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章元素周期表第2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课后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章元素周期表第2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课后练习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8 18: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章元素周期表第2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64分)
1.(本题4分)已知A为第ⅡA族元素,B为第ⅢA族元素,A、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它们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下列关系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2.(本题4分)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A.Mg、Ca、B
B.Li、Na、K
C.N、P、Se
D.O、As、S
3.(本题4分)如果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Y元素可能位于
A.ⅡB
B.ⅣA
C.ⅢB
D.ⅡA
4.(本题4分)下列关于常见药物的用途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
B.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
C.失眠患者没有医生处方也可长期服用安眠药
D.常用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铝、碳酸钙等
5.(本题4分)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51

121.8
A.元素周期表的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的前三个周期称为短周期
C.每个周期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图中所示锑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6.(本题4分)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Q
Z
A.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7.(本题4分)、、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溶液、NaClO溶液分别与浓盐酸混合反应都能生成,下列关于K、Na、S、Cl、O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
B.碱性:
C.原子半径r:
D.稳定性:
8.(本题4分)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C3->D->B+>A2+
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半径A>B>D>C
D.元素的电负性A>B>D>C
9.(本题4分)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其质量数为293,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
B.相对原子质量293
C.核外电子数116
D.中子数177
10.(本题4分)在短周期元素中有A、B两种同主族元素,A的原子序数是B原子序数的整数倍,符合该条件的主族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本题4分)下列有关原子半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r(Na)>r(Mg)>r(Al)
B.r(N)C.r(Si)>r(N)>r(O)
D.r(Al)>r(F)>r(S)
12.(本题4分)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3.(本题4分)等体积的NaOH和AlCl3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是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的一半,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①1∶1②2∶3③3∶10④3∶11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本题4分)X、Y、Z是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0,则X、Y、Z分别是()
A.O、N、P
B.S、P、N
C.N、O、S
D.Cl、S、O
15.(本题4分)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W位于不同周期,Y、Z、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Z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X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D.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还原性:Y>Z>W
16.(本题4分)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A.a-4
B.a-5
C.a-6
D.a+4
二、填空题(共24分)
17.(本题8分)(1)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是玻璃的成分之一,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2)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使燃烧产生的转化为稳定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工业上制取氯酸钾的主要步骤为:
Ⅰ.将通入石灰浆,在75℃左右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固体,进行适当操作可析出固体。
下图是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步骤Ⅱ中,若溶液中的含量为,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②步骤Ⅱ中的溶液经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较纯净的固体(填操作名称)。
③检验固体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18.(本题8分)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重要的反应原理:
(1)在水溶液中,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此反应中,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中Y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②Y元素原子可能处于第___________族
(2)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的反应用于测定血钙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_______;
②反应转移了电子,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19.(本题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写元素符号)。
(2)表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⑤、⑥、⑦对应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5)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2分)
20.(本题12分)完成下列基本计算:
(1)9.2g氮的氧化物NOx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NO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此质量的NO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
(2)19.2g
Cu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总数是_____NA(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3)元素M的某种原子,其氯化物(MCl2)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AgNO3溶液20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该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
