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羊毛
B.塑料
C.水泥
D.不锈钢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PM2.5
3.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钾
C.硝酸钾
D.碳酸氢铵
4.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钾、硝酸钾和草木灰均可用作钾肥
B.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C.(NH4)2SO4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D.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5.经分析知,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这种氮肥中可能混入的杂质是( )
A.NH4HCO3
B.NH4Cl
C.CO(NH2)2
D.(NH4)2SO4
6.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C.丁二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g
D.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
B.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在蒸发溶液时需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液滴飞溅。
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能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
A.废旧电池任意丢弃
B.工业废水浇灌花草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露天焚烧垃圾
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Fe、I、Zn
B.氧化物:Fe2O3、Mg(OH)2、CaCO3
C.合金:生铁、焊锡、黄金
D.合成材料:棉花、蚕丝、聚乙烯
10.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农业生产,可以大量使用
C.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
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11.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活动不能成功的是
A.用灼烧法鉴别纯棉衣物与化纤布料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C.用观察法鉴别食盐水与石灰水
D.用稀硫酸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
12.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A.
B.
C.D.
13.小云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表,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甲烷,酒精,碳酸属于有机物
③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材料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搞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放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烛火一吹就灭是呼出了CO2隔绝空气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是因为混用会降低肥效.
A.A
B.B
C.C
D.D
14.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能够有效预防大脖子病,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补充加碘食盐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达到保鲜的目的
C.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D.食品中缺乏维生素不利于健康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
C.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研磨,有氨气产生
D.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
二、填空题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回答: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______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地热能、潮汐能等。
(2)新能源电池路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如图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铝合金灯壳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的原因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铜丝能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__性。
1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天然气和_____是常见的化石燃料。
(2)随者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増长,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_____(填1种)等。
(3)下列关于能源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适量加入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减少尾气的污染
B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最常见的就是燃料的燃烧
C
将煤块粉碎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充分
D
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不但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4)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可作为柴油替代资源的清洁燃料,可由水煤气生成的合成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_____CH3OCH3+H2O。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根据图服装标签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羊毛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
里料和面料可用燃烧法区别
(2)厨房中食盐里阴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画出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酸、碱或盐)
(3)请设计实验证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
(5)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_作用。
19.经阁铝业是长沙工业强企业,其生产的“经阁”铝型材为国家免检产品.将铝锭在熔炼炉进行熔铸工艺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气成分中可能含有、、、等气体.为了使废气不造成大气污染,该企业使用废气集尘喜功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零污染排放.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废气中能导致空气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
请你设计一实验方案,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除去.你除去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20.已知A、B、C、D、E、F为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六种物质。其中A、B、D通常状况下为气体,B、C、D均为氧化物,E、F含有相同原子团。这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过一步转化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有些反应关系已略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化肥
KNO3
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
NH4NO3、NH4Cl、Na2CO3、CuCl2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分析判断,并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C的水溶液
pH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
(2)过程①的现象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4)无色溶液
E
中一定存在_____种溶质。
(5)该样品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说明理由______。
四、实验题
22.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无论在实验室制取什么气体,在添加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3.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
000
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请回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C
6.D
7.C
8.C
9.A
10.D
11.C
12.B
13.C
14.D
15.D
16.天然气
二氧化硫
太阳能
④
4Al+3O2=2Al2O3
导电
17.石油
太阳能(或风能、地热能等)
ACD
4H2
12:3:8
18.BC
Cl-
Na2CO3
盐
2Al
+
3CuSO4=
Al
2(SO4)3+3Cu
煮沸
乳化
19.、、
(或选或)
将废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则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20.CaCO3
CO2+H2O=H2CO3
21.大于
硝酸钠
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能生成硝酸铵,所以不能确定硝酸铵是否存在
22.检查装置气密性
A
C或D
C(或D)→E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C(或D)→F(或G)
23.(1)酸雨;(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