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tì
chánɡ
jì
xiānɡ
juǎn
w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听说
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区域
初闻涕泪满衣裳
裳:古人穿的下衣,是裙子的一种,男女都穿。
蓟北:安史叛军的
根据地。
剑外:剑门关以南。
洛阳: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襄阳:兵家必争之地。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
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
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动身起程从巴峡穿过巫峡,
再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裳:古人穿的下衣,是裙子的一种,男女都穿。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杜甫被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
走近诗人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史称“安史之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唐] 杜甫《述怀》
清代学者浦起龙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一首好诗 一段历史
一个故事 一种心情
喜欲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涕:眼泪。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 杜甫《登岳阳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 杜甫《登岳阳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