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5 23:2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笑靥yè 妩媚fǔ 应届生yīng 独具只眼zhī
B.翘楚qiáo 枢纽shū 创口贴chuāng 言简意赅gāi
C.忸怩niē 憎恶zēng 倒装句dào 稗官野史bài
D.隽永juàn 瑰丽guī 梁山泊pō 立竿见影gǎn
2.下列各组成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山青水秀 睚眦必报 豁然开朗 提纲挈领
B.言简意赅 涣然一新 如火如荼 走投无路
C.世外桃源 怡然自得 铤而走险 无精打采
D.张弛有度 无事生非 再接再励 弄巧成拙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已经被反对派三面合围,持续近半年的内战也进入了倒计时。一代枭雄卡扎菲叱咤风云四十余年最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令人喟叹。卡扎菲并非毫无政治手腕,他曾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并屡次躲过对手的暗杀。但是,面对民众的群起反抗,卡扎菲一直不能接受现实并且被动应付。在国际上,他被西方世界视为“独裁者”,盟友江河日下;在国内,他被挥舞旧王朝旗帜的民众看做“暴君”,昔日同袍战友也渐渐地离他而去。
A. 叱咤风云 B. 四面楚歌 C. 折冲樽俎 D. 江河日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是她自己、团队以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B.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多措并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十二五”的工作重点。
D.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触及到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所以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
, , 。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④⑤⑥②①
6.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 , ▲ , ▲ , ▲
7. 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0个字。(5分)
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曾一度引起不小恐慌。在国内一些地方发生的抢盐事件,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延续。在这起事件中,网络谣言起了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报道,这次抢盐事件源于浙江网民陈某在网上散布谣言,说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该谣言经过网民的不断加工和转发,最终引发了抢盐事件。类似的事件之前已经有过,以后或许还会发生。
抢盐事件再次提醒我们,① ,②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9题。(9分)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8.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0.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父与子
[新加坡]尤金
①维拉蒂玛是智利西岸一个精致玲珑的滨海小城。
②在维拉蒂玛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到闻名遐迩的中央广场去逛。广场中央,人群麇集。挤进去看,啊,有两个人,正热热闹闹地在跳舞呢!老的约莫四十来岁,少的七八岁,外貌酷似,一看便知道是父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他们身上的装备和独特的表演方式。
③两个人,都背着鼓:老的背大鼓,少的背小鼓。在鼓上面,装置了一对钹。钹上系了细细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就绑在足踝上。随着双足的一张一合,钹也发出了有节奏的声响。
④父子两人,拿着鼓槌,灵活地把双手反扣到背后,击鼓。然后,足动、钹声响;鼓声与钹声,在一片喧哗的热闹里,寻求和谐的统一。
⑤鼓越击越快,钹愈碰愈响,父子两人也越跳越起劲。他们同样穿着黑色紧身衣裤,裤上缀着闪闪发亮的星状物。只见他们双足跳跃、原地旋转、跪地屈行、单足飞转,动作变幻不定而舞步轻俏如风。当他们忘我地舞动着时,裤子上的星状物也忘我地绽放出灿烂的晶光,闪闪烁烁,明明灭灭,好似飞绕一地的萤火虫。
⑥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出动了十八般武艺跳出了各种高难度的舞步时,他们背着的巨鼓大钹非但没有形成任何的障碍,反而奇妙地与他们融合成一个美丽的整体。更叫人拍案叫绝的是,手舞足蹈时,鼓声和钹声,依然配合得天衣无缝,丝毫不显凌乱。
⑦正当众人看得如痴如醉时,天地间,蓦然爆出了一个“寂静”的声音——父子两人,戏剧性地放出了一个“休止符”——鼓声、钹声、动作、舞步,全都戛然而止。
⑧这时,我才突然惊觉广场已被如絮细雨薄薄地笼罩了。
⑨父子两人,各自从地上拿起一顶帽子,反扣过来,当做是钱钵,向围着他们那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走去。然而,这一道看起来坚固结实的人墙,居然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那两顶用来讨钱的帽子,好似“爱滋病”的病毒,快速地把众人驱散了。帽子里零零丁丁地躺着的那几个孤独无依的小钱币,在骤来的寒气里可怜兮兮地紧紧相挨。
⑩父与子,地对看了一眼,好似得着了默契,一起把帽子放在地上,又鼓钹齐响地大跳特跳起来。
⑾豆大的雨点掉落在他们脸上,他们地咧着嘴,笑着、舞着,快速地旋转着的身子,在如珠的雨帘里,他们成了两团模糊的影子……
