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8 20:4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威胁着世界安全。
2. 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俄国综合国力和战略目标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重难点
重点: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难点: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揭露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
教学方法
1.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导入新课
利用911事件导入新课: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另一组劫机者迫使第三架民航客机撞入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2977名平民遇难及19名劫机者死亡,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
讲授新课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教师: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有哪些变化?
学生: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教师:国际形势紧张与动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哪里?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1)美国的霸权主义。
(2)随着两极格局的打破,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固有的矛盾(种族、民族、宗教、领土等)随即爆发。
(3)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抬头。
2.科索沃战争
史料1
史料2 在科索沃一片农田里发现的一枚北约投下的BLU-97A/B集束炸弹和集束炸弹的外壳。这种炸弹是国际上禁止使用的。
史料3 化为废墟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科索沃战争的时间、过程。
学生:时间:1999年。
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教师:(强调)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设问: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个“跷跷板”为什么不平衡?
提示:出现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局面;因为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中国、欧盟和日本在短期内还无法超越美国(或者与美国抗衡)。
归纳总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多极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归纳总结:(1)欧盟;(2)日本;(3)中国;(4)俄罗斯;(5)广大发展中国家。
【图解格局演变】不同时期的形势与国际关系图解
目标导学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阅读教材,说一说不结盟运动建立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归纳总结: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建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说一说:在多极化趋势下,大多数国家对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态度。
提示: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热点时政材料,说说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对策。
材料展示: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设问:材料中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包含了怎样的核心思想理念?该战略的提出和践行有何影响?
提示: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类似亦可)
归纳总结: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对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世纪以来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
国际格局
形成时期
特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以后
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
美苏两极冷战对峙的格局
二战后期
美苏之间冷战
多极化趋势
冷战后
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呈现缓和与繁荣、和平与动荡并存
本课小结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终结。旧的格局已结束,新的格局并未形成。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多个强国,推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知识框架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后(苏联解体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并存在多极化趋势。(注意:“多极化趋势”的概念从60年代就被提出,部分学者在60年代就认为将来的世界会是多极化的世界。)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2.世界多数国家都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努力增强经济实力,力争在世界格局里占有有利地位。
三、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
1.霸权主义(典型表现: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②2003年,美国拉拢部分国家占领伊拉克。)
2.地区冲突(典型表现:巴以冲突)
3.恐怖主义(“9·11事件”)
4.环境污染
5.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引导者的作用。在整节课中,学生展示他们预习成果的机会较少,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且缺乏激情,课堂没有亲和力,不善于表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