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三节
nature
第二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学习目标
3.
2.
1.
结合图文资料理解、掌握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导致的严重后果。
结合生态建设图,掌握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及生态治理的措施。
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初步梳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目 录
严重的水土流失
01
水土保持
02
03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04
01
严重的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是什么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的呢?
水土流失
你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水土流失会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降水
土的疏松
植被
坡度大小
人类的不当行为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交流探讨
1.说说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
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烧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状况相对不会特别严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
交流探讨
2.讨论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缓坡
陡坡
黏土
沙土
小雨
暴雨
①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
②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
③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的原因
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2.地形: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面坡度大
——自然原因
交流探讨
③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交流探讨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交流探讨
说一说: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真的会面临这样的威胁吗?
噢!“跳进黄河洗不清”,原来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段,黄河携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据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米3,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
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
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带来哪些后果?
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带来哪些后果?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黄河下游形成的 “地上悬河”
02
水土保持
参考黄土高原某县生态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哪些?
小组讨论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生产措施
人口措施
植树
种草
修梯田
挡土坝
护坡
因地制宜合理生产
计划生育提升素质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读图,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打坝淤地示意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打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淤地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种田
小组讨论
林草护坡示意
两者的作用是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结果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退耕还林、还草要因地制宜,还要解决好还林、还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还有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
小组讨论
课堂小结
0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原因:
后果:
自然原因:土壤、植被覆盖、降水、坡度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活动
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等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课堂练习
04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C.黄土中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D
2.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的是(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建梯田 D.修挡土坝
B
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D.人类活动只能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C
4.下列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标本兼治
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库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
C.使黄土高原地区全部退耕还林,使土不下坡
D.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使农林牧相结合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