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知识梳理与练习
一、课文内容梳理
《<庄子>二则》选择《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有鱼》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二、基础知识
(一)北冥有鱼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②鲲(kūn):大鱼名。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①怒而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垂:悬挂。③海运:海水运动。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
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②《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③志:记载。怪:怪异的事物。④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①抟②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⑤野马也,
①抟(tuán):盘旋飞翔。②扶摇:旋风。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④息:气息,这里指风。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②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③极④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②苍苍:深蓝色。③极:尽。④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课文分析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__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庄子,名
,
时期宋国人,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
》。
二、基础知识综合
2.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说“阴”“阳”
①人们常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②从山的角度理解,则南“阳”北“阴”:山的南面,阳光照射充足,称“阳”;反之,北面则为“阴”。③从水的角度理解,则北“阳”南“阴”:细看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河流流向多自西向东,人们便会在南北两岸临水而居。④河流北岸阳光照射时间更长,亦称“阳”。⑤古人大多都普遍选阳地建城。⑥位山南而居水北之处更是风水宝地。⑦这些含有“阴”或“阳”字的地名,充分反映了古人择地而居的智慧。
(1)选文中第____句有一处标点用错。
(2)选文中第_____句有语病。
(3)下面句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它可插在上文第__句后,使说明更具体。
如咸阳,其地在九嵕(zōng)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称为咸阳。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①酥(
)软可吃,②jí(
)其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尔也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甲)(A.认定
B.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乙)(A.况且
B.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1)写出①处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写出②处的汉字。
①
酥(______)
②
jí(______)其鲜美
(2)为(甲)(乙)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____
(乙)_____
(3)在(甲)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腊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三、字词书写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_____) 鲲(______)
徙(______)
抟扶摇(_______)
四、选择题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等。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阴”,山北水南称为“阳”。
D.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有鱼,其名曰鯤(kūn)(《庄子》)
B.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渊明)
C.及郡下,诣(yì)太守(《桃花源记》陶渊明)
D.未复能有与(yǔ)其奇者(《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作者是老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灯笼》作者是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C.《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D.《小石潭记》出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
8.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大多数诗歌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如《关雎》《式微》。
B.庄子《北冥有鱼》中塑造的“鲲鹏”这一形象成为了后世昂扬向上、有远大理想的代名词。
C.“四书”是儒学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个篇章。
D.韩愈、柳宗元都是唐朝人,都属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成为了优秀人才的典故,而柳宗元“永州八记”则成为了山水游记的典范。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描绘的是鲁迅故乡绍兴的民俗。
B.《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桃花源记》就是一篇虚构基础上的记人记事之作。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撰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B.《庄子·北冥有鱼》中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善借长风的形象。
C.“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它本属于说明性文体,却也讲究文采。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起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
1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的感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B.《小石潭记》《壶口瀑布》《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梁衡、闻一多。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其中的《逍遥游》。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古人还常以“丝竹”代表音乐。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不谷”等。
C.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
D.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五、语言表达
13.提炼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生活在大约3.75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它竟然有双重身份——既是鱼,又是四足脊椎动物,是罕见的远古时代的“美人鱼”。远古“美人鱼”的发现,再一次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考古学家先前已经证实,早在3.85亿年前,有些鱼就开始在浅水中尝试“走路”,而在陆地生活的含趾四肢鱼在3.65亿年前甚至更早也已经存在了,但在这中间的2
000万年间,迄今没有发现从鱼类到陆生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的鱼。如今远古“美人鱼”的现身,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就是从海里上岸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错。
14.近日,金华某小学不再要求家长检查孩子的回家作业并签字,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评,有支持也有反对。请你以网友“小庄梦鱼”的身份,拟定一则留言,参与讨论。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语言简明得体,80字左右。
六、综合性学习
15.欣赏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1)关于两幅书法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两幅书法写的都是“逍遥”二字。
B.左图书法字体是行书,右图书法字体为草书。
C.左图中的“逍”字最后一笔上挑过多,属于错误书写。
D.左图书法结合了《逍遥游》文章的精髓,有大鹏展翅的绘画美。
(2)《北冥有鱼》中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当庄子遇见网络时代
(庄先生的故事)
此人活在距今两千三百年前,人们叫他庄子。子者,男子之美称也。庄子,这是尊敬的称呼,亦即庄先生。庄先生活着时,履历不显,声名不彰,又厌烦交际,所以除了随身的几个弟子,少有人认得他。
(流沙河《庄子现代版》)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纹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司马迁《史记》)
(庄子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评论一)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评论二)
大鹏和小鸟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李白为代表的理解:大鹏是正面形象,小鸟是负面形象,做人应该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不要理会小鸟的叽叽喳喳。作诗一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
王世贞为代表的理解:小鸟活得也挺好,幸福感并不比大鹏低。为什么非要追求九万里的高空翱翔呢?那太累了。在树枝上扑腾两下不也挺好的?王世贞把看书的地方命名为“鴳适居”,作诗一首:
大鹏九万苦不足,尺鴳抢榆恒有余。
除却逍遥真际在,便应方朔羡侏儒。
(《离薋园杂咏四首
其一
鴳适轩》)
冯友兰说:“《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的幸福。”
(《中国哲学简史》)
吃瓜群众:小鸟应该对大鹏说:“你有你的大志向,我有我的小确幸。你真的就比我活得逍遥吗?”
