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26张PPT+1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26张PPT+1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8 20:54:2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导入
视频反映的事件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史实相关?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1.改革先从哪里开始?
2.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开始时间、先驱、发展、意义?乡镇企业发展的意义?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开始时间、主要内容、中心环节、意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内容、意义?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38-41页,完成下面各题。时间5分钟)
农村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了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讨论:结合下面材料中安徽凤阳的情况,谈谈改革前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
劳动不积极
靠天吃饭,农民非常贫困。
人民公社化
吃大锅饭
统一经营
集中劳动
平均分配
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怎么办?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这次秘密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农村改革的先驱: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村改革的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比,有何异同?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经营权
成果分配
公有制
公有制
归集体
归农民
集体统一分配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不好?
积极意义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无法使农民致富,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节省出来,那么该如何解决农民致富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问题呢?
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一条新路——农村乡镇企业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绿色蔬菜基地
广东乡镇企业
知识小结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开始时间、区域:
2.先驱:
3.目的:
4.内容:
5.发展:
6.意义:
1978年
农村
先驱:安徽凤阳小岗村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合作探究一: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有过哪几次调整?
时间
内容形式
土地
归属
影响
启示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0---1952
1953---1956
1958---1978
1978年开始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大二公”
把土地长期包给各户使用(包干到户)
农民所有
(私)
集体所有
(公)
集体所有
(公)
集体所有
(公)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利)
提高生产力(利)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弊)
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利)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③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股份制改革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
材料二:1984年上半年,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重镇仅根据冶金、轻工、化工等11个工业局测算,就有43户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在“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工人们没有事做,却没有人发愁着急,因为工资照发不误。——王晓倩《新中国第一家公有制企业破产案》
依据材料说说,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是不是需要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措施):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所有制形式)
(经营管理方式)
(分配方式)
1984年7月,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看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变化:
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合作探究二:改革前后国有企业变化
所有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改革前
改革后
单一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不分,企业缺少经营自主权
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知识小结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时间:
2.重点:
3.主要内容:
4.中心环节:
5.意义: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所有制形式
——生产经营方式
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
国有企业
——产品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拓展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获取最佳的效益。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就相反。
资源配置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种,即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资源与资源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拓展
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
自然经济: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庄园)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也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政府指令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计划经济的好处: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等问题。
不足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计划经济的产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拓展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通俗来讲,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该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就会自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若某种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则会缩小生产规模,或调整经营方向,转而生产其他商品。
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所以需要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如对于房价过高的现象,政府提高贷款买房利率,设定廉租房制度、共有产权房制度等起到稳定房价的作用。
知识小结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时间:2、内容:
3、意义: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
课堂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城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始时间
措施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先驱
安徽凤阳小岗村
开始时间
1984年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措施、开始时间、先驱、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时间、中心环节、意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时间、意义?
巩固记忆
1.(2020江苏宿迁中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
D.农业生产合作社
B
课堂练习
2.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课堂练习
3.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
国有企业改革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
B
课堂练习
必做: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开始时间、先驱、积极作用?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时间、的中心环节?
选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