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9 10: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测试题
一、单选题
1.饸饹面是我国北方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其主要食材为面粉,西红柿,鸡蛋,黄瓜丝,鹌鹑蛋,芝麻,辣椒油。其中鸡蛋中的蛋清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B.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D.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焚烧秸秆
3.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实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铁锅炒菜,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禁止焚烧秸秆,可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D.石墨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4.疫情期间,国家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我们也要加强个人防护,注重营养均衡。下列有关营养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牛奶、米饭、豆腐中含量丰富
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全部可在人体内合成,不需要从外界摄入
D.无机盐和水不属于营养素
5.中原大地盛产小麦,面条是中原人家餐桌上的主食。面条为人们提供的营养素为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6.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98%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的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保存
C.患夜盲症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D.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如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7.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是
A.缺钙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B.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蛋白质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8.能防止龋齿的微量元素是
A.铁
B.锌
C.镁
D.氟
9.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不能饮用
B.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饪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
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10.“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11.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液
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生成单质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1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隙:水蒸气>冰
B.人体中:O>C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2H4D.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H2O2=NH3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置换反应一定生成一种物质
C.含碳元素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在O2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14.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味的猪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烹饪时可加入大量的亚硝酸钠
B.缺少微量元素铁会引起贫血,可食用芹菜进行补充,摄入不足时可适当服用药物
C.每人每天大约需3-5g食盐,其中钠离子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D.为保证人体健康,可以食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纤维素
15.人体缺少某种元素易产生龋齿,该元素是
A.Fe
B.F
C.Zn
D.I
二、填空题
16.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为打火机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火机偶然未打着火时,会闻到一股异味,说明分子具有______的性质.
(2)丁烷(C4H10)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
化合物
B

C
有机物
(3)打火机挡风罩上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蔬菜、粗粮中含有较多纤维素,有助于入体消化。纤维素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
(3)酒精灯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其中的灭火原理是_____。
18.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_____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_____;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19.甲是一个“火山爆发”模型。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C6H8O7)干粉倒入火山模型内,火山模型内没有动静,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火山”就会爆发出来。
(1)在物质分类上,柠檬酸(C6H8O7)属于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自然界中的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表现。高温的岩浆喷出来后凝固,发生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个模拟实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R↑,则R的化学式为___。
(3)这个模拟实验为什么要加水呢?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干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如图乙),立即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没有熄灭。用棉花封住管口,静置约半小时后再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可见,水在本模拟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是三种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B物质的俗名______________。
(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_________。
(3)饼干中常添加C物质,其作用是_______。
(4)写出B物质和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并指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主要从新鲜的水果、蔬菜中获得。小晨想通过测量比较白菜汁和菠菜汁中Vc含量的高低。查阅资料:V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红色褪去。
实验步骤:
(1)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并分别倒入等量的同种高锰酸钾溶液;
(2)用胶头滴管把已经榨取好的白菜汁滴到A试管中。在往A试管中滴加白菜汁时,待滴入5滴白菜汁后,小晨才想起,没有一边滴加一边摇晃一边观察。于是她立即摇晃试管,发现红色未褪去。继续滴加,并按规范操作,滴到第9滴时红色刚好褪去。
(3)为了防止原来的滴管中粘有白菜汁而影响实验结果。小晨用另一支洁净的胶头滴管吸取菠菜汁,按规范操作分别滴加到B试管中,滴到第5滴时,红色褪去。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中,试管A的操作过程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______。
(2)实验的结果是______汁Vc含量较高。
(3)下列做法中,会提高上述蔬菜汁中Vc含量测量的准确度的有______。
A、增加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体积
B、减小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
C、用管口较小的滴管
D、用管口较大的滴管
五、计算题
22.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请回答:
(1)维生素A1属于_____(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维生素A1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维生素A1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写最简整数比)。
2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多少片。
(2)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
g。
参考答案
1.C
2.
B
3.B
4.B
5.D
6.D
7.D
8.D
9.D
10.D
11.D
12.C
13.C
14.B
15.B
16.不断运动
AC
空气或氧气
17.CH4
+
2O2
CO2
+
2H2O
糖类
隔绝氧气
18.糖类
CaF2

Al2O3+N2+3C2AlN+3CO
聚酰亚胺聚合材料
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
19.有机
物理
CO2
使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加快反应速度
20.熟石灰(或消石灰)
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补钙
Ca(OH)2+Na2CO3=2NaOH+CaCO3↓
复分解反应
21.不会
菠菜
AC
22.(1)有机物;(2)286;(3)8:1
23.(1)2
(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