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九年级上第17课《南北战争》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岳麓版九年级上第17课《南北战争》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26 18: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7课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说课流程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体现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的典型事件。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绝对统治地位,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日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世界近代史乃至今天,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
教材解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林肯的主要活动及对林肯的评价;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3、教材处理
重新解读处理教材,突破原有教材模式,将教材重点整合为以下主题:
祸 起 萧 墙 启 战 端
颁 布 法 令 扭 乾 坤
联 邦 重 生 垂 青 史
兄弟反目
黑云压城
雨过天晴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南北战争意义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②正确评价林肯,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①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
②合作探究,实现本课重难点突破。
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

教材解读

结合《导学案》、多媒体课件,把本课重、难点设计贯穿于整个探究活动中,以引导探究、情境教学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自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三年级初试新课改,学生虽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但对组内合作探究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
◆教法
◆学法
◆学情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新课导入
导学案反馈
新课教学
教学反馈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新课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1、对照自学引导,激情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力争达标;
2、思考导学案合作探究题目,准备探究交流。
要 求
【目标】
1、美国领土的扩张;
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3、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及林肯在战争中的主要
活动;
4、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____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
太平洋沿岸,并伴随着大规模的向西移民运动,即

2、战争原因:
①根本原因:北方 和南方 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的焦点: 。
②直接原因:1860年, 当选美国总统(导火线) 。






19
西进运动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资本主义
工商业经济
奴隶制
种植园经济
林肯
1、美国领土的扩张:






3、战争经过:
战争开始:_____年,南方挑起战争. 初期,____
连连失利。
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
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转折性战役:____________( 1863年夏)
战争结束:_____年,北方取得胜利。随后,
林肯被暗杀。
1861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葛底斯堡大捷
1865
北方






4、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美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维护了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掌握了全部政权,
为美国 ___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开辟了
道路。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黑人奴隶制度
工业资产阶级
国家的统一
资本主义经济
19世纪初
20世纪
独立初
领土的扩张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1、组内讨论、总结,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
台展示或点评。
2、展示时面向同学,语言简洁、流畅,板书
字迹工整。
探究要求
探 究
题 目 展示小组、
方式、位置 点 评 非展示同学
1 1组、板书
2组
①非板书同学讨论完毕后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
②点评时认真倾听.记好笔记,大胆补充质疑。
2 3组、板书 4组
3 5组、板书
7组、板书 6组
8组
探究主题
祸 起 萧 墙 启 战 端
颁 布 法 令 扭 乾 坤
联 邦 重 生 垂 青 史
兄弟反目
黑云压城
雨过天晴
读图回答:
⑴漫画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存在的什么矛盾?其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材料一:
探究1
兄弟反目 祸起萧墙启战端
材料三: “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
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
——林肯
探究1
材料二: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
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
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竞选演讲词
(2)根据材料,分析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为什么会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兄弟反目 祸起萧墙启战端
比 较 项 目
人 口 数
所 占 地 区
粮 食 数 量
工 业 产 量
铁 路 长 度
军 舰 吨 位
军火生产能力
北 方
2200万
23个州
充 裕
91﹪
3.2万英里
是南方25倍
是南方32倍
南 方
900万(400万黑人)
11个州
不 足
9 ﹪
9000英里
少数快船
极弱
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败,怎么办?
探究2
材料一:“凡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人,只要缴纳
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不超过160
英亩的宅地,耕种5年后,成为私有财产。”
材料二:从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
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⑴上述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何时颁布的什么文件?以上文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⑵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有何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黑云压城 颁布法令扭乾坤
探究3
(1)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雨过天晴 联邦重生垂青史
探究3
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
华盛顿
杰弗逊
罗斯福
林肯
(2)林肯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雨过天晴 联邦重生垂青史
黑奴制
美国内战
维护统一
废除黑奴制
林肯当选
(导火线)


扭转战局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课堂小结:
领土扩张
工业革命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第二次
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维护统一责无旁贷
推动
刺激
1、下列属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两大障碍的是( )
①.英国殖民统治 ②.美国联邦政府
③.黑人奴隶制度 ④.印第安人的反抗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c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林肯的贡献的是( )
A.领导独立战争,抗击英国殖民者并取胜
B.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A
3、“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后,该战役使美国北方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一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葛底斯堡战役
D
4、之所以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它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它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D.北方取得最终胜利
C
学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
材料一:林肯1860年的竞选主题是“联邦必须
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材料二: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它决不是
“对台动武法”,更不是“战争动员令”
而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和平统
一的一部法律。
两则材料反应的主要思想有何共同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1、老师应成为课堂的“把控师”,在
环节的设计及探究时间的控制上,要宏观、合理的安排,对学生要有充分的预计;
2、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对学生无法挖掘的问题,老师应适时点拨。
◆在实践高效课堂探索中的反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