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师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卷文科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师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卷文科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8 21: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南师附中期中复习卷
高二历史(文科)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小家庭结构至今还是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小家庭结构逐渐成为家庭组织最基本的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小家庭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B.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促使宗族制度瓦解
C.诸侯国以法律的形式强迫人们分居 D.长期的战争使得大批宗族大家庭灭亡或衰弱
2.如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
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
《睡虎地泰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泰墓竹简·行书》
A.地方官员权力较小 B.国家法律条文严酷
C.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3.唐朝韩愈《平淮西碑》记载,"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其功,极炽而丰。"《唐大诏令集》则描绘道∶农民"贫困日蹙"转徙他乡,佣假取给,浮漂求生"。这反映了
A.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普遍存在
C.两则记载皆浮夸无价值 D.盛世蕴藏深刻社会问题
4.万历年间,御史叶永盛巡视两浙盐务,见“山陕新安诸商人子弟者,以外籍不得入试”,于是上奏朝廷,准盐商子弟在浙江设立商籍,可在当地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商籍逐渐推广及全国。商籍的推行
A.旨在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 B.强化了政府对商人的控制
C.为社会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D.确保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
5.南宋临安城里相扑运动异常火爆,一些正式相扑比赛之前,往往安排几名女相扑手对打暖场,甚至男女混扑场景也可出现。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男女平等思想出现 D.民间推崇尚武精神
6.在现代化史观影响下,我国史学界一直将自然经济的解体视为中国实现社会转型的契机,但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加剧了中国乡村经济秩序的结构性失衡,最终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这反映出
A.个人立场决定了史学观点 B.史学观点随时代不断进步
C.历史事物不能被正确认知 D.历史研究角度应该多元化
7.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四次签订合同,规定了三公司在中国各航线的营业份额(如表),这些合同的签订
航线次数份额单位
长江
北浑
上海—宁波
上海—福州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招商局
55
42
38
40
60
44
44
37
55
50
50
50
55
50
50
50
太古
45
38
35
35