(专家解读)
初阅至此,以为庄周赞美鹏飞。接着又牵出蝉、鸠、小鸟和人之低空短距离,拿去与鹏之高空九万里和远程不可计相比较,就容易误认为鹏飞很逍遥,鹏在宇宙间逍遥游。须得读完全篇,再想一想,方能明白鹏飞也不逍遥。因为不是想飞就能飞的,它有所待。待啥?待风。风不起,飞不成。庄周的意思是,凡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说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真正的逍遥。简言之,凡受环境条件约束者,皆非逍遥也。
(流沙河《庄子现代版》)
(国际视角)
美国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主要作者)在《哈佛中国哲学课》里谈到:庖丁解牛的工作起初是很乏味无聊的,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技巧越来越熟练,渐渐地,他熟知了牛身上的每一条脉络、每一种纹理,他开始舞动自己的刀,游刃有余地把握刀口的走向,从而获得了一种自由的境界。作者特别指出,庖丁不是通过扔下厨刀、去街头跳舞的方式去获得自由,也不是靠着工作日拼命工作、到了周末狂欢的方式获得自由,他的自由恰恰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来的,所谓“道也,进乎技也”,意思是说,技艺的精进使他达到了行云流水的状态,他从日常工作中获得了自由和解脱。
加拿大学者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的著作《Trying
Not
to
Try:The
Art
and
Science
of
Spontaneity》,中文可以翻译成:《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解释庄子的“无为”思想,解释庄子所说的自由和逍遥。
美国汉学家梅维恒(VictorH.Mair)把《庄子》译向英语世界,在序言里坦承自己主要是把《庄子》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而非哲学作品来译的。
美国汉学家伯顿·沃森(Burton
Watson)称《庄子》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诗篇之一。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史记》中记载的关于庄子的故事。
17.《哈佛中国哲学课》中,认为如何才能获得自由和解脱?
18.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词。
(1)使使厚币迎之___________
(2)庄周笑谓楚使者曰_____
(3)怒而飞__________
(4)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
19.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我
决
起
而
飞
抢
榆
枋
而
止
时
则
不
至
而
控
于
地
而
已
矣
20.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亟去
去以六月息者也
B.楚威王闻庄周贤
闻之,欣然规往
C.养食之数岁
乃记之而去
D.虽欲为孤豚
故虽有名马
21.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原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2.《北冥有鱼》中,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3.(评论一
)中加点的两个“笑”一样吗?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为什么?
24.有人把《庄子》当文学作品读,有人把《庄子》当哲学读。有人读出了自由和逍遥,有人读出了宏大和进取,还有人读出了“一锅心灵鸡汤”。古今中外,许许多多人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着庄子及《庄子》,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庄子·逍遥游》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中的“鲲”是庄子想象出来的一种水中大鱼。2017年11月3日,一艘以“天鲲”为名的大船从中国江苏启东缓缓下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国之重器。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对“天鲲号”的诗意描述。那么,“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呢?
