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说明书(节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药为非处方药??????????????????????????????????????????????????B.?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C.?健康人体内的淀粉酶由胃腺分泌?????????????????????????D.?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2.下列关于急救和安全用药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电话
B.?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
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
D.?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3.我们在药店经常可买到的非处方药简称(??
)
A.?BBC?????????????????????????????????????B.?WTO?????????????????????????????????????C.?OTC?????????????????????????????????????D.?CTO
4.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指压近心端止血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不会腐败变质,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5.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药副作用小,用药时增加剂量可加快病情好转
B.?饭后可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C.?流感患者可以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
D.?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6.如图为一份用药说明。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药为处方药,需处方方可购买?????????????????????????B.?该药为中成药,无任何副作用
C.?为了更快痊愈,可随意加大用药量??????????????????????D.?该说明不完整,缺少功能与主治等信息
7.当你的朋友或家人因病需要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你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
)
A.?适应症??????????????????????????B.?主要成分??????????????????????????C.?生产日期??????????????????????????D.?以上三者都是
8.某人因患肺炎入院冶疗,如果你是主治大夫,不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
A.?详细诊断病情?????????????????????????????????????????????????????B.?科学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C.?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D.?超大剂量使用多种抗生素
9.当你的朋友或家人因病需要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应注意药品的( )
A.?药品名称、适应症、用量
B.?生产日期、有效期
C.?不良反应禁忌、批准文号
D.?A,B,C三项都是
10.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用药知识和急救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B.?在用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疑似药物的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再做两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
D.?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需用止血带扎紧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11.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学知识,你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行为中,需要作出调整的是( )
A.?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抗生素服用越多越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疗效更好
B.?青少年常接触网络,应养成正确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
C.?若吸食摇头丸、K粉、冰毒等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甚至死亡
D.?当受到学业或感情方面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和朋友述说,寻求帮助
12.夏天炎热,时有私自下河塘洗澡者,若遇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落水者时,需要采取心肺复苏的措施,你认为心肺复苏措施的正确顺序是(??
)
①确保呼吸道畅通②人工呼吸③胸外心脏按压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13.夏季是溺水高发季节,若遇到有人因溺水暂时停止呼吸,可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实施急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呼吸利用了呼吸运动的原理?????????????????????????B.?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C.?对患者进行吹气时一般每分钟80次左右??????????????D.?实施急救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14.中学生应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
A.?当遇到煤气中毒的意外事故时,应先关紧煤气阀,开窗通风
B.?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D.?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15.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_____措施实施抢救( )
A.?人工呼吸???????????????????????????B.?测量血压???????????????????????????C.?静脉止血???????????????????????????D.?测量脉搏
16.“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B.?大静脉出血时用手指压迫近心端止血?
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再拨打120呼救?????
D.?非处方药简称OTC,用药之前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17.下列用药方法正确的是(??
)
A.?为使病情早日好转,可加大服用非处方药剂量???????????B.?OTC是非处方药的专用标识
C.?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D.?可以自行改变,不必按医嘱服药
18.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已建立一本“健康存折”。以下生活方式可以作为“健康存款”的是(???
)
A.?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B.?酒精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健康
C.?均衡饮食,营养全面,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D.?用药越多,用药时间越长,疗效就越好
19.如图是在救护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教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抢救措施为心肺复苏、其顺序为“先A后B”
B.?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C.?某人b处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乙图位置止血
D.?在甲图和乙图抢救结束后。要立即打120电话呼救
20.为了检验不同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研究人员将该细菌接种于两个已消毒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上各贴上3张浸有不同抗生素(编号为①、②、③)的无菌滤纸片。加盖后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结果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最佳的抗生素是①
B.?培养皿甲所处的温度太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冻死
C.?与酵母菌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若频繁使用抗生素,会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抗药性
二、综合题
21.新型冠养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________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2)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3)我国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领衔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状肺炎疫苗,已经正式启动临床实验。从免疫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疫苗属于________,受试者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体内产生了________,从而提高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4)有的人为了预防新冠肺炎盲目用药,这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为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在服用药品前,应认真阅读药品标签或________上的各项信息,以了解药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等。
2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波及200多个国家,截至北京时间6月21日16:00左右,全球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6万人,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884万,引起这场瘟疫的病毒称为COVID-19病毒。COVID-19病毒首先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继而破坏人体的心、肝、脾、肾及全身,最后致人死亡,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2020年3月2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全社会的智慧应对应该共同面对,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1)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传染病学上属于________。在结构上COVID-19病毒与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属于________传染病。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
(3)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个人采取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室内常通风的防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适量的增强营养、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4)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________。
(5)某同学为预防新冠肺炎自行购买了莲花清瘟胶囊,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________药。
23.甲型
H1N1
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呕吐和眼睛发红等症状。
(1)引发甲型
H1N1
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学校出现了甲型
H1N1
流感的学生,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很容易造成大面积传染,没有患病并且未曾进行预防接种的学生属于该传染病的________。
(3)对感染了甲型
H1N1
流感的学生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在甲型
H1N1
流感多发季节,对学生密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
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4)接种甲型
H1N1
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重要手段。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
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
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刺激体内________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即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一旦得了甲型
H1N1
流感,应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并可口服板蓝根冲剂。下面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板蓝根颗粒属于________(填中药或西药)。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该药可以直接到药店购买吗?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如果该药生产日期标示为“20180315”,请问现在还能服用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有同学认为此药无毒副作用,为了使病症尽快好转,他按每日
4
次,每次
2
袋服用,请问他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4.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惠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据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监测显示,人冬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处于流感活动的高峰期,我市各校积极应对,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的清扫,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查验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对未按规定完成疫苗接种的学生,通知及时补种;通过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请根据相关叙述及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肌体产生的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是________,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免疫。
(2)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________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________学说来解释。
(3)由于多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4)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病的发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5)流感期间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给健康成人或儿童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对预防流感病毒的有效率可达70%~90%.这些药品包装上通常会印有“OTC”字样,这属于________药。
(6)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非常重要你对健康是怎样理解的?(至少答两条)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考点:食物的消化,安全用药
解答:A.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A正确。
B.服用药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B正确。
C.唾液腺、肠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对淀粉进行消化,C错误。
D.从药品说明可以看出,此药品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
A
考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答:A.
