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课时 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课时 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26 20: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课时 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
2.如果甲聚落为已发展形成的城市,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矿产
杭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东起杭州,西至长沙,全长883.25公里,线路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下图为浙江段工程的线路设计,读图回答3~4题。
3.浙江段两方案中,铁道部推荐沿既有线方案,以便节省投资并有更大的客流量,但杭州更倾向考虑中线方案,其原因是中线方案(  )
①有利于与既有浙赣铁路、金温铁路的衔接并发挥整体效益
②对提升杭州西部旅游,对富阳、桐庐、建德三县(市)经济及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 ③可为今后杭州至黄山的铁路建设打下基础 ④沿线地势平坦,工程施工难度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假如选择中线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  )
①水土流失 ②地下水缺乏 ③红色荒漠 ④物种灭绝 ⑤耕地破坏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读“安徽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6.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右图中宁波到福州的沿海铁路已于2009年9月27日建成通车。影响该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城市分布
C.河流 D.资源状况
8.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B.不同的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相同的
C.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可形成城市轴线,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一般不会形成
D.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变化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综合题
9.下图为“某地1950年和2010年的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A、F两地均已形成村镇,其中F地形成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10年该地形成了A、B、C、D、E 5个城市,试分析A、 C成为城市的原因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地没有形成城市,其原因可能是这个地区的公路建设使________运输的重要性下降。
参考答案
1.B 2.A [聚落的外部形态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地形完整、平坦、开阔且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水源充足的地区,村落沿河道延伸,呈带状分布。甲聚落沿河流分布,交通和水资源条件好,利于城市形成。]
3.B 4.D [第3题,本题考查浙江省的地形和铁路线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带来的效益,属于中等难度题。浙赣铁路和金温铁路已连在一起,故①错;中线方案经过浙江西部,可改善浙江西部铁路沿线的交通条件,带动其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杭州到黄山的铁路建设打下基础,故②③对;中线方案经过地区地形比沿既有方案地势变化大,故④错;选B。第4题,本题考查铁路线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属于中等难度题。铁路线建设的过程,要占用耕地并破坏地表,浙江降水丰富,会对铁路沿线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浙江是红壤,水土流失有可能形成红色荒漠,铁路线建设会使生物量减少,但物种灭绝的可能性非常小,故选D。]
5.D 6.A [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形成和分布有重大影响。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商贸活动,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聚落密集区,对交通的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河流不仅具有供水功能,还有运输、军事防御等功能,因此,“沿河设城”在我国古代北方城市也存在。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块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7.B [沿海铁路是我国首条沿着海岸修建的铁路通道。它联起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并以海运和铁路运输的有效对接构建海铁联合的运输链条。城市分布是影响该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8.A [大城市是区域的交通中心,不同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不同的,且城市形成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城市带来的影响较大,城市轴线一般是公路与河流。]
9.(1) 沿河分布
(2)地处河流汇合处,水运便利
(3)交通位置优越,水运和公路运输兼而有之 地处河、海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沿海港口的建设
(4)内河
解析 从图例中可以看出,图中聚落分布的一个共同点是沿河分布,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F地地处河流汇合处,水运便利,形成村镇。形成城市的因素很多,A、C主要是随交通运输的发展而形成。F地没有形成城市,其原因可能是这个地区的公路建设使水运的重要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