①该原子M的质量数A为_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原子(核素)符号___________。
③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若为短周期,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即n=m+1;若元素在四、五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即n=m+11;若元素在五、六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且存在镧系(14种元素)和锕系,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即n=m+25,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B
【详解】
A.镁元素和钙元素位于ⅡA族,硼元素位于ⅢA族,三种元素不属于同一主族,故A不合题意;
B.锂元素、钠元素和钾元素都位于ⅠA族,三种元素属于同一主族,故B正确;
C.氮元素和磷元素位于ⅤA族,硒元素位于ⅥA族,三种元素不属于同一主族,故C不合题意;
D.氧元素和硫元素位于ⅥA族,砷元素位于ⅤA族,三种元素不属于同一主族,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X位于短周期时,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位于ⅢA族;X位于四、五周期时,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位于ⅢB族;X位于六、七周期时,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位于ⅢB族;
答案选C。
4.B
【详解】
A.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A用途错误;
B.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B用途正确;
C.安眠药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处方不可长期服用,C用途错误;
D.氢氧化铜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铜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不能用作抗酸药,D用途错误;
答案为B。
5.C
【详解】
A.元素周期表的每个横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每一横行的元素称为一个周期,A正确;
B.元素周期表的前三个周期包括的元素种类比较少,由于每种元素占据一个格,所以这几个周期比较短,因此称为短周期,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错误;
D.同一元素可能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的是各种同位素原子按该元素的天然同位素原子含量计算出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图中所示的是锑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6.C
【分析】
假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4n+2=22,n=5;又因为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故其分别为N、O、Si、Cl四种元素。
【详解】
A.N、O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越来越小,故N的原子半径比O的大,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越来越强。Cl的非金属性比Si强,故酸性HClO4>H2SiO3,B正确;
C.N、O、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NH4NO3中既含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错误;
D.Si和Cl可形成化合物SCl4,D正确。
故选C。
7.A
【详解】
A.非金属性:Cl>S,则酸性:HClO4>H2SO4,A正确;
B.金属性:K>Na,则碱性:KOH>NaOH,B错误;
C.原子半径:r(Na)>r(S)>r(Cl)>r(S),C错误;
D.非金属性:O>S,则稳定性:H2O>H2S,D错误;
故选A。
8.A
【分析】
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A失去2个电子被氧化为A2+;B失去1个电子被氧化为B+;C得到3个电子被还原成C3-;D得到1个电子被还原为D-,所以A、B、C、D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为:A>B>D>C。据此分析可得;
【详解】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序小径大”,即离子半径C3->D->B+>A2+,故选A;
B.由分析可知,A、B、C、D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为:A>B>D>C,故B错;
C.A与B同周期,且原子序数A>B,则原子半径B>A;C与D同周期,且原子序数D>C,则原子半径C>D,所以原子半径大小为:B>A>D>C,故C错;
D.A、B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半径B>A,则电负性A>B;C、D为非金属,且原子半径C>D,则电负性D>C,又由于非金属的电负性大于金属的电负性,所以电负性D>CA>B,故D错;
答案选A。
9.B
【详解】
A.的左下角为原子序数,为116,A项正确;
B.的左上角为质量数,为293,一个元素有多种核素,不同核素的质量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并不代表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B项错误;
C.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为116,C项正确;
D.中子数=质量数-原子序数=293-116=177,D项正确;
答案选B。
10.C
【详解】
在短周期元素中有A、B两种同主族元素,A的原子序数是B原子序数的整数倍,符合该条件有第ⅠA族的H、Li,第ⅡA族的Be、Mg,第ⅥA族的O、S,选C。
11.D
【详解】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项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项正确;
C.Si、P为同周期元素,,P、N为同主族元素,,同周期元素,可得,C项正确;
D.根据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可得,D项错误;
答案选D。
12.B
【详解】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即由原子序数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可推知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推出⑥,如31号元素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31,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为B。
13.C
【详解】
NaOH和AlCl3两种溶液混合,生成的沉淀为Al(OH)3,溶液中含铝元素的物质,可能为AlCl3,可能为NaAlO2。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是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的一半,则表明溶液中所含Al原子的物质的量是沉淀中所含Al原子的物质的量的2倍。当溶液中的铝以AlCl3存在时,可用方程式表示为:3AlCl3(溶液中的总加入量)+3NaOH==Al(OH)3↓+3NaCl+2AlCl3(反应后剩余),从而得出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当溶液中的铝以NaAlO2存在时,可用方程式表示为:3AlCl3+11NaOH==Al(OH)3↓+2NaAlO2+4H2O+9NaCl,从而得出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1,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1。综合以上分析,①④正确,故选C。
14.A
【详解】