1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两个恰当的词语,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本第⑧和第⑾自然段中都写到了雨,请简要分析两处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在第⑨自然段中安排了人墙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这一情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这一对父与子的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似乎看不到叙述者“我”的主观情感,请你在最后为叙述者“我”写一段体现主题的心理活动,不超过100字。(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
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久之,为郡
功曹。
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部都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推破奸雄。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怨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 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歙甚惭,遂不宴而罢。恽归府,因称病。延亦退。
(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 ”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各别去。
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侯。世祖尝夜出,还,诏开门人,恽不内。上令从门举火射帝面,恽对曰:“火明燎远。”遂拒不开。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世祖:汉光武帝刘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 按:根据
B.遂系经冬,会赦得免 系:羁押
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 显:明显
D.诏开门人,恽不内 内:同“纳”,交出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久之,为郡功曹 不知东方之既白
C.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 輮以为轮
D.恽归府,因称病 不如因善遇之
1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
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邪恶,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他弃用,正因此,繇延没有获得推荐。
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可见他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入世的,主张人生要有所作为。
D.文中写到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都因所谏招惹大祸。只有第三次劝谏光武帝刘秀,反而得到了刘秀的器重。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道 不 同 不 相 为 谋 自 古 而 然 子 心 直 诚 三 代 之 道 繇 延 虽 去 必 复还 吾 不 忍 见 子 有 不 容 君 之 危 盍 去 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4分)
(2)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21—22题。(6分)
江 城 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②起,凭画作、倦游③图。
[注]①段成己,金末正大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兄殁后,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②九原,指墓地;摩诘,唐王维字摩诘。③游:即宦游,外出做官。
21.词的上阙运用 修辞描写出了 的环境。(2分)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6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23.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有什么不同?(2分)
24.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陈情表》)
(2)柳丝长玉骢难系, △ 。(《长亭送别》)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 !(《论语》)
(4)仰之弥高,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 。(《论语》)
(6)楼船夜雪瓜洲渡, △ 。(《书愤》)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新书字典》的最新修订版本第11版,与前一版相比,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狸:毛皮可制衣物”;“鹌鹑:肉可以吃”;“鲳:肉细腻鲜美”;“牛:肉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这样的改动,体现了人类良知的觉醒。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界如此美丽,缘于生命充满活力,多姿多彩。热爱生命的人,不应该是美丽的破坏者,而应该是美丽的欣赏者。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做一个美丽的欣赏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衢州二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2分)
