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课时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学案(湘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商业中心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①______和②______来体现的。
(2)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③________________中心。
(3)商业中心的繁荣,会促进④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别
商业中心 对交通运输要求高,通常位于⑤________________位置,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⑥______的集散
商业网点 多散布于⑦__________或广大乡村,以便于为消费者提供⑧______________服务
3.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1)高速公路建设:使许多商业集聚在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部。
(2)集装箱运输和⑩______________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3)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的出行范围逐步扩大,产生了一些大型的多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4)电子计算机、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右图是“华北平原某村庄的平面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商业网点的特点是( )
A.规模小,数量少
B.规模大,密度小
C.规模小,密度大
D.规模大,数量多
2.A、B两个杂货部A的效益好于B,原因是( )
A.A位于“丁”字路口,B位于“十”字路口
B.A周围的固定居民点明显多于B地
C.A地交通位置好,客货流的流量大于B地
D.A地周围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高于B地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3~5题。
3.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4.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5.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方法技巧练
一、框图法巧记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因素
1.武汉成为全国重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 )
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会处
B.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C.是全国的重点直辖市
D.有便利的河道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方法技巧
二、列表比较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的不同
2.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甲地商业网点特征的叙述,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是( )
A.密度小、规模小
B.组织形式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
C.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D.商业街、商业小区较多
(2)甲地农产品的品质优于乙地,但销售量不如乙地,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
A.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B.农药使用量大
C.交通运输不便
D.商品品牌意识差
方法技巧
位置 组织形式 商品种类 交通 主要作用
商业中心 区域核心 商业街、商业中心 多 便捷,对交通条件要求高 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商业网点 居民区、乡村 若干个商店 少 较差,对交通条件要求低 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人流 ②物流 ③综合服务 ④交通运输业 ⑤区域核心 ⑥人流 ⑦居民区 ⑧日常购物 ⑨高速公路与城市 ⑩现代物流业 购物休闲中心 互联网 组织形式
基础达标练
1.A 2.C [第1题,乡村商业网点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少,密度小。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箭头表示客货流,A地的流动量要大于B。]
3.A 4.B 5.B [本组题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布局。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
方法技巧练
1.D [本题主要考查武汉这个商业城市的形成条件。A项错在“焦枝”上;B项错在“石化”上,C项错在“直辖市”上。]
2.(1)D (2)C [本组题学生易错的原因,一是审题不仔细,第(1)题,要选出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二是不能正确分析产品销售与交通、市场的联系性。第(1)题,甲地为山区,交通不便,商业网点密度较小。第(2)题,甲地受地形条件限制,交通不便,乙地交通便捷,利于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