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时训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8 18: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2(H2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H3(H2O)
通过碱石灰
A.A
B.B
C.C
D.D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
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NH3
中的
N
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C.NO

NH3
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D.NH3
遇到挥发性强酸能产生白烟
3.下列反应中,氨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碱性的是
A.
B.
C.
D.2NH3+H2SO4=(NH4)
2SO4
4.某化学研究小组用中学实验常见的玻璃仪器完成了在常压、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装置的设计,实验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NaNO2+NH4ClNaCl+N2↑+2H2O
ΔH<0)
A.实验开始后,应先通入反应气体,再点燃酒精灯
B.在通风橱中进行该反应,若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足够多,能避免检验NH3性质时可能引起的倒吸
C.为避免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应将装置Ⅲ更换为如图IV的装置
D.因NH4Cl和NaNO2的反应放热,故应将冰醋酸缓缓加入小广口瓶中
5.学好化学,须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比如常见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无水等,但干燥剂的选择却是有讲究的。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且能用浓硫酸来干燥的气体是
A.
B.
C.
D.
6.南山有谚曰:“折桂楼前有池,池中有喷泉,逢节即现”。喷泉产生的原理是压强差,化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的“喷泉实验”,下列试剂组合也能产生喷泉的是
A.气体和溶液
B.气体和溶液
C.气体和饱和食盐水
D.气体和溶液
7.证据推理是逻辑推理能力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培养证据推理的能力,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浓氨水,能产生白烟,则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也能产生白烟
C.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则铁与水反应也生成Fe(OH)3和H2
D.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8.气体X可能含有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X通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则关于X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定含有HBr
B.可能含有CO2
C.一定不含NH3
D.可能含有Cl2
9.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B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C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无色气泡产生,
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能将Fe氧化成Fe3+
D
将铜粉加入稀硝酸中
有无色气泡产生,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呈蓝色
该气体是NO
A.A
B.B
C.C
D.D
10.将一定量硫酸、硝酸和KNO3溶液混合成100ml溶液,其中H2SO4、HNO3和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6mol/L,2mol/L和1mol/L,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体积为
A.11.2L
B.6.72L
C.8.96L
D.4.48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与Na2SiO3溶液混合:SiO+2H+=H2SiO3↓
B.Cl2和H2O反应:Cl2+H2O=2H++Cl-+ClO-
C.NO2通入水中:H2O+3NO2=2H++2NO+NO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3Fe+8H++2NO=3Fe2++2NO↑+4H2O
12.如图表示Cu与HNO3反应的量的关系,图中哪一点表示铜与稀硝酸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Cu的量的关系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3.用硫及其化合物制硫酸有下列三种反应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SH2SO4
途径②:SSO2SO3H2SO4
途径③:FeS2SO2SO3H2SO4
A.途径①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
B.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②③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转移6
mol
e-
D.途径②③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B.在0.1
mol·L-1的盐酸中,Na+、Fe2+、SO、NO能大量共存
C.56
gFe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3mol
D.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一般将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阴凉处
B.1mol氮气与3mol氢气反应可生成2mol氨气
C.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故可用作制冷剂
D.氮的固定就是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实验题
16.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
(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请用方程式表示:___。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请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填序号)。
(5)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以SiO2为原料,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7.氨气和氨水在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应用。
(1)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加热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和氯化铵混合固体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向表面皿中的NaOH固体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___________液滴上方会出现白烟(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FeCl3溶液
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
③FeCl3液滴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浓氨水可以用来检验有毒气体(如:氯气)的泄漏,反应式为3Cl2+8NH3=N2+6NH4Cl,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检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当有1mol氮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mol。
三、工业流程题
18.工业上用废铜屑(含杂质铁)制备硫酸铜晶体(胆矾)的流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由溶液E制备纯净胆矾的“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洗涤晶体时用乙醇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并缩短干燥所需时间。
(3)实验室中Cu(含杂质铁)可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装置省去未画)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少量硫酸铁,再进一步从所得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
①a仪器名称为_______
