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五课时《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间有0的竖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算理。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两大教学内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其中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只是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已经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进行本节难度上应该不大。在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设计上,教材通过突出在精确计算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为粗略地判断精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
2.说一说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3.挑学生板演。
列竖式计算。(幻灯片2)
53×7 29 ×4 328× 3 156×9 436×2(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比一比,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3)
师:同学们喜欢小猴子么?(喜欢)小猴子聪明活泼,但也有调皮,贪吃的一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谁愿意给大家编一个有关数学的故事呢? (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看图我们得到了哪些信息呢,问题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生1:有7个盘子,每个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
生2:问7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4。(多媒体课件4)
老师:如何列竖式解答呢?
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解答方。
③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1:用加法计算:0+0+0+0+0+0+0=0(个)
生2:用乘法计算:0×7=0(个)或7×0=0,也就是求7个0是多少。
2.想一想,0×3,9×0,0×0各等于多少呢?为什么?(多媒体课件5)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指名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生1:0×3表示3个0相加的和,就是0。
生2:9×0表示9个0相加的和,就是0。 生3:0×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是0 。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上面的算式,我们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数学例5。(多媒体课件6)
师:分析题目,并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运动场的看台有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
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我们用哪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如何列式计算呢?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对表述不准确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讲解,并根据回答选择板书:
604×8=
师:以前我们学过估算,这个运动场大概有多少个座位呢?
生:604接近600,600×8=4800,我觉得可容纳的人数应该比4800人多一些。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604×8的结果呢?
生:我们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多媒体课件7)
师:对,我们写出604×8的竖式,4与8对齐,先从个位算起,“四八三十二”,我们把2写在个位上;再看604十位上的0与8相乘得0,0和3相加得3,在十位写3,最后算6与8相乘,将48写在下面,即可得出604×8的结果。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个别学生给予指导,再找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师强调指出: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
四、巩固拓展
1.笔算 207×2和408×4,学生完成后交流笔算的步骤和方法。 (多媒体课件8)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全班订正。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9)
六、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10)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0×7=0 7×0=0
0和任何
604×8=483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创设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首先情境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根据教材插图,把摘鲜桃的情节编成一个小故事,成功的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教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营造出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分散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我有意设计了对比分析教学,对难点进行分散,让学生加强印象,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深化理解,学以致用,也为给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进行讨论的机会。
提升认识,为计算中的规律。为了巩固练习,提升认识,我设置了竖式计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寻找规律,我进行了方法和特点的强调,强化了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