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案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案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8 13: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等写具体。
【教学重点】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等写具体。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提示,确定探险的地点和目的,组建探险团队,选择随行装备。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过程编写成提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审清题意
1.引导学生交流:你喜欢探险吗?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
2.板书“探险”,引导学生理解“探险”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探险往往存在一定的危险。
3.引导学生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审清题意。
(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理解“神奇”的意思。
(2)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放事。
设计意图:
这篇习作围绕“探险”展开,审题时引导学生理解“神奇”“探险”的意思,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
二、确定探险地点,明确探险目的
1.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简要介绍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等地的环境。
预设:
(1)茫茫大漠:广阔无边,地面完全被沙子覆盖,气候瞬息万变,昼夜温差大,是个干旱缺水、植物稀少、少有人烟的地方。
(2)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树冠浓密,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和多种动物的栖息地。
……
2.引导学生交流:你想去哪儿探险?为什么?
预设:
(1)我想去热带雨林探险,探究那些奇花异草的奥秘,比如能“吃”昆虫的猪笼草。
(2)我想去海中荒岛探险,像电视里的探险家一样过上几天荒岛生活,挑战自己。
3.师生共同归纳探险的目的:探索未知、挑战自我.....
(板书:确定地点
明确目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交流探险的地点和原因,旨在让学生明白,无论去哪里探险,都是有目的的,从而也确立了写作的目的,为后文的习作做铺垫。
三、组建探险的团队,选择随行装备
1.引导学生思考探险前要作哪些准备,相机逐条出示教材中的内容。
2.出示教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组建团队。
(1)让学生说说表中人物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根据探险地点和人物特点,选择探险队员,并交流理由。
预设:
①我想去茫茫大漠探险,我希望跟见多识广的向导和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一起去。因为沙漠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向导对当地的地形比较熟悉,也有应对突发事情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性格活泼的妹妹会使我们的探险之旅充满乐趣。
②我想和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胆子大的表哥一起去热带雨林探险。因为热带雨林里的奇花异草繁多,生物学家可以带我们去认识它们。如果遇见有毒的植物,他还能提醒我们注意。我比较胆小,有胆子大的表哥在一起,能让我勇敢起来。
(3)教师小结:选择队员时,要考虑到探险的地点和人员的能力,还可以选择和自己在性格方面互补或兴趣方面相投的同伴。
(板书:选择同伴)
3.
出示教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准备装备。
(1)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中提到的装备都有什么作用?适用于哪些环境?
预设:
①不管去哪里探险,地图和指南针都是需要带的,它们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避免迷路。
②饮用水能帮助我们及时补充水分,去沙漠、荒岛这种干旱缺水的地方要多准备一些。
(2)请学生结合各自探险的地方选择适当的随行装备,并说说理由。
预设:
我想去热带雨林探险,准备带上地图、指南针、伙用水、食物、药品、打火机、衣服、刀具。地图、指南针是用来辨别方向的,饮用水和食物是生活必需品,药品是应对突发疾病用的。热带雨林潮湿闷热,带上打火机可以生火把衣服烘干,还要准备一些干净衣服。带刀具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可以用来劈开拦路的藤蔓,保证队伍顺利前行。
(3)教师小结:所带的装备也要探险的地点之间建立起联系,还要注意适量。
(板书:准备装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探险地点,结合人物特点,选择同行的队友和适当的装备,这既训练了学生把握习作提示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又为后续提炼习作评价要点作了铺垫。
四、以沙漠探险为例,编写提纲,提炼评价要点
1.教师创设情境.提供探险的条件。如:
探险的目的:寻找一种具有神奇生命力的千年古树——胡杨。
探险的地点:广袤的沙漠。
同行的人物:生物学家李叔叔、胆大的表哥。
所选的装备: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刀具、打火机。
2.引导学生围绕“无火做饭取暖”这一情况,想象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
(1)学生自由想象团队遇到的困境,并展开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判断想象的合理性。
(2)指导学生完成提纲。如:夕阳西下,大家正准备烧火做饭,搭建帐篷,可装备中唯一能生火的打火机找不到了。沙漠昼夜温差大,天色渐暗,气温骤降;大家又已经进入沙漠腹地,没有足够的体力返回出发地。
(3)指导学生提炼要点:困境想象合理;体现处境的危险。
(4)让学生编写脱险经过部分的提纲。
①教师相机补充钻木取火的图文资料,学生小组讨论脱险的办法。
②各小组选派组员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或补充。
提示:
交流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脱险方法的合理性、团队成员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所带装备的运用情况等。
(板书:脱险过程)
③出示范例提纲。如: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要钻木取火,让我们去寻找易燃的东西。
生物学家找来质地坚硬的树枝,用它做简易的钻火工具。
生物学家开始钻木取火,可是钻了很久,不见冒烟。
天色越来越暗,我和表哥又饿又冷,焦急万分。
生物学家继续快速钻动树枝,木屑终于开始冒烟,引燃树叶。
我们用最原始的生火方式取火、做饭御寒。
(5)让学生把提纲与小组讨论的脱险过程进行比较,师生提炼评价要点:脱险过程是否体现了人物特点,脱险的方法是否合理,脱险的经过是否清楚。
3.引导学生继续想象在沙漠探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险情,说说探险的结果和收获,凸显探险之旅的神奇。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遇到的困难和求生的方法,利用列提纲的方式完善探险内容,并从中提炼出本次习作的评价要点,为学生完成习作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五、展开想象,编写作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想象自己在探险之旅中“遇险”和“脱险”的经过,并编写成提纲。
2.编写完成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自主修改提纲。
提示:评价时,教师可先对探险的目的、地点、人物、装备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要点评价“遇险”和“脱险”过程的提纲,重点关注步骤是否清楚。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提纲,独立完成习作。提示学生注意把“遇险”和“脱险”的过程写具体。
【板书设计】
神奇的探险之旅确定地点明确目的选择同伴准备装备脱险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