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石灰吟
【简案】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自由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感,注意“粉骨碎身”不要读作“粉身碎骨”。1.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借助注释,自己尝试说说古诗意思。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进一步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内容
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了解作者生平,用自己的话说诗意,结合诗人生平,进一步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了解作者生平简介,能理解诗句中“若等闲”、“浑”、“清白”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意。3.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聊聊石灰的知识以及对石灰的印象,导入新课。
新授
探究一:解诗题,知诗人1.解诗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2.知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3.?自由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探究二:抓字眼,明诗意?1.播放微课。2.学生观看微课,了解诗意,做批注,思考:石灰经历了哪些考验?3.品读古诗,感悟精神品质。探究三:背诗句,悟诗情1.过渡,补充背景资料。
2.学习“托物言志”写作方法,进一步感悟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四:拓展延伸1.借助注释或查找资料,自学于谦的《咏煤炭》
。2.思考:这首诗与《石灰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练习
①石灰经历了哪些考验?请你在诗中圈出来。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了
。②句中的“浑”的意思是(
),“清白””的意思是(
)
。连起来说一说三、四两句的诗意。A.浑身
B.全,全然
C.洁白
D.高尚的节操③作者在这首诗中也用了
的写作方法,借
来表达自己
的志向。
小结
回顾古诗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学习方法。
作业
1.基础作业:背诵古诗。喜欢挑战的同学尝试默写。2.拓展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借助注释或查找资料,自学于谦的《咏煤炭》
。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自由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感,注意“粉骨碎身”不要读作“粉身碎骨”。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
3.借助注释,自己尝试说说古诗意思。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进一步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作者生平简介,能理解诗句中“若等闲”、“浑”、“清白”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3.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说说对石灰的了解以及在你心目中的印象。诗人于谦对石灰又是怎么看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走进作者的内心。(课件出示石灰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
在复习曾经学过的古诗这一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对中国的古诗词有概括的了解,引发起学习古诗的兴趣。谈谈石灰的印象,对下文学习古诗的意境做好了铺垫。
二、新授(25分钟)
(一)探究一:解诗题,知诗人
1.解诗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知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杭州三台山景区就有于谦祠。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臣诬陷杀害。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写的这首《石灰吟》。
3.你觉得题目中的“吟”字,可以用什么字或词来替代?(颂、赞)
4.自由把诗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感。
◇“粉骨碎身”不要读作“粉身碎骨”。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设计意图:
初读古诗,了解题目“吟”的体裁形式,学生增长的新的知识;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可以为下文学习诗歌意思,感悟诗人品质做好铺垫;读准古诗字音、读好节奏是学习故事的基础,也是感受语言美的必要环节。
(2)探究二:抓字眼,明诗意
1.借助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自学古诗。
2.学生自学,了解诗意,做批注,思考:石灰经历了哪些考验?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说明次数多。
◇锤,锤打。凿,开凿。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3.石灰经历了哪些考验,你圈了哪些词?(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4.齐读这三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经历了各种考验。石灰窑里,烧制石灰石的火焰温度可是1500度。)
5.石灰惧怕这样的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吗?你从诗中哪个词体会到的?(若等闲、全不怕)
6.理解“等闲”“全不怕”。
①读一读注释,“等闲”是平常的意思。看到这个词语,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等等)
②还记得《七律长征》中的“万水千山指等闲”吗?背背“万水千山只等闲”,读读“烈火焚烧若等闲”,你能读出石灰面对考验,从容自若、泰然处之。
③再读全诗,你觉得《石灰吟》吟的是石灰的什么精神品质?
6.石灰之所以愿意承受这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那是为什么?(体会石灰的精神:刚强勇敢、不畏牺牲、洁身自好……)
设计意图: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自行观看微课进行学习,并圈画关键词进行批注,再结合注释,自主学习生词意思,不仅懂的了诗意,而且对古诗表达的情感也理解得很到位。通过学习也明白了作者借赞颂石灰之名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刚强勇敢、洁身自好的意志,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探究三:背诗句,悟诗情
1.过渡,补充资料
同学们,据说这首诗是于谦十七岁所作。之后他中就进士,几度为官,因为他廉洁自好,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有很高的威望。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军出征与北方蒙古瓦剌军作战。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于谦为了江山社稷,扶持明景帝登基,亲自率兵保卫北京,击退瓦剌军。于谦的功绩使得大明王朝元气得以保存,所以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于谦,大明王朝可能提前一两百年就要寿终正寝了。只可惜,明英宗复辟后,曾有人劝他逃离,但于谦一生正气,宁死不屈,最后被以“谋逆罪”处死。
2.了解了于谦的生平,你觉得诗中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除了石灰,还有谁?
3.是的,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还有他自己。《石灰吟》正是于谦生平、人格的真实写照。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好好地读一读,记住志向清白、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于谦。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指名读书最好的一生读)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吟道——
◇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但他分别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在轻轻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
◇那声音一开始是轻轻的,也许是对当权者还有丝丝恐惧,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两个大组读)
◇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走了,他再也听不到了,但那男女老少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齐读)
◇那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似乎是天地的悠悠回音——(齐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声音似乎消失了,但它又没有消失,几百年来,那声音一直在每个人心中响起着。这一刻,让我们默默地把诗中的一字一句都铭记在自己的心中。
4.背诵《石灰吟》。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感悟诗人的志向是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上要精心设计,分步骤进行。前两个环节进行了通读古诗并进行诗意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读懂诗文的表面意思,还没有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因为在这一个板块中,进行诗人的背景资料补充,使学生对诗人的形象理解更加饱满,更加立体化。有声朗读也是语文课堂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情景朗读和背诵古诗的环节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仿佛也与诗人的距离更近了,有了一次心灵上的穿越,心灵上的成长。
(四)探究四:阅读延伸
1.借助注释或查找资料,自学于谦的《咏煤炭》
。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1,
藏蓄阳和意最深2。
爝火燃回春浩浩3,
洪炉照破夜沉沉4。
鼎彝元赖生成力5,
铁石犹存死后心6。
但愿苍生俱饱暖7,
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
混沌(dùn):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
阳和:原指阳光和暖。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爝(jué)火:小火,火把。浩浩:广大无际貌。
烘炉:大火炉。
鼎彝(yí):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这里兼含两义。鼎,炊具;彝,酒器。元:通“原”,本来。赖:依靠。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铁石”句:意谓当铁石被消融而化为煤炭的时候,它仍有为人造福之本心。古人误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苍生:老百姓。?
2.
思考:这首诗与《石灰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
于谦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清白”之志令人佩服,学习他写的其他古诗,对他的志向以及品质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古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练习(6分钟)
1.句中的“浑”的意思是(
),“清白””的意思是(
)
。连起来说一说三、四两句的诗意。
A.浑身
B.全,全然
C.洁白
D.高尚的节操
2.作者在这首诗中也用了
的写作方法,借
来表达自己
的志向。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和巩固学习重点。
4、小结(2分钟)
这首古诗,通过赞美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进而描写诗人于谦正像她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怎么样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是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品质。
5、作业(2分钟)
1.基础作业:背诵古诗,喜欢挑战的同学可以默写古诗。
2.拓展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借助注释或查找资料,自学于谦的《咏煤炭》
。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积累优古诗文,增加语文积淀,并提升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志向清白
烈火焚烧若等闲。
坚强不屈
粉骨碎身浑不怕,
洁身自好
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言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