③“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它不仅身躯庞大,而且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该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显示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管理能效以及智能自动挖泥的情况,实现疏浚挖工过程中重要设备在不同的施工模式下进行的自动控制。
④“天鲲号”上装有锋利的绞刀,绞刀电机额定功率为6600千瓦,最大功率可达9900千瓦。研究人员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给它配置了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中类型的绞刀,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简而言之,“天鲲号”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
⑤“天鲲号”装备强大,效率惊人。“天鲲号”配备了亚洲最
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和国际
最先进的
自动控制系统。它的挖掘深度在6米至35米之间,最远运送距离达到了1.5万米。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换算过来,“天鲲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便能用挖掘机填满整座“水立方”体育馆。
⑥“天鲲号”不仅能力超凡,而且用途广泛。作为中国现代疏浚行业中的“超级战舰”,“天鲲号”有着“填海造陆神器”的美称。填海造陆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某些地区紧张的人地矛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天鲲号”在建设港口、疏通河道、治理污染等方面,也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⑦“天鲲号”的诞生,是我国疏浚史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融合的里程碑。近日,“天鲲号”即将出海试航,这意味着疏浚领域的“大国重器”将会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天鲲号”的填海造陆能力超越现役亚洲第一的“天鲸号也将”,成为新一代建设中国海疆、共筑中国梦的国之重器。
(作者苏齐,文章有删改)
2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
26.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2)阅读全文,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八、课内阅读
27.阅读《北冥有鱼》,回答下列问题。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化而为鸟(
)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④其正色邪(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北冥有鱼(
)
②志怪者也(
)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
)
④野马也(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九、对比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节选自《庄子·這遥游》)
(注)①穷发:穷,尽;发,草木,植被。指不毛之地,沙漠。
2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化而为鸟化:
(2)怒而飞怒:
(3)天池也天池:
(4)其广数千里广:
(5)未有知其修者修:
2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30.(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于飞到“南冥”,其目的是
31.你从鲲鹏身上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②也。及其得柘棘枳枸③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①柟豫章:都是端直好木。②眄睨:斜视。③柘棘枳枸:都是有刺的小树。
3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北冥有鱼____
(2)志怪者也____
(3)野马也,尘埃也____
(4)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____
(5)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____
3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未足以逞其能也。
34.(甲)(乙)两文段都寓理于事,共同表达了______的观点。
35.(甲)(乙)两个文段在塑造形象时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二)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①,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②,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④之滫⑤,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节选自《荀于·劝学》)
[注释]①射干: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②涅(niè):可制黑色染料的矾石。③槐:香草名,汉叫白芷,开白花,味香。④渐:浸。⑤滫(xiù):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3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名:其名为鹏
故虽有名马
B.知:不知其几千里也
人不知而不愠
C.远: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香远益清
D.下:其视下也
下见小潭
3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8.《庄子》作品想象雄奇瑰丽,结合语段(一)具体内容,分析本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39.分析语段(一)(二)是如何深入浅出地阐述作者观点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二)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②睫:眼毛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4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
庄
跻
为
盗
于
境
内
而
吏
不
能
禁
此
政
之
乱
也。
4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千里称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王之伐越,何也
C.化而为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D.不知其几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42.把文段(一)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3.文中所写的“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44.文段(―)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文段(二)记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二则》)
(二)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②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③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已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宗元《蝜蝂传》)
注:①蝜蝂(fùbǎn):寓言中说的一种好负重物的小虫。②卬(áng):同“昂”,仰,抬头。③踬(zhì)仆: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
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
是鸟也
亦若是则已矣
B.去
去从六月息者也
乃记之而去
C.志
志怪者也
处处志之
D.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6.将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7.语段(一)中作者为什么极言鹏鸟之大呢?其用意是什么?
48.两个语段都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高官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稍长,使之牧。儿出即出,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哮吼以角触门。儿父出视,即掉头回旧路。知必有变,尽力追之。至野外,则儿已破颅死,又一人横卧道左,腹裂肠出,枣棍弃于地。审视,乃三果庄盗牛者(三果庄,回民所聚,沧州盗薮°也)。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又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惟路逢白马,必立而注视,鞭策不肯前。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衔勒不能止。后与原主谈及,原主曰:“是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是马也亦有人心焉。
(注释)①薮(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②触:抵、顶,③李盛庭:人名
4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出三处)
高
官
农
家
畜
一
牛
其
子
幼
时
日
与
牛
嬉
戏
攀
角
捋
尾
皆
不
动。
5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志怪者也
志: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③牛或嗅儿顶
或:
④鞭策不肯前
策:
5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焉”字与“是牛也有人心焉”中的“焉”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C.是马也亦有人心焉
D.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5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是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
53.读完(乙)文,你有何感悟?