②铜与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该实验中最好控制所加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③若使用的硝酸是浓硝酸,则铜与混合酸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这两种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SO2和H2S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故A符合题意;
B.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HCl易溶于水,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能除杂,故B不符合题意;
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和铜不反应,能除杂,故C不符合题意;
D.碱石灰可以吸收氨气中的水,并且与氨气不发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C
【详解】
A.氨气的喷泉实验是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减小了容器中压强,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使液体喷入,验证了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故A正确;
B.NH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为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故B正确;
C.NO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极易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氨气是碱性气体,能够和挥发出的酸分子反应生成铵盐,所以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故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
A.可看作两个反应:2NH3+3Cl2=N2+6HCl,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0价,氨表现还原性,NH3+HCl=NH4Cl,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氨表现碱性,故A正确;
B.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2价,氨只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0价,氨只表现还原性,故C错误;
D.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氨只表现碱性,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实验开始时应先排除装置内的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否则会因有氧气和氢气发生爆炸,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而氢气不溶于水,所以若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足够多,能避免检验NH3性质时可能引起的倒吸,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Ⅳ的装置是密封的,所以不能用于气体的尾气吸收,故C符合题意;
D.因为NH4Cl和NaNO2的反应放热,而冰醋酸的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应将冰醋酸缓缓加入小广口瓶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答案C。
5.D
【详解】
A.常温下,氯化氢气体和氨气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够共存,故A错误;
B.常温下,可以共存,但是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错误;
C.和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不能共存,而且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气体,故C错误;
D.常温下,可以共存,都不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D
【详解】
A.和不反应,且由于同离子效应,在此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变小,则二者组合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故A不符合题意;
B.和不反应,且由于同离子效应,在在此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变小,则二者组合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故B不符合题意
C.和NaCl不反应,且由于同离子效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也变小,则二者组合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故C不符合题意;
D.气体和溶液能反应,且氯化氢气体本身也极易溶于水,则二者组合能形成较大压强差,故D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D。
7.B
【详解】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氢氧化钠中氢显+1价,故A错误;
B.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浓氨水,生成氯化铵固体,故能产生白烟;硝酸铵也是白色固体,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也能产生白烟,故B正确;
C.
铁与水蒸汽反应生成Fe3O4和H2,故C错误;
D.
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具有酸性,但不能漂白石蕊,故SO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褪色,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将X通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淡黄色沉淀是AgBr,可知X中一定含有HBr;NH3、Cl2都能与HBr反应,所以X中一定不含NH3、Cl2;由于X中含有HBr,通入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不能证明是否含有CO2,故选D。
9.D
【详解】
A.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与蔗糖反应过程中可能被还原生成SO2,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错误;
B.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是因为在有氢离子时(稀硫酸提供)硝酸根会氧化铜粉得到硝酸铜,并不是硝酸钾起催化剂作用,B错误;
C.过量的铁粉会将Fe3+还原为Fe2+,溶液不会显血红色,C错误;
D.铜和稀硝酸反应得到NO和蓝色的硝酸铜溶液,NO遇到空气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B
【分析】
由题目所给的硫酸和硝酸浓度可知硫酸是稀硫酸,硝酸是稀硝酸,加入过量铜粉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应是NO,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2
Cu
2++2NO↑+4H2O,结合铜粉过量,可知产生气体体积取决于H+和NO3-多少,据此分析。
【详解】
在混合溶液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是n(H+)=6mol/L×2×0.1L+2mol/L×0.1L=1.4mol,含有NO3-的物质的量是n(NO3-)=2mol/L×0.1L+1mol/L×0.1L=0.3mol。向此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u,发生反应:3Cu+8H++2NO3-=2
Cu
2++2NO↑+4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时n(H+):
n(NO3-)=8:2=4:1,实际上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3>4:1,H+过量,反应应该以不足量的NO3-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根据方程式可知n(NO)=
n(NO3-)=0.3mol,所以V=n(NO)×22.4L/mol=0.3mol
×22.4L/mol=6.72L。
本题答案B。
11.B
【详解】
A.HCl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H+=H2SiO3↓,故A正确;
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是弱酸,应保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B错误;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3NO2=2H++2NO+NO,故C正确;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和一氧化氮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Fe2++2NO↑+4H2O,故D正确;
本题答案B。
12.A
【详解】
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只有被还原,故被还原的硝酸与Cu的关系式为,A项正确;
答案选A。
13.C
【详解】
