)在春雨中,人们心情如何呢?
小结:纵观作者对春天草、花、风、雨的描述,都有浓墨重彩描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让我们感觉现在就是春天了。
(六)学习迎春图
1、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人们的精神状况如何呢?
归纳总结:充满精神活力,更何况“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新的开始,人们对春天充满了希望。
2、集体朗读。
四、总结: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勇前进。这篇散文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听录音范读)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准备素材,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写景物的文字。
2、搜集有关春的诗句,与班中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投影)
春草图:钻、嫩、绿、满——草
态:赶趟儿
春花图: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实)
触:抚摸
绘春 春风图: 味: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笛声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城乡、老小、舒活、抖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