十、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钓于濮水
《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①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②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③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境内:楚国的国事。②笥:装经籍、史书的箱子。③往:回去。
5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_______________)
(2)庄子持竿不顾(____________)
(3)宁生而曳尾涂中(_____________)
(4)吾将曳尾于涂中(______________)
55.用“/”标出下面合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吾
闻
楚
有
神
龟
56.翻译下列句子。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2)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57.庄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两位大夫的?
58.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59.庄子的这种人生态度你是否赞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木与雁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①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②?”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日:“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回:“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释)①竖子;童仆。雁;鹅。古人认为,将由原驯化成,故亦称鹅为雁。②奚杀:杀哪一只。
6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甲)(乙)两文中的不同意思。
(1)便舍船,从口入(________________)
(2)舍于故人之家(__________________)
61.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文中哪句话表明了庄子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思想?
参考答案
1.答案
周
战国
道
逍遥游
秋水
【详解】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2.(1)①
(2)⑤
(3)举例子
⑥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标点的运用。第①句的句号应该移至引号内。(2)分析语病。“都普遍”成分赘余,去掉“都”或“普遍”均可。(3)考查说明方法。“如咸阳,其地在九嵕(zōng)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称为咸阳”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就是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之一。此句可放在第⑥句末。正好可以说明“古人大多都普遍选阳地建城”这一观点。
3.(1)①
sū
②
极
(2)【甲】A
【乙】B
(3)A
【详解】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酥软”:柔腻松软;软弱无力。读“sū
ruǎn”,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极”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极其”:特别;非常。注意据义定形。
(2)认定:认可确定;打定主意。判定:判别断定;裁定。这里是确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所以选“认定”。“而且”:“肯定了再肯定”的递进。“况且”:在已经提出一个理由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追加一个理由。“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是一种“肯定”,“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是“再肯定”,所以选“而且”。故【甲】A
;【乙】B。
(3)这道题是从逻辑角度来考查的。从逻辑分类看,“雪白”“莹润”应放在一起说,来说明其色泽特点,这样答案即可确定为A。
4.(míng)
(kūn)
(xǐ)
(tuán)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鲲”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5.C
【详解】
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C错误,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D项中: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不能读三声。
7.A
【详解】
A.《北冥有鱼》作者是庄子。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式微》并未运用赋、比、兴手法,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A.《社戏》是小说,选自《呐喊》;
B.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
10.C
【详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所以选项“它本属于说明性文体”错。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项表述有误。《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
12.C
【详解】
“伉俪”指的是夫妻,不是指朋友。故选C。
13.3.75亿年前的远古“美人鱼”的发现,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就是从海里上岸的,再次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或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错)。(意对即可)
【详解】
这道题考查的是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了的新语段。其具体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这道题在压缩提炼时,先确定事实: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远古生物“美人鱼”;再概括提炼它的意义:说明了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就是从海里上岸的,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14.示例1:这一做法很好。教学本就是学校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检查作业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而不是检查作业并签字;孩子应该自觉学习,养成好习惯,靠家长签名不能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示例2:这一做法并不妥当。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责任;在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家长不能缺失;家长签名有利于督促孩子更好地学习,还可以多一个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详解】
考查针对现象谈看法。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解答时选取一个角度即可,不可面面俱到,解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利弊来回答。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如,这事不能一概而论。学校不能忽视家长的监督,但也不能一味要家长检查,从而伤害孩子的自主性。学校、家长、学生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该做的事。
15.(1)C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解析】
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小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仔细欣赏这两幅作品,然后比较分析四个选项,判断正误。C项表述错误,“逍”字最后一笔上挑过多不是错误,而是书法形体上的美和精髓的体现。第(2)小题考查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句要求填写下句的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6.庄子不仕。(意对即可)
17.在平常事中持之以恒地练习,磨炼自己,提高自己,达到无需刻意努力的状态。
18.
