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上册美术 第4课 吹塑纸版画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上册美术 第4课 吹塑纸版画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18 17: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相关建议,设计多种形式的教法和学法,要求“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教育的真正目的并未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要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习知识。我们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设计挑战,并依靠着他们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
实物拓印
吹塑纸版画
藏书票
有趣的活动版画
快乐的童年
综合版画
承上启下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和造型能力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绘画习惯,普遍对美术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优势
措施
不足
孩子们没有接触过吹塑纸版画,不知道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而且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弱。
通过视频了解、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示范等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特点;清楚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掌握制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对比、演示、辅导,引导学生学习吹塑纸版画的制版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版画,了解吹塑版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难点:吹塑纸版画的制版与上色。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 1 分
2、新授 15分
3、艺术实践 19分
4、评价展示 4分
5、课后拓展 1分
4示范
3探索版画制作过程
2认识吹塑纸
1 了解版画知识
(3)解决上色问题
(2)解决刻板问题
(1)分组探究版画制作过程
1 欣赏学生作品
2 学生实践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版画在生活中的应用
游戏导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相同点:图案相同
考眼力
不同点:颜色不同
设计意图:激趣的同时,在上课的的开始就调动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新课讲授
4示范
3探索版画制作过程
2认识吹塑纸
1 了解版画知识
(3)解决上色问题
(2)解决刻板问题
(1)分组探究版画制作过程
1 了解版画知识
(二)新课讲授
通过视频了解版画历史,起源,分类等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版画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吹塑纸,明确学习主题。
2认识吹塑纸
看一看,摸一摸初步了解吹塑纸有什么该特点
通过视频了解吹塑纸特点,刻制方法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了解版画题材,为学生创作做准备
2认识吹塑纸
欣赏吹塑纸版制作出的不同题材的版画作品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在脑海里形成明确的思路,为接下来的方法研究和具体创作做铺垫。
3探索版画制作过程
指导学生看书中图片,参考制作步骤图解。
学生按小组分析探究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
(1)分组探究版画制作过程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探索版画制作过程
你们认为那种方法印出来的版画效果最好?
让同学以游戏的方式小组尝试,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刻板的时候应该把花纹刻得深一点,但不能刻透。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探索版画制作过程
同样是使用花纹较深的板子进行拓印的,为什么还出现了这种问题?
颜料加水太多
颜料太厚重
刷颜料的时候没有避开花纹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学生实践
2 学生实践
1 欣赏学生作品
(三)学生实践
1 欣赏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可以制作各种题材不同的吹塑纸版画作品,拓宽学生思路,为创作做准备。
(三)学生实践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可以制作各种题材不同的吹塑纸版画作品,拓宽学生思路,为创作做准备。
2 学生实践
(四)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境——版画画展
(五)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版画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美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版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 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了解版画制作的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创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总结版画的制作过程,突破刻板难点。
二学生作业拓展 互评
给版画作品加上小相框,让学生了解版画的装饰意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互相评价作品,优秀作品获奖者谈制作方法,让学生在评价中吸取经验互相提高。
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