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难点: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直观式——演示。
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学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游戏巩固。
【教学准备】
学生:
1)直尺、水彩笔、课本。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
1)血液循环展示。
2)《血液循环》练习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心脏的结构特点,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1.展示:哈维简介
2.播放血液循环的录像片,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其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结合教材血液循环模式图和教材内容进行小组探究活动
(1)以“旅游”的方式选择循环路线,进行“旅游”。
(2)小导游负责本组活动,完成提出的问题。
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两条循环路线的交汇点在哪里?
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共同点?
问题3:两条血液循环中血液变化情况?
问题4:不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的不同?
(3)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两条循环途径。
4.根据每小组的描述,教师归纳总结两条循环路线,并讲述循环途经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关键部位,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
5. 通过观察两条循环路线的联系,进一步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6.通过观察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进一步讲解血管与血液。
7.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血液循环图。
8.归纳血液循环的意义。
三、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四、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口头描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标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
(二)、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