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学习目标:
1了解吸收和消化的概念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3掌握3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步骤
4了解吸收的部位及小肠适合于吸收和消化的特点
1消化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经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外消化腺:肝脏、胰腺、唾液腺
内消化腺:胃腺、肠腺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是:胃
酶是生物活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中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其特点是具有专一性、催化能力特别大、催化作用受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在37℃左右、酸碱度适宜的条件下其催化作用发挥最好。
课外知识:酶的作用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里有唾液淀粉酶,初步
消化淀粉
胃腺:可产生胃液,胃液中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脏: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液进入到十二指肠。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中,经导管进入十二指肠
胆汁无消化酶,有乳化脂肪 的作用。
含消化酶最多,消化物质最多的是消化液是肠液和胰液。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P33演示实验
胆汁起乳化作用,使花生油变成细小的液滴,通过乳化作用增加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
消化道
口腔:初步消化淀粉,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最长的一段,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大肠:只具有吸收功能。
咽、食道 、肛门:无消化,也无吸收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唾液腺
胰
胃
胃腺
肠腺
肝
胆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胃液
肠液
粪便
食物
食物的消化过程
胰液
胆汁
唾液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
甘油
麦芽糖
脂肪微粒
多肽
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步骤
1淀粉的消化: (口腔小肠)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2蛋白质的消化: (胃,小肠)
蛋白质 氨基酸
3脂肪的消化: (小肠)
胆汁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
淀粉酶
肠液胰液中的酶
胃
蛋白酶
口腔
小肠
肠液胰液中的酶
小肠
肠液胰液中的酶
︷︸
小肠
小肠
物理性消化
多肽
消化的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前者物质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大小的变化,后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少量水和酒精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
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为什么?
2.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
3.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胃、小肠、大肠。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呢?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1长约5-6米
2有皱劈,皱劈表面有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3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
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
小肠里有三种消化液
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结:
1淀粉初步消化的场所在________,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_______,脂肪初步消化的场所在______,三者第二步消化都在_________。
2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_,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是__________。
3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叫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
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________,流入_________。
5胰脏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流入__________.
6小肠里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营养成分吸收后进入
___________。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消化道
消化腺
肝脏
胃
胆汁
乳化脂肪
胆汁
十二指肠
胰液
十二指肠
肠液 胰液 胆汁
小肠
循环系统
8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无消化液无吸收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只有消化无吸收功能的器官是________.
12有吸收功能无消化功能的是_________.
13消化功能强,含消化酶较多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
14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腔 胃 小肠
胃 小肠 大肠
咽 食道 肛门
口腔
大肠
肠液 胰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唾液 肠液 胰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1下列食物中不需要消化就能吸收的是?
A淀粉 B蛋白质 C 脂肪 D维生素
2与小肠吸收无关的是?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皱劈和绒毛
C小肠壁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肝脏 D.食道
4在口腔、肠内均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食物成分是( )
A.淀粉 B.水 C.脂肪 D.蛋白质
C
D
C
A
5、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
6、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 ℃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7、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一组( ) A、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 C、糖类、蛋白质 D、维生素、脂肪
8、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D
C
B
C
10、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 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
11某严重肠梗堵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保留了十二指肠
C
B
12、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3、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4、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 A、唾液腺、肝脏、胰腺 B、肠腺、胰腺、胃腺 C、唾液腺、胃腺、肝脏 D、肝脏、胰腺、肠腺
15本身没有营养价值,但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_________。
B
A
A
膳食纤维
16既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 )
A.肠液 B.唾液 C.胃液 D.胆汁
17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 )
A.肠液分泌的过少 B.唾液分泌的过少
C.胃液分泌的过少 D.胆汁分泌的过少
A
D
1.胆汁是由[ ] 分泌的,贮存在[ ] 。
2.②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 、 、 的酶。
3.胰液、胆汁通过导管流入小肠的起始部位[ ] 。
实验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假设: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混合,不搅拌。
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混合,搅拌。
1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3 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多大的馒头做实验最适宜?
5实验装置在37℃的温水中保持多长时间最适宜?
2 1,2,3,4组分别起什么作用?
淀粉被唾液消化成麦芽糖
1是模拟口腔中牙齿、唾液、舌的作用。2,3,4是作为对照组,1与2对照,变量为是否有唾液,探究唾液的作用。1与3对照变量是是否搅拌,探究舌的作用,1与4对照变量为是否切碎,探究牙齿的作用。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在37℃最好。
尽量小一些,如果太大,实验会失败,会导致1号淀粉太多消化不完全。
5-10分钟
6怎样才能获得纯净的唾液?
7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原因是什么
1:P30教材
2用凉开水嗽口后,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后,略张开口,将下唇搁在一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1号没变蓝,因为淀粉已变成麦芽糖。
2号变蓝,因为2号没有唾液淀粉酶,依然是淀粉
3号变蓝。因为没有模拟舌的搅拌,只有部分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4号变蓝,因为没有模拟牙齿的咀嚼 ,只有部分淀粉被唾液消化。
结论是:1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2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教材的3号与1号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3号变蓝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只有部分淀粉被唾液消化。
讨论:
1一样或不一样,因为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的是否充分,装置保持37℃是否足够长,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2作用区别是:牙齿能切断和磨碎食物,舌起搅拌作用,唾液能使淀粉发生变化。联系:牙齿的切碎及舌的搅拌,能使唾液与食物碎屑充分混合,更好的促使淀粉的变化。
3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变成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