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读“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地和扩散示意图”,回答1~2题。
1.乙地比丙地种植天然橡胶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降水丰富
B.地势较高
C.灾害天气少
D.肥沃的紫色土
2.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 B.国家政策
C.市场需求 D.科技发展
近日,一位民工展示在海南琼海大棚里长成的西瓜。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又进军琼海,在嘉积镇的水田里征地3 700亩种植反季节西瓜。据了解,水田种西瓜在琼海还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见,种植仅一个月的西瓜现已经结出碗口大的果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决定该公司到琼海种植大棚水田西瓜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市场 D.交通
4.北京市民能吃到新鲜的来自该公司西瓜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政策 C.市场 D.交通
宁夏充分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通过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花卉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达5万多亩,其中,大中型花卉生产企业20多家,花卉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5~6题。
5.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6.宁夏与云南相比,发展花卉生产的优势是( )
①较低的生产成本 ②适宜的气候 ③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⑤便利的交通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③④
7.2010年春季,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被网友戏称“蒜你狠”“豆你玩”(价格较高)的现象,这对当季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
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综合题
8.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试分析影响E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
9.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分析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
(1)A处________条件组合好,宜种植以_______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
(2)B处________________条件好,但________资源不丰富,宜发展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旱作农业。
(3)C、D处充分利用具有很大优势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发展畜牧业和________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 等农产品。
(4)E处制约农作物生长的首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形成的特色农业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粮食作物颗粒饱满、质量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从经纬度可以判断乙、丙两地分别位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和珠江三角洲,两地纬度相当、降水都比较丰富,且两地土壤均为红黄壤,而非紫色土,排除A、D;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因此海拔越高越不利于其生长,故排除B。]
2.D [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利用科学技术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
3.C 4.D [市场是决定农产品类型和规模的主导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5.C 6.C [第5题,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第6题,宁夏比云南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更具有低成本优势。]
7.A [本题以网络语言考查“市场”这一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题中所提的现象是指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非正常上涨,这种现象的出现会直接刺激农民扩大这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但不会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因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因此也不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8.(1)气候
(2)A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海拔较C低,热量条件较好;B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多;B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4)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热量相对不足。
解析 (1)据图可知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区位因素是气候条件。(2)由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价上涨,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3)B地热量、降水条件比C地好,主要是B地海拔低和地处迎风坡,地形雨较多。(4)E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要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来答。
9.(1)水、热 水稻
(2)光照、热量 水 小麦、棉花
(3)草场、光照 灌溉(绿洲) 长绒棉、葡萄、哈密瓜(任选两种)
(4)热量不足 河谷农业 昼夜温差大,光照强。
解析 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选择的地域差异。第(1)题,A处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组合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第(2)题,B处为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光热条件较好,适宜旱作农业生产。第(3)题,C、D处属内陆地区,干旱、半干旱为主,多草原、荒漠,光照条件好,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第(4)题,E处为高寒地区,热量不足,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利于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