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平行线》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5.2.1《平行线》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2-26 22: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荷兰国旗
俄罗斯国旗
阿根廷国旗
比利时国旗
数 学 来 源 于 生 活
跑道
屏风
1.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平行用符号“∥”表示。
如图,直线AB和CD是平行线,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若用m、n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直线m与直线n平行,记作m∥n(或n∥m),读作“m平行于n”(或”n平行于m”)。
讨论与探究
1、平行线要求在同一平面内,那么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
的位置关系一共有几种呢?(小组先讨论再实践)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平行与相交两种。
2、平行线的画法:
(1)放
(2)靠
(3)推
(4)画
动手实践
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平行线,看看你能作出吗?能作出几条?
·
A
B
P
结论: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说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叫基本事实,也称为公理,它可以作为以后推理的依据.
如图:三条直线AB、CD、EF。如果AB//EF ,CD//EF,
那么直线AB与CD可能相交吗?
F
E
D
C
B
A
假设AB与CD相交,
设AB与CD相交于P
因为AB//EF,CD//EF
于是过点P就有两条直线AB
CD都与EF平行。
根据平行公理,这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AB与CD不能相交,
只能平行。
P
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几何语言表达:
a//c , c//b(已知)
a//b(平行公理的推论)

c
b
a
由此可见:平行具有传递性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 )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即相交或平行
(3)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
(4)若a//b,b//c,则a 与c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直线l1与l2都经过点P,并且l1//l3,l2//l3,那么l1与l2必须重合,这是因为
B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两条直线与某一直线平行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如图,直线a ∥b,b∥c,c∥d,那么a ∥d吗?为什么?
a
b
c
d
解: 因为 a ∥b,b∥c,
所以 a ∥c (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因为 c∥d,
所以 a ∥d
( )
5、如图,长方体的各棱中,与AA1平行的条数有(  )
A、1  B、2    C、3   D、4
A
B
C
D
A1
B1
C1
D1

6、如果两根铁轨不保持平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7、如图所示,
(1)过BC上任意一点P画AB的平行线交AC于T;
(2)过C画MN//AB;
(3)直线PT,MN是何种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A
B
C
P
(2)过点B画出下列各图形:
①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②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
(3)从上述两小题,你体会到“平行公理”与“垂线的性质”之间有何区别?
l
B
A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1)什么是平行线;
(3)平行线的画法;
(2)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4)平行公理及推论。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