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电话,A正确。
B.
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说明伤及动脉,故应该在伤口的近心端结扎,B错误。
C.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先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C错误。
D.
带有“OTC”标识的非处方药,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能购买,D错误。
分析:(1)药物分类:
药物
不同点
适用范围
处方药(Rx)
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
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
非处方药(OTC)
不需凭处方购买,按说明书服用
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
(
2
)人工呼吸要领:①
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②
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③
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颚,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3)出血和止血:
出血类型
出血时的特点
止血方法
外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呈红色,渗出或像水珠样流出
自行凝固止血
静脉出血
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流出
打120急救,包扎止血,
动脉出血
血液呈鲜红色,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
打120急救,指压止血等
内出血
体内器官出血,不易诊断,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3.
C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CTO(首席技术官)即企业内负责技术的最高负责人。这个名称在1980年代从美国开始时兴。故答案为:C。
分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非处方药就是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依据说明书使用的药物,简称“OTC”。
4.
C
考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答: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正确。
B.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应指压近心端止血,正确。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大量服用抗生素,会是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不利,错误。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再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是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都是成单,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
5.
D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A.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尽管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也不能随意增加剂量,A错误。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而导致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B错误。
C.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而流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C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做到安全用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6.
D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A.具有非处方药标志“OTC”,所以此药是一种非处方药,A错误。
BC.是药三分毒,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要按剂量服用,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BC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该说明不完整,缺少功能与主治等信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7.
D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都有副作用,所以要安全用药,科学用药。
故答案为:D
分析:安全用药:
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基因、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准确的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8.
D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解: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抗生素的品种,合理、适量的服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很多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会打乱体内的微生物群,进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有益细菌与有害细菌到达了平衡人就不会生病),并且会杀灭体内有益菌。
故答案为:D
分析: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生素对敏感性的结果来选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一般情况下对其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二重感染,甚至是延误病情导致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9.
D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药品说明书上有:“药品名称、适应症、用量(防止用错药、过量或不足用药),生产日期、有效期(确认药品在保质期内),不良反应禁忌、批准文号”等内容,故答案为:D项。
分析:安全用药:(1)药物的分类
药物
不同点
适用范围
处方药(Rx)
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
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
非处方药(OTC)
不需凭处方购买,按说明书服用
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
(
2
)安全用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3)了解一些常用药品的名称及作用。
10.
A
考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答:A.发现有人溺水时,如果不会游泳,不能贸然下水,应大喊呼救,错误。
B.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正确。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再做两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正确。
D.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可判断是静脉出血,需用止血带扎紧伤口的远心端止血,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急救措施有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
11.
A
考点:安全用药,调节情绪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答:A.不能滥用抗生素,要根据病情合理用药,A符合题意。
B.青少年不能沉迷网络,应养成正确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B不符合题意。
C.要拒绝毒品,若吸食摇头丸、K粉、冰毒等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甚至死亡,C不符合题意。
D.当受到学业或感情方面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和朋友述说,寻求帮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12.
D
考点:急救常识
解答: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010年国际上将心肺复苏的顺序③胸外心脏按压、①打开患者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②人工呼吸;即:③→①→②。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很多紧急情况下
(如心脏病或溺水),当某人的心跳或呼吸停止了,心肺复苏术
(人工呼吸)
是很有用的救命方法。
13.
C
考点:急救常识
解答:A.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A正确。
B.实施人工呼吸前,应该使被救者仰卧,呼吸道畅通,有利于空气的进入,B正确。
C.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用口对口吹气法实施急救时,每分钟吹气应控制在16﹣18次,C错误。
D.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第一种是最简单易行的。
14.