A.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该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故A正确;
B.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故B正确;
C.途径①和②都是由S来制备H2SO4,S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6价,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途径③中S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6价,制取1
mol
H2SO4,转移7mol
e-,故C错误;
D.途径①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而且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所以途径②、③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A.在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铝、铁等金属钝化,但铝或铁与稀硝酸能持续反应,故A错误;
B.在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而Fe2+具有还原性,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铁与硝酸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稀硝酸不足、稀硝酸过量、常温下Fe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应该钝化,加热才能继续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3mol,故C错误;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溶于浓硝酸使溶液呈黄色,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阴凉处,A项正确;
B.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生成少于2mol氨气,B项错误;
C.液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C项正确;
D.氮的固定是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D项正确;
答案选B。
16.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a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氨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NH3+H2ONH3?H2ONH+OH-
4NH3+5O24NO+6H2O
②④
2C+SiO2Si+2CO↑
【分析】
本实验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利用这一条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氨气的喷泉实验中,进入烧瓶中的液体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据此回答。
【详解】
(1)实验室制备氨气,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受热产生,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长管进,短管出。因此从a口进入;
(3)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OH-;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氨气经催化氧化后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则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因此需要倒置的漏斗或干燥管,故②④正确;
(5)工业上制备单质硅是利用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单质,化学反应方程式:SiO2+2CSi+2CO↑。
17.N2+3H22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A
H2SO4+2NH3=(NH4)2SO4
黄色液滴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Fe3++3NH3·H2O=Fe(OH)3↓+3
Cl2
大量白烟
6
【分析】
(1)工业合成氨,是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
(2)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和氯化铵混合加热,可生成CaCl2和氨气。
(3)氨气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产生白烟;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但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氨气与NaOH固体不反应;氨气溶于FeCl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和NH4Cl。
①由以上分析,可确定哪种液滴上方会出现白烟。
②由以上分析,可确定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白色固体的成分。
③FeCl3液滴中生成Fe(OH)3沉淀。
(4)
反应3Cl2+8NH3=N2+6NH4Cl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N元素化合价升高,氯气为氧化剂,生成氯化铵。
【详解】
(1)
工业合成氨,是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答案为:N2+3H22NH3;
(2)
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和氯化铵混合加热,可生成CaCl2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①A.浓盐酸为挥发性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与氨气结合成NH4Cl,产生白烟,A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为不挥发性酸,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但不产生现象,B不合题意;
C.FeCl3溶液与溶解在其中的氨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和NH4Cl,C不合题意;
故选A;
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NH4)2SO4,生成(NH4)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2NH3=(NH4)2SO4。答案为:H2SO4+2NH3=(NH4)2SO4;
③FeCl3液滴中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和NH4Cl,出现的现象是黄色液滴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NH3·H2O=Fe(OH)3↓+3。答案为:黄色液滴中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NH3·H2O=Fe(OH)3↓+3;
(4)反应3Cl2+8NH3=N2+6NH4Cl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N元素化合价升高,氯气为氧化剂,生成氯化铵,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当有1mol氮气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6×(1-0)mol=6mol,故答案为:Cl2;大量白烟;6。
18.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
三颈烧瓶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气泡生成,烧瓶中气体呈红棕色
2:3
、NO
【分析】
由制备实验流程可知,Fe和Cu灼烧,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
Fe与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铁,为了除去二价铁,由完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可知,需将二价铁氧化生成三价铁,然后调节pH形成沉淀,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沉淀,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胆矾,据此解答。
【详解】
(1)加入溶液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由溶液E制备纯净胆矾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乙醇可降低胆矾的溶解度,减少其溶解损失。
(3)①a仪器名称为三颈烧瓶;
②铜与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气泡生成,烧瓶中气体呈红棕色;反应方程式为:方程式为3Cu+
3H2SO4+
2HNO3=3CuSO4+
2NO↑+4H2O,所以该实验中最好控制所加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③若使用的硝酸是浓硝酸,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随着反应进行硝酸变为稀硝酸,此时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