(1)使臣,使者
(2)对……说(告诉)
(3)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4)气息,这里指风。(意对即可)
19.我
决
起
而
飞
/抢
榆
枋
而
止/
时
则
不
至
/而
控
于
地
而
已
矣
20.C
2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2.庄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来写鹏的形象。“不知其几里”“其翼若垂天之云”极言鹏之大。“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极言飞得高远,塑造了“鹏”高大雄伟的形象。(自己的话概括也可)
23.两个“笑”类似,都是嘲笑的意思。可以用不屑、疑惑、轻蔑的语气来读。蜩与学鸠觉得自己想飞就飞,想落地就歇一歇,根本不认为有九万里高空向南飞的必要。斥鴳认为自己翻飞在蓬蒿之间,很有意思,不明白飞去南冥有什么意义。
24.示例:我认为,读庄子及《庄子》不必拘泥哪种方式,可以广泛了解各种不同的意见。我们学习《北冥有鱼》时,可以去欣赏庄子瑰丽的想象,随着他的想象去感受鲲鹏广大的世界。同时,《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段不离篇,课后可以全文阅读,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此外,也可以多了解古今中外不同的解读,从材料里让我感受到了李白的汪洋恣意,也感受到吃瓜群众的自足,还了解了国外学者对庄子的研究成果。如此广泛地阅读,可以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庄子及《庄子》,也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分析】
16.
考查对文言文中故事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一般形式为: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选文中,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由此可概括为庄子终身不仕。
17.
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阅读“国际视角”部分,根据《哈佛中国哲学课》中所举庖丁解牛的例子理解自由和解脱。“庖丁解牛的工作起初是很乏味无聊的,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技巧越来越熟”,“游刃有余地把握刀口的走向,从而获得了一种自由的境界”,“庖丁不是通过扔下厨刀、去街头跳舞的方式去获得自由,也不是靠着工作日拼命工作、到了周末狂欢的方式获得自由,他的自由恰恰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来的”,根据以上语句理解真正的自由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来的,在长期的坚持,磨练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无需刻意努力的状态。
18.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使,一词多义,名词,使者;怒,古今异义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息,古今异义词,气息,这里指风。
19.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意思是: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故断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20.
考查一词多义。
A.离开/离开;
B.听说/听说;
C.代词,它,这里指牺牛/代词,指小石潭这里的景色;
D.即使/即使;
故选C。
21.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22.
考查对文学形象的把握。阅读《北冥有鱼》,找到对“鹏”描写的句子体会其形象特征。“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鹏极大的外形特征;“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大鹏飞得及其高远,景象雄奇壮观,由此分析,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塑造了鹏高大雄伟的形象。
23.
考查对文言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朗读语气的把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意思是: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意思是: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根据对句子内容的翻译可知,两个“笑”都是表示讥笑,嘲笑的意思。在朗读时应该用轻蔑不解的语气读。根据内容的理解决定朗读的语气。蜩、学鸠和斥鴳不理解大鹏飞到南冥的意图和志向,蜩与学鸠认为自己想飞就飞,想落地就落地,很自由幸福,为什么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呢,斥鴳认为自己一跳就飞起来,虽然飞不高,但在蓬蒿丛中盘旋,也很自由快乐,也不理解大鹏为什么要飞九万里到南海。
24.
考查对文学的个性化阅读。此题开放,答案不唯一。对庄子及《庄子》的解读角度和方式有很多,我们无需拘泥某种方式。博采众长,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材料中李白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到做人应该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王世贞、冯友兰、吃瓜群众的解读使我们明白活在当下,有自己的小确幸。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了解到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可以从文学角度解读,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想象奇特,运用大量的夸张,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塑造了大鹏形象,富有传奇色彩。也可从哲学角度赏析,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飞往南溟,这是一幅壮观的景象,在振翼的同时探索着宇宙的浩阔,猜测着这天地到底有没有尽头;从天上望地下,那苍苍的颜色是不是天地的正色。这是一种十分愉悦的逍遥,然而这种逍遥受到了自然物质条件的束缚,受水和大风的制约,是相对的逍遥。由此领悟到: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一切顺乎自然,超脱现实。
【点睛】
参考翻译:
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很多钱,并请他做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之利太重了,宰相之位太尊贵了。你难道没看见那祭祀时的牛么?饲养它好几年,还给他穿绣了花的衣服,等到将它拿到太庙来祭神的时候,那牛即便要想做个孤独的小猪,难道可能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不要污辱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哩!