D
考点:急救常识
解答: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不符合题意。
B.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首先是切断电源,如果找不到电源,就应该用干的木棍将他触电的部分挑开,不符合题意。
C.人晕倒有不同的原因,对于有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晕倒,如果活动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故最好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请专业人员处理和救治,不符合题意。
D.发现有人溺水时,马上打电话报警,寻求警察和救护车的后援,再大声呼救,不能贸然下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15.
A
考点:急救常识
解答: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即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因此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了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人工呼吸实施抢救。
故答案为:A。
分析:
16.
A
考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答:A、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正确。
B、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远心端,错误。
C、当遇到有人突然溺水时,应尽快拨打120电话,再进行人工呼吸抢救,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调节自己的情绪、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紧急电话、呼吸频率、血管的血流特点等知识分析解答。
17.
B
考点:安全用药
解答:A、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用法、用量、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A错误。
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B正确。
C、饭前服的多为健胃药,收敛药,止胃痛药,肠道消炎药,如多酶片,乳酶生,胃舒平,阿托品,四环素等。这些药依各自的作用特点饭前服用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中成药丸剂为使其较快通过胃进入畅道不为食物所阻也宜饭前服;绝大部分药物都在饭后服,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硫酸亚铁,黄连素等宜饭后服以便为胃内事物稀释而减少其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因此二者不可任意选择,C错误。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能自行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8.
C
考点:安全用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A、多喝水,常憋尿,这样不利于肾脏的健康;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这些能促进身体的健康。A不符合题意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B不符合题意
C、每日均衡的吃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早中晚能量比例为: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C符合题意
D、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
19.
D
考点:急救常识
解答:解:A、甲图抢救措施为心肺复苏、其顺序: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故“先A后B”,A正确;
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吹气。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B正确;
C、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血色鲜红,因此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如图乙中,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应该是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即伤口的上方指压止血,C正确;
D、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忘,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20.
C
考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安全用药
解答:解:A.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菌落生长,①处阴影部分最多,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最差,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球菌属于细菌,在环境恶劣时能够形成芽孢而不是冻死,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细胞核,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符合题意;
D.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因为细菌中存在着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异,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会逐渐增强,但本实验不能说明此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观察图乙可知,①处阴影部分最多,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最差;
③处阴影部分最少,
该实验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最佳的抗生素是③。
2、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繁殖的温度条件在6摄氏度至48摄氏度之间。
?
二、综合题
21.
(1)细胞;遗传物质
(2)控制传染源
(3)抗原;抗体;特异性
(4)药品说明书
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
解答:(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故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3)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故从免疫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受试者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抗体,从而提高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由于体内因新冠肺炎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对新冠病毒起作用,故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4)有的人为了预防新冠肺炎盲目用药,这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为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在服用药品前,应认真阅读药品标签或药品说明书上的各项信息,以了解药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等。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①
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处理。(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②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消除各种媒介生物。
③
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等。
22.
(1)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
(2)呼吸道;抗体
(3)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抗生素只能杀死某些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5)非处方
考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传染病的分类
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与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体,其原理是让人在不发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进行消毒、勤洗手、正确的佩戴口罩等措施,目的是阻止病原体感染健康人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适量的增强营养、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抗生素是用来杀死细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新冠肺炎效果不明显。
(5)非处方药的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某些同学自己购买板蓝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非处方药。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23.
(1)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2)易感人群
(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4)失活的;淋巴;蛋白质
(5)中药;有效成分是从植物中获取的;可以;有
OTC(乙类非处方药)标志;不能;已过期;不正确;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应按说明书服用
考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安全用药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因此引发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2)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没有患病并且未曾进行预防接种的学生属于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其中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可能传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因此对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在甲型H1N1流感多发季节,对学生密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抗体(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因此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5)板蓝根,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因此板蓝根颗粒属于中药,判断的依据是:有效成分是从植物中获取的。
非处方药(简称OTC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由于板蓝根颗粒说明书上写有OTC(乙类非处方药)标志,因此该药属于非处方药,可以直接到药店购买。
如果该药生产日期标示为“20180315”(生产于2018年3月15日),由于有效期是两年,因此到考试时间(2020年5月)该药已经过期,因此现在不能服用。
任何药物都具有副作用,该药的使用方法是每日3-4次,每次半袋到一袋,如果用药量过大,那么可能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因此该同学按每日4次,每次2袋服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得的。原因是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应按说明书服用。
分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式、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24.
(1)抗体;特异性
(2)耐药;自然选择
(3)病原体;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
(4)保护易感人群
(5)非处方
(6)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心情等
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生物进化的学说,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答:解:(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是由抗原入侵够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只针对该抗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肌体产生的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是抗体,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耐药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由于多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它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病的发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5)非处方的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某些同学自己购买板蓝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非处方药。(6)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心情等。
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