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轴对称现象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难点;
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 、情境引入、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收集与对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活动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与对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使同学们先对对称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 ,并且初步了解对称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理解学习对称的必要性 。
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从各小组收集的图片中有代表性的选择一些 ,用一体展示 。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对称 。
附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
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理解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三点:(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2)对折;(3)重合。
第三环节 合作学习
做一做: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扎出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纸打开铺平,你会得到什
么图形?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其它的轴对称图形吗?
对于两个平面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说明:(1)“轴对称”是两个图形。
(2)对折 (3)重合
活动目的:通过感官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理解。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展示、讲解亲自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图片,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亲身经历、感受生活中的数据的过程。而且讲解中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图片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事实上,通过对各种图片特点的一个自然感知的过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一些特点,这就为下一环节“合作学习”打下了一些基础。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些练习 ,老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讲解 ,打好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
选一选
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角 B.线段 C.太极图 D.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紫荆花 E.等腰三角形 F.五角星
. 2.
2.观察下面图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 下面的图形你认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5.指出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6.拓展提高:
图形号码 1 2 3 4 5 6 7 …
对称轴条数 ? ? ? ? ? ? ? ………
1. 根据上图填写上表.
2. 请你就正n 边形的对称轴条数做一个猜想.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交流 ,总结本节收获——从实际到理论 。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
实际教学效果: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 ,也再次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和授”的作用。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1.请根据本节所学收集或设计一些简单的,漂亮的轴对称图案 ,在班级后面的墙上展出 。
2.课后练习 。
3.预习和准备下一节课内容
活动目的:增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爱好 ,充分给学生们展示的空间 ,让他们心灵之花得到舒展与开放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