(司马迁《史记》)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北冥有鱼》)
【评论一】
: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25.示例:①外形庞大,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②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③装备强大,效率惊人;④用途广泛。
26.(1)示例: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天鲲号”的长度、型宽以及型深等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它外形庞大,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2)围绕简洁准确
科学严谨来分析
【解析】
2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文意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第3段“它不仅身躯庞大,而且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得出第一个答案要点外形庞大,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根据原文第4段“‘天鲲号’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得出第二个答案要点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根据原文第5段“‘天鲲号’装备强大,效率惊人”得出第三个答案要点装备强大,效率惊人;根据原文第6段“‘天鲲号’不仅能力超凡,而且用途广泛”得出第四个答案要点用途广泛。
26.(1)此题考查“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句中“140、27.8、9”等一系列数字可以轻易地判断出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表达作用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它“身躯庞大”“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2)题干要求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准确性,举一例分析即可。如第5段“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
6000
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
1.5
万米
之外”中的“大约”是“左右”的意思,表示估计。说明了“天鲲号”
能在一小时内将
6000
立方米左右的海水、
碎石、
泥沙混合物送到
1.5
万米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睛】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王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师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概括转换。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名词概念出发,要求考生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的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要求考生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概念和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27.(1)①wéi
②xǐ
③tuán
④yé
(2)①同“溟”,海。
②怪异
③气息,这里指风。
④山野中的雾气
(3)①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②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4)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字音。“为”在这里是“成为”的意思,所以读“wéi”;“抟”是一个生字,要注意读音;“邪”是一个通假字,同“耶”,读“yé”。
(2)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北冥有鱼”翻译为“北海里有一条鱼”,“冥”同“溟”,意思是“海”。“志怪者也”翻译为“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怪”意思是“怪异”。“去以六月息者也”翻译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息”意思是“气息,这里指风”。“野马也”翻译为“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野马”指山野中的雾气。
(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句中的“怒”意思是“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若”意思是“好像”。(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句中“是”意思是“这”,“海运”意思是“海水运动”,“徙”意思是“迁移”。据此翻译即可。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形象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形象特点即可。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以看出鹏体型巨大;“水击三千里”可以看出它力气大;“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说明它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8.(1)变化(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天然形成的水池(4)这里指宽(5)长
29.(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2)(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0.风力(外力);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
31.(1)人应有执着的信念。(2)人要有雄伟的气魄。(3)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分析】
28.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修”是“长”的意思;“怒”是古今异义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的意思。
2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是(这)、徙(迁徙)、于(到)”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背(脊背)、若(好像)、垂(悬挂)”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乙两文所述的鲲鹏,借助于“风力(外物)”飞到“南冥”,其目的是表达想要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3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自己得到的人生启示。可依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从“事物相依”的角度来谈,也可以依据“鲲鹏”从“远大理想”等角度来谈启示。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乙】穷发(沙漠)的北边有叫冥海的地方,叫做天池。有一种鱼,它身宽数千里,不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象垂到天边的云。舞动翅膀飞翔就象羊角似的旋转垂直上飞就有九万里,在云(和大气)层之上,背靠着青天,然后准备南飞,要到南冥(南海)去。
32.
(1)同“溟”,海
(2)记载
(3)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4)称王
(5)等到
33.(1)(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时),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不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
34.万物的活动是有所凭借的。(意思对即可)
35.【甲】文段在塑造大鹏鸟的形象时,运用了比喻、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乙】文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刻画了腾猿的形象。
【分析】
32.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冥”是通假字,同“溟”,海;“野马”指“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意思: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翼,翅膀;若,好像;足,足够,充分;逞:展示。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3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故事主旨的理解。故事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甲文通过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景象,表达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依附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才能活动的观点。乙文通过腾猿生活环境变化导致的形象变化,说明每样东西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在某些场合是适应的,某些场合是不适应的,所以要善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条件。比较分析可知,两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万物的活动是要有所凭借。
35.本题考查文言文比较阅读。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意思,分析写法上的不同之处。甲文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结合大胆的想象塑造了鹏鸟的形象,从而说明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依附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才能活动的观点。乙文则通过腾猿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形象的变化的对比,说明外部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据此分析比较作答即可。