设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由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可知,Y、Z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x+1或x-1,若Y、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由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可得关系式:x+2(x+1)=16,解得x=,不合题意舍去;若Y、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由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可得关系式:x+2(x—1)=16,解得x=6,则X为ⅥA族元素、Y为ⅤA族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为m,由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可知,Y的原子序数为m—1,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m+7或m-9,若Z的原子序数为m—9,由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0可得关系式:m+(m—1)+(m—9)=30,解得m=,不合题意舍去;若Z的原子序数为m+7,由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0可得关系式:m+(m—1)+(m+7)=30,解得m=8,则X为O元素、Y为N元素、Z为P元素,故选A。
15.D
【分析】
X、Y、W位于不同周期且为短周期元素,可知X、Y、W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周期的元素,又X、Y、Z和W均为主族元素,可知X为氢元素;Z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可知Z为钠元素,Y、Z、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可知Y、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即Y为O(或F)元素,W为Cl(或S)元素。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H,Y为O(或F),Z为Na,W为Cl(或S)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W>Z>X,故A正确;
B.Cl和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高氯酸、硫酸,高氯酸和硫酸都是强酸,故B正确;
C.氟化钠、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Y>W>Z,则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W<Z,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比较离子半径时,可先比较电子层,再比较序数(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的原则进行;比较氢化物还原性时,可先比较非金属性,非金属强的元素对应的离子的还原性弱。
16.B
【详解】
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1或ns2np4,可能为B、O、Al、S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5、8、13、16,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
如果A是B元素,则B原子序数可能为a+3或a+11;
如果A是O元素,则B原子序数可能为a-3或a+5;
如果A是Al元素,则B原子序数可能为a-5或a+3;
如果A是S元素,则B原子序数可能为a-11或a-3,
答案选B。
17.氢氟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洗涤干净(或其它合理答案)
【详解】
(1)SiO2与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改写后离子方程式为:;雕刻玻璃对应原理反应为:SiO2+4HF=SiF4↑+2H2O,故此处填氢氟酸;
(2)根据题意,SO2与Mg(OH)2反应生成MgSO4(MgSO3不如MgSO4稳定),根据S元素化合价升高判断有O2参与反应,配平后方程式为:(此处可类比Ca(OH)2);
(3)①设溶液体积为1
L,则m(KClO3)=147
g/L×1
L=147
g,n(KClO3)=,故c(KClO3)=;
②由图示可知,KCl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使其结晶析出,具体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此处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③固体KClO3表面会残留Cl-杂质,可通过检验Cl-是否洗尽验证洗涤是否完全,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洗涤干净(或其它合理答案)。
18.ⅦA0.08
【分析】
根据离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其电荷数,计算中Y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升降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解答。
【详解】
(1)①根据离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其电荷数,中Y元素化合价为+5价;反应中,Y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S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S2-;+5;
②由Y-可知,Y的最低负化合价为-1价,因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所以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7,处于第ⅦA族,故答案为:ⅦA;
(2)①→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5,根据电荷守恒、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6?H++2+5H2C2O4═10CO2↑+2Mn2++8H2O,故答案为:6?H++2+5H2C2O4═10CO2↑+2Mn2++8H2O;
②6?H++2+5H2C2O4═10CO2↑+2Mn2++8H2O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转移电子数为10,若反应转移了电子,则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0.08mol,故答案为:0.08。
19.F
K
Br
K
F2
HCl
HBr
HClO4
【分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据此可推断。
【详解】
(1)表中元素F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K的金属性最强;元素Br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
(2)表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K.
(3)表中元素⑤、⑥、⑦对应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F2.
(4)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Cl>HBr;
(5)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
20.46g/mo
l
4.48L
0.6
40
40Ca第四周期第ⅡA族
【解析】
(1)9.2g氮的氧化物NOx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NOx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摩尔质量为9.2g÷0.2mol=46g/mol;此质量的NO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2mol×22.4L/mol=4.48L;
(2)19.2g
Cu的物质的量是19.2g÷64g/mol=0.3mol,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铜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转移电子总数是0.6NA;
(3)由Cl-+Ag+=AgCl↓可知,n(Cl-)=n(Ag+)=0.2L×1mol/L=0.2mol,所以MCl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M(MCl2)=11.1g÷0.1mol=111g/mol,由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M=111-35.5×2=40,又因为质子数=中子数,所以Z=20,则M是Ca;
①该原子M的质量数A=40;②该原子(核素)符号为;③C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四周期第Ⅱ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