6.(3分)
, , ,
7.(5分)① ,②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10. (3分)
11.(3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道 不 同 不 相 为 谋 自 古 而 然 子 心 直 诚 三 代 之 道 繇 延 虽 去 必 复还 吾 不 忍 见 子 有 不 容 君 之 危 盍 去 乎
20. (7分)
(1) (4分)
(2)(3分)
21.词的上阙运用 修辞描写出了 的环境。(2分)
22.(4分)
23.(2分)
24.(4分)
25.(6分)
(1)
(2)
(3)
(4)
(5)
(6)
衢州二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
一语文知识运用
二、现代文阅读
(一)
(二)
(一)(19分)
16.B (A按:调查,查究。C显:使动用法,使……彰显。D内:接纳)
17.C (C均为介词,把。A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表被动。B助词,放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连词,于是,就/介词,趁机、趁着)
18.D (第二次劝谏上司并没惹来祸患)
19.(3分)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 (少、错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7分)(1)(4分)当地的县令降下身份以很高的礼节来请他担任门下的掾吏,郅恽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屈尊就任。 (“崇”“屈”各1分,被动1分,句意1分)
(2)(3分)老天降生才能卓越之人(却)让他们成为了普通百姓,(这)恐怕是违背天命伦常的吧 (“无乃……乎”句式1分,“以为”1分,句意1分)
(三)(6分)
23.子贡认为管仲不是一个仁者;孔子认为管仲是个(大)仁者。(2分)
24.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是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通达知变,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所以我们看待人和事时,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4分)
【附】文言文译文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县人,他志向高远,气质高亢,不向往当世的名与利。王莽新朝末年,百姓不能承受朝廷的苛政,郅就到京城长安,上书劝谏王莽,说:“我听说智慧的人顺应天意来成就自己的大德,愚昧的人悖逆天意以致招惹祸患。上天降下告诫,就是想要陛下回归大臣之位。陛下应该顺应天命,将祸患扭转为福祉。”王莽看后大怒,立即下诏书查办,指出郅恽犯有大逆之罪。但他尚感到郅恽所说的都是依凭正义,难以马上就加害于他,就让宦官近臣胁迫诱导郅恽,让他说自得有疯病,一时精神惶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郅恽始终不肯回转,说:“我所说的都是上天至大的精义,怎么能是疯子所编造出来的。”于是被关押了一个冬天,正好赶上了大赦得以免除罪罚,于是到了南方的苍梧一带游历。
光武帝建武初年,从苍梧返回家乡,当地的县令降下身份以很高的礼节来请他担任门下的掾吏,郅恽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屈尊就任。很长时间以后,郅恽做了郡里的功曹。
汝南郡的旧例,冬至大祭时,所辖百里之内的各县都要拿着牛肉和酒到郡中郡守那里宴饮。当时的郡守欧阳歙行完宴飨之礼后,安排大家说:“我郡的西部督邮繇延,天性忠诚贞良,禀赋公正规矩,所管理的各地事务中,处事折中公平,处置了不少地方奸党豪强。现在我想和各位儒者名流一起来说一下他的功德,使之彰显于朝廷。”郅恽向前移动一下,长跪不起,说:“郡守大人的话中有过失的地方,这是不能掩饰的。据调查,繇延这个人,生性贪婪邪恶,所管理的地方政事荒废而紊乱,暴虐之人不能处置,冤狱与奸邪一并而起,百姓对他十分怨恨。可是您把恶的说成是善的,如果得力的辅佐者不去与您争辩明了,这样做既没有顾及到大汉朝天子,又使您丧失了做臣子的大义,君臣之宜一并丢弃,还有谁来惩办有罪之人 天子如果处于颠危之境地,有大臣的扶持,还是不能到灭亡的境地的。”欧阳歙感到十分惭愧。没有举行完这场宴会就结束了。郅恽回到府里就称病不去办公。繇延也因此没有获得推荐。
(郡里的门下掾)郑次都一向清正高洁,和郅恽交情很厚,就招郅恽一同离开郡里。说:“奉行的人生准则不同的人是不能一起共事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您心性耿直,所行的确是上古三代的道义。可是,你看现在繇延虽然被斥退,但早晚还是要再回来的。我不忍心看到你陷入不被君主所容的地步,为什么不离开这是非之地呢 ”郑次都就离开了郡里,到弋阳山隐居去了。过了几个月,繇延果然又被召了过来,郅恽也就离开了郡里,跟随郑次都去了,他们一起钓鱼很是愉快。过了几十天,郅恽喟然长叹说:“老天降生才能卓越之人(却)让他们成为了普通百姓,(这)恐怕是违背天命伦常的吧 鸟兽是不可以与它们为伍的,您想随我一起去做伊尹那样的人吗 ”郑次都说:“我已经老了,怎么能跟随你去呢。”彼此告辞而去。
郡里以孝廉科推荐了郅恽,做了郎官,后改任上东门的侯官。汉光武帝有一次夜里出去游玩,回来时下令让人开城门,郅恽就是不让他进城。光武帝让郅恽从门缝里用火照自己的脸,看清楚自己是谁。郅恽说:“火光太明了会烧得很远的,我不能这样做。”于是拒绝给光武帝开城门。第二天,郅恽上书劝谏光武帝说:”过去周文王不敢在田猎中长时间的耽搁,他把万民的事务当做正事。现在陛下在山林中游戏田猎,夜以继日,将如何对待国家和宗庙呢 ”由此光武帝就开始器重他,后来郅恽做了粱县县令、长沙太守。所在任处,崇尚教化,重视表彰有特殊品行的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