选自《庄子》
作者:庄子
年代:战国
参考译文:
(甲)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乙)大王难道没有看见过那跳跃的猿猴吗?它们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乔木的树林里,抓住藤蔓似的小树枝自由自在地跳跃而称王称霸,即使是神箭手羿和蓬蒙也不敢小看它们。等到它们生活在柘、棘、枳、枸等有刺的灌木丛中,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时地左顾右盼,内心震颤恐惧发抖,这并不是筋骨紧缩有了变化而不再灵活,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很不方便,不能充分施展它们的才能呀。
36.D
37.大鹏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8.①用想象虚构奇特动物。一种本为鱼的鲲,神奇变化为鸟,名为鹏;
②用夸张想象奇特形态。鲲鹏的形体巨大到不知几千里,展开的双翅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大鹏鸟迁徙到南冥时振翼拍水高达几千里,能飞上几万里高空;
③用想象表现意境。想象鲲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意境开阔邈远。
39.语段(一)设喻说理,以鲲鹏随海水运动、大风迁徙至南海为喻,说明万物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性的道理。语段(二)类比说理,用射干、飞蓬、兰槐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显示不同特性,说明君子居住一定选择良好环境,交游一定接近有德才的人的道理。
【详解】
1.A.名字/名贵;
B.知道/了解;
C.辽远/远播;
D.都是名词作状语,向下;
故选D。
2.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徙,迁移;水击,击水,拍打水面;抟,盘旋飞翔。
3.考查对庄子作品特点分析。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文段(一)的鹏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文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4.考查对语段如何阐述观点的分析。语段(一)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为喻,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语段(二)荀子的文章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先写射干、飞蓬、兰槐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显示不同特性,得出结论“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这是类比推理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点睛】
译文
语段(一),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语段(二),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40.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41.D
4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3.“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44.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认识他人容易,认识自己是艰难的。人贵有自知之明。
【分析】
40.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楚国的大盗在境内偷盗,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41.A.凭借/因为;
B.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表承接/表转折;
D.都是作代词;
故选D。
4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苍苍”,深蓝;“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语气词,呢。
4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台语境分析作答。这里的“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奔马,故名“野马”。“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原句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意思是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要动起来,必然要有所凭借,“野马”“尘埃”形成的景象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的。据此意在表明世间万物都是有所恃的,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4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是说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大风的力量才能达到,“逍遥”要有所依凭,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乙文,庄子运用自己的眼晴只看见远处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眉毛为喻,劝谏楚庄王不要讨伐越国,需要整治内政。这个故事强调的是每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要做到有自知之明。
【点睛】
译文
甲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天地间的尘雾,都是生物呼吸不断而起。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文,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担忧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楚国的大盗在境内偷盗,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就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智。”
45.B
46.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翼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47.作者极言鹏鸟之大是为了和下文渺小的野马、尘埃形成对比,突出事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凭借的道理。
48.语段(一)借大鹏“海运则将徙”,“野马”“尘埃”凭借气息吹拂,来说明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凭借,都有局限的道理。语段(二)借蝜蝂善负物、喜爬高来比喻腐败官僚的贪婪,讽刺了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至死不悟,说明了要知足常乐的道理。
【分析】
45.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是:这个/这样;
B.去:离开;
C.志:记载/做标记;
D.息:风/气息;
故选B。
46.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怒,古今异义,古义为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翼,翅膀;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47.
本题考查对比手法。材料的运用往往是与其他材料形成烘托或对比的关系。“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言鹏鸟之大,与下文小小的“野马”“尘埃”形成鲜明对比,由“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知,突出了事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凭借的道理。
48.
本题考查设喻说理的写法。设喻说理是借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暗示、类比,说明某一事理,表述某一主张的富有机智幽默情趣比较婉曲的语言表达方式。甲文,通过大鹏与“野马”“尘埃”的对比,阐述了无论是小小的云雾之气、空中游尘,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它们都是有所凭借的,以此阐述了事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凭借的道理。乙文,先描写小虫蝜蝂的生态,突出善负物、喜爬高的两个特性;然后笔锋一转,将“今世之嗜取者”与蝜蝂作比较描写,刻画出他们聚敛资财、贪婪成性、好往上爬、至死不悟的丑态,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腐败官场。以此说明了要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的道理。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乙:蝜蝂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在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仰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体堆积不会散落,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有时人们可怜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体。可是如果它还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如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不放过,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多。等到他们坏了事栽了跟头,有的被贬斥罢官,有的被流放到边远地区,这也够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们仍不肯悔改,成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因而面临着从高处摔下来的危险,看到前人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也不知引以为戒。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义是人,可是智慧却和蝜蝂小虫一样。这也太可悲了!
