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7 22: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
能总结课文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和同学交流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2.
认识“蔼、慷”等9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表现人物品质、心情等的词语。
3.
积累“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6个成语,能任选两三个讲讲成语里的故事和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
5.
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
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
2.
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总结课文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和同学交流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2.
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
1.
回顾单元重点,聚焦交流主题。
导人: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结识了两位伟大的人物:哈尔威和黄继光,他们表现出的品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些品质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呢?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中的经典片段,探究感受人物品质的奥秘!
2.
品味交流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1)
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品味人物品质。
①提问:下面这段文字是什么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出示交流平台的第一个例句。
②)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组织交流。
预设: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看出他临危不乱,指挥镇定。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看出他遇到危难时保护弱小、呵护生命。
“必须把六十人教出去”-实际上是61人,表明决心的同时,他把自己忘记了。危难时刻先人后己。
③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形式上品读。
提问:同学们发现这段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
预设:气氛紧张,所以语言描写多用短句。
总结:一段“吼喝”,
威严、机智、关爱、决心尽在其中,这种短句形式的语言描写,一方面让人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一方面也衬托出船长的临危不乱、镇定果敢。
(2)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提问:下面这段文字是什么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出示交流平台的第二个例句。
②学生圈画、思考、交流。
预设1:他“张开”双臂,是为了挡住敌人的枪林弹雨。
预设2:
从“猛扑”“堵住”等举动,可以看出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真英雄!
③出示文本,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在特殊的环境、特定的情况下,黄继光奇迹般站起来了,多么伟大的战士,多么顽强的举动!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再现当时的情境。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岂一样射过来。黄继光病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肾,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墙住了敌人的枪口。
总结:伴随着“张开”“猛扑”“堵住”等一系列壮举的完成,黄继光递交了一份让祖国人民、朝鲜人民感动的答卷。一个“站”字,文中用了3次,但是因为身处的环境不同,每一个“站”字背后蕴藏的人物品质在不断地升华。同样的动词在特定的情境中彰显出特殊的生命力!
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1.
教师谈话导入。
导入:刚才同学们领略了动词在表现人物品质上的魅力,接下来就小试身手,练习如何写一组连续的动作,写之前再看一组例句。
出示教材中的例句。
2.
读例句,做动作,想象画面。
(1)
学生自由读例句,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语句描写带来的画面感。
(2)
指名读例句,其他同学做动作,进一步体会动词描写带来的画面感,
3.
看表演,记动作,再现画面。
教师放慢速度表演“妈妈下班回到家”这一情景,让学生说出并板书其中的动作,引导学生将动词串起来联成一段连贯的话:
“宝宝,妈妈下班了!今天想吃什么呢?”熟悉的声音响起,妈妈走了进来,她顺手把包挂在了衣架上,扶着墙把高跟鞋脱下,穿上了舒适的拖鞋,从衣架上拿起围裙三下五除二系好带子,就向厨房走去。
4.
学生合作,边演边记边写。
(1)
要求:自由选择“蝴蝶飞舞”或者“小男孩打羽毛球”,
6人小组合作,一两个人模拟动作,其余的人用笔在本子上记下表示动作的词,至少写3个,看谁写得多,最后把小组的记录汇总,先联成一段连贯的话,再写下来。
设计意图:
作家托尔斯秦曾说,当你动作写不出来时不妨做一做动作。所以“读例句做动作”和“看表演写动作”是很好的练习写动作的方法。
(2)
小组选代表,边表演,边朗读,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补充。
(3)
修改完善所写的片段。
5.
作业设计。
用一连串动作描述生活中的某个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