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情感目标: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激励目标: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积极互动,分享快乐。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理解“破十法”。
学习准备:课件(例1主题图)。
导学案
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1)总共有 个风车?圈起来 个?还有 个没有圈?
(2)如何计算呢?跟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比较:我的想法是: 组里其他人的想法有:
(4)我们组有 种方法,我最喜欢 种方法。
2.我会做。
(1) 课本第12页“做一做”第1、2、3题。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课前写在卡片上)
9+6=15 ( ) 11—9=4 ( ) 9+3=11 ( )
4+9=13( ) 15—9=6( ) 16—9=7( )
3.当堂测评。
(1)我能行。
8 +( )= 13 8 +( )=16 8 +( )= 15 8 +( )= 12
13—8 =( ) 16 —8 =( ) 7+( )= 15 15—7 =( )
12—6 =( ) 14—9 =( )
(2)比一比,赛一赛。
16—7 = 12—3 = 19—10 = 15—5 = 13—5 =
12—7 = 13—6 = 18—9 = 15—7 = 14—5 =
17—8 = 15—8 = 19—10 = 13—7 = 14—6 =
教学过程:
预习和交流。(5分钟)
老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2页主题图,学生看图完成导学1。
(1)师口述:用虚线圈了 个?剩下 个没有圈?要帮助它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得知道一个最最重要的数据是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应该怎样列式?
(2)你如何计算?和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展示 。(15分钟)
1.各小组分工。(可结合课堂、学生情况灵活调整。)(2分钟)
(1)由第1组一个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展示小明和小红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算式。第8组补充,质疑。
(2)第2、4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展示如何计算:由一人汇报本组的几种计算方法;一人汇报比较和总结:我们组有 种方法,我最喜欢 种方法,因为 。第7组补充、质疑。
(3)其他组倾听,可以补充、质疑。
2.老师分发任务小纸条,并作要求说明。(2分钟)
任务1:先自己独立完成学案1(1),再和组内同学交流。
任务2:每人独自想出1种算法,再和组内同学交流,组长把本组的方法归纳后记下来。
精彩展示。(展示的顺序:第1组——第2组——第4组)(9分钟)
教师精讲点拨。(2分钟)
大家想出多种方法计算这两道题,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先用12中的10减去9,等于1,在把1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12,所以12—9=3,这种方法叫“破十法”。在减法计算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见减想加的方法也很好。如:见12—9等于几?想9加几等于12,那么12—9就等于几。
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6分钟)
学生按要求完成导学问题2、3。(4分钟)
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2分钟)
展示。(8分钟)
各小组分工。(可结合课堂、学生情况灵活调整。)
第5组选2人以投影的方式分别展示“做一做”第1、2题;第1组补充、质疑。
第6组由一人以投影和说的方式展示学案问题2(2);第2组补充、质疑。
第7组由一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案问题3;第3组补充、质疑。
其它组认真倾听,订正学案,并做补充、质疑。
教师精讲点拨。(2分钟)
在做减法计算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破十法”和“见减想加”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算得快就用哪种方法。
当堂测评。(4分钟)
完成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对答案,小组长检查验收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