49.高
官
农
家
畜
一
牛/
其
子
幼
时/
日
与
牛
嬉
戏/
攀
角
捋
尾
皆
不
动。
50.①记载
②气息,这里指风
③有时
④鞭打、鞭策(用马鞭驱赶)
51.B
52.(1)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2)这匹马本来是白马生的,经常要寻找它的母亲。
53.示例:牛马这些兽类都如此重情重义,作为人类的我们更应该做到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解析】
49.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高官的农民家里养一头牛,他儿子小时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牛都不乱动。故句子划分为:高官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
50.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志:记载。息:气息,这里指风。或:有时。词类活用词,策名词作动词,鞭打。
51.A.语气词,啊。
B.与例句都是: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的意思。
C.语气助词。放在句末。没有具体意义。
D.语气助词。放在句末。没有具体意义。
故选B。
5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其,指代大鹏鸟。下:往下。视:看。亦:也。是:这样。时时:经常。觅:寻找。
53.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根据“是马也,亦有人心焉。”牛马都有人心,你对它们好,它们也会对你好,启示人们要像牛马做到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点睛】
译文
甲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乙文,高官的农民家里养一头牛,他儿子小时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牛都不乱动。有时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舐孩子的手,孩子也不怕。孩子长大了一些,家里便叫孩子去放牛。孩子出门,牛跟着出门;孩子回家,牛跟着回家;孩子走,牛就走;孩子停,牛就停;孩子睡下,牛就躺在旁边。这样子有几年了,有一天,孩子去放牛。忽然那头牛飞奔回家,牛头牛颈都沾满鲜血,又跳又叫,还用牛角撞门。孩子的父亲出来看时,牛又回头向原路跑去。孩子父亲知道一定出事了,就极力追赶。到了野外,看见孩子脑袋破裂死了。又有一个人横卧在路边,肚子开裂,肠子流出来,一根枣木棍丢在地上。仔细一看,原来是三果庄的偷牛贼。(三果庄是回民聚居的地方,是沧州的强盗窝。)孩子父亲这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死,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有人的心肠的。还有一个西北商人李盛庭,买来一匹马,十分驯良。只是在路上碰到白马,一定站下来仔细看,鞭打也不肯前进。或者远望见有白马,一定飞跑过去追上,硬拉马缰也控制不住。后来和这匹马原来主人讲到这件事,原来的主人说:“这匹马本来是白马生的,经常要寻找它的母亲。”这匹马,也是有人的心肠的。
54.
派
回头看
拖着
泥,泥巴
55.吾闻/楚有神龟
56.(1)楚王派两位大臣先行前往(传达他的意思)。
(2)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
57.他以楚国神龟的例子作比,形象地说明自己不愿入世的思想,很有说服力。
58.他是一个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人。
59.示例一:我赞同。官场危险又黑暗,且常身不由己,倒不如自己不问世事,做闲云野鹤更逍遥自在。
示例二:我不赞同。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样,只顾自己快乐、自在地生活,那社会还怎么发展呢?我觉得有才华的人,就应该积极人世,做一个好官,为百姓谋福利,推动社会的进步才对。
【分析】
54.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涂”:泥,泥巴。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5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吾闻/楚有神龟。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5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使(派)”“先(先行)”“宁(宁愿)”“贵(显示尊贵)”等字词的翻译。
57.文言文对重要信息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庄子以楚国神龟的例子作比,形象地说明自己不愿人世的思想,很有说服力。运用类比说理,这也是庄子常用的艺术手段之一。
58.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庄子谢绝做官这件事来分析,就能看出他是一个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人。
59.本题考查发散思维。鼓励有创意,又要合理,即合乎要求。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结合原文作答)。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文来断定答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如果赞同,可结合官场的黑暗和人生对自由的追求回答;如果不赞同,可结合做官应为百姓和社会服务来回答。可举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参考译文: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两位大臣先行前往(传达他的意思),说:“(楚王)愿用国内政事劳累您!
”庄子手持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巾饰覆盖着它,用竹箱装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而为了留下骨骸来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
”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60.
(1)舍弃,丢下
(2)住宿
61.伐木的人在它旁边休息却不砍伐它。
62.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解析】
60.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舍于故人之家”中的“舍”:住宿。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便舍船,从口入”中的“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舍弃,丢下”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6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止”:停止,休息。“取”:伐取,砍伐。还有“伐木者止(于)其旁”省略句的翻译。
62.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表明了庄子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思想的语句可从文中直接提取“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作为答案。
【点睛】
译文: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