28
28
32
45
50
50
50




怡和

20
27
25
40
28
28
31




50
50
50
50
A.这是洋务运动前期“自强”的表现 B.提高了轮船招商局的行业地位
C.对外国的军事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D.客观上有维护中国权益的意义
8.如图为1944年江淮银行改为“华中银行”后发行的五十元(是根据地最早印有毛泽东肖像的纸币之一)纸币,在根据地百姓间广为使用。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土地革命导致了货币新变化 B.抗日根据地经济治理取得成效
C.苏维埃政府控制了农村经济 D.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9.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得到了人大会议代表的高度赞扬,旅大市代表刘立富说,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
A.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B.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首要任务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D.新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初步建立
10.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统计表
1960年1至3月
1975年1至3月
1985年1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B.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C.国力增强促使外交政策显得更加成熟 D.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11.17世纪以前,英国农民在公用地的使用权反而得到更多法律保障,因为在该时期,英王经常拉拢农民来抗衡贵族地主。英国内战结束后,新贵族地主阶级兴起,王权下降,农民失去靠山,他们的产权因而逐渐被新贵族地主侵蚀。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英国
A.圈地运动推动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贵族地主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
C.王权变化是圈地运动的重要原因
D.农民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受害者
12.漫画中:一个全身铠甲的骑士,左手所持盾牌印着“腐败的国会”;一个光着脚的劳工,所骑的马脖子上印着“贫困”,他手中的锤子印着“罢工”。该漫画反映了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B.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C.垄断组织出现激化劳资矛盾 D.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13.1917年12月9日,全俄农民苏维埃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共同努力下,战胜了社会革命党的反对,决定同工兵苏维埃合并。22日,布尔什维克党又同左派社会革命党达成联合组阁的协议,7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进人人民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党的这些作为
A.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B.得到了资产阶级大力支持
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解决了不同派别间的矛盾
14.下面是美苏历年发电量对比示意图(以美国数据为100%).据此可知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工业恢复 B.二战后苏美电力工业差距日益缩小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初见成效 D.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刺激苏联工业增长
15.以下是美国两位总统的演讲,其折射出
布什(1989~1993年在位)说:“美国将运用自己的道德和物质资源,以促进民主与和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有责任也有机会进行领导,因为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担当这一职责。”
克林顿(1993~2001年在位)说:“这是一个我希望将来能得到确认的重要原则。如果说国际社会有力量阻止种族灭绝和民族清洗,我们应当加以阻止,无辜的平民不应当由于他们所属的宗教或民族或种族而成为屠杀的对象。”
A.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 B.地区冲突愈演愈烈
C.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D.全球化进程遭破坏
二、材料题(共4题,共55分)
1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游日记》中记载“汾平两郡(汾州府和平阳府),多以贸易为生。利之十倍者,无如放官债,富人携资入都,开设账局。”咸丰三年(1853年)王侍郎奏:“闻账局自来借贷,多以一年为期。五六月间,各路货物到京,借者尤多。每逢到期,将本利全数措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账局看后将利收起,令借者更换一券,仍将本银持归,每年如此。”
——摘编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于1606年经市议会批准,1609年正式开始营业。这家银行接受存款、转账、开发汇票的业务,它还有权兑换货币、买进金银和外国铸币、铸造法定货币等。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银行开立账户。但是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个人贷款,也不允许私人账户透支。存入该汇兑银行的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一直到1683年,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尽管类似的银行迅速在汉堡、米德尔堡、纽伦堡等城市建立(据估计,到1697年欧洲已有25家公共银行),但是没有一家银行具有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这样的信用和实力。1721年,该行共有2918个账户,价值共达28886000弗罗林。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券,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79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到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相对完善,出现了除银行外,还有信托公司、储蓄会、保险公司、钱庄银号、典当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且资产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82.06亿元。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账局和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的不同之处。(6分)
(2)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分)
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国初期,国家为推进扫盲运动编印了大量的农民识字课本,其中人教版《农民识字课本》四册目录统计大体如下:
目录类别
目录示例
篇目合计
歌颂领袖
《歌唱毛泽东》
11
歌颂中国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
歌颂祖国
《美丽的祖国》
10
阶级意识教育
《工农团结》
5
中外关系
《把刺绣献给斯大林》
5
抗美援朝
《打败美国野心狼》
7
镇压反革命
《镇压反革命》
2
国家建设成就
《修筑成渝铁路》
5
农村合作组织
《杨家村的合作社》
5
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代表》
3
解释自然现象
《雷和电》
3
介绍科技
《邮政和电信》
5
农业生产科技
《治乌麦》
5
生产分工
《全家生产计划》
2
卫生常识
《人为什么要喝水》
10
度量衡常识
《斤两》
2
应用文写作
《借杂》
10
——摘编自张鹏《195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扫盲与农民思想文化教育》
依据表中的局部或整体信息,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8.(12分)政治妥协是高明的政治智慧,在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二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了哪些主要矛盾?最终又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了妥协?(8分)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并简要分析“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在明治时代初期推行的殖产兴业政策主要是以官营工厂和半官半民工厂为中心,这些工厂在引进机械与技术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们是幕营藩营工厂的延续,很难称之为资本主义工业。通过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项措施,日本具备了全国性经济交流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在江户时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从开港以前就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开港后又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结合,因而这些因素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幕府末期民间工业的发展还只是停留于一部分作坊制手工业的经营。另一方面,幕府和一部分藩利用从西方进口的机械,兴办了造船、钢铁和纺织等事业,这些事业在消灭幕府和废藩的过程中为新政府所接收。
——摘编自(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殖产兴业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A
6.D
7.D
8.B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1)不同①内容:中国账局从事借贷业务;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从事存款、转账、开发汇票的业务。
②范围:中国账局主要经营国内业务;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经营国内外业务。
③对象:中国账局官商均可以借贷;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主要针对商人。(6分)
(2)特点:①先是外国在华开设银行,然后是中国自办。
②银行多设在上海等通商口岸。
③清末效仿西方建立自己的银行,并进行相关制度完善。
④金融机构种类多样,且发展较快。(8分)
(3)因素:创办票号积累的经验;西方先进经验的传入;近代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支持。(4分)
17.示例:
论题:五星红旗升起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
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开国大典上升起五星红旗,结束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独立任务的完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前提。鼓舞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结论: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中国人民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13分)
18.(1)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3点,4分)
方式: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制衡;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3分,4分)
(2)原因: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积极影响: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4分)
19.(1)①明治维新的推行,新政府的推动。②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与影响,日本卷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日本自身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分)
(2)①以官营工厂和半官营工厂为中心:②保存有较多的封建残余;③新政府接受了幕府所引入的工业基础。(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