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自测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自测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06:5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自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B.通过手术,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男性精子中的X或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大脑发达
D.使用语言
3.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A.科学的推测
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
C.解剖证据
D.化石证据
4.南京博物馆展出2800年前的西周鸡蛋。网友调侃:提取DNA,孵化西周小鸡,看看它与现代鸡有什么不同?……如图所示为鸡的进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
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C.原鸡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5.原鸡每年产的卵只有8~12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卵鸡每年可产卵二三百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食物不同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生存环境的不同
6.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物种
黑猩猩

果蝇
小麦
差异氨基酸数目
0
12
27
35
A.黑猩猩
B.马
C.果蝇
D.小麦
7.原始大气的成分中含有的气体是(??

A.氧气、氢气、水蒸气
B.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C.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D.氧气、甲烷、二氧化碳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9.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土壤
10.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生存竞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1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A.海洋变成陆地
B.恐龙蛋变成恐龙
C.蝌蚪变成青蛙
D.类人猿变成人
12.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A.上帝创造的
B.由外空间掉下来的
C.原始海洋中的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来的
D.是地球上的物质在短时间形成的
13.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海洋
D.原始天空
1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D.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15.人工选择之所以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16.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A.原始大气
B.现代大气
C.原始海洋
D.现代海洋
17.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①由简单到复杂?
②由低等到高等?
③由自养到异养?
④由水生到陆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
B.长颈鹿的“长颈”是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19.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的实现要通过(

A.生存斗争
B.遗传变异
C.过度繁殖
D.适者生存
2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
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C.自然界的生物要为争夺食物和配偶而斗争
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1.原始大气中不含有(

A.游离氧
B.氨
C.甲烷
D.水蒸气
22.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第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C.原始哺乳类是由原始鸟类进化来的
D.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3.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C.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24.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
25.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

A.陆生脊椎动物
B.陆生无脊椎动物
C.水生脊椎动物
D.水生无脊椎动物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是现在科学家一般认为,生命的起源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特征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下面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和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
?
?
?
?
?
?
?
?
?
?
?
?
?
?
?
??。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4)但有人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因为从陨石中发现了?
?
?
?
?
?
?
?
?
?
?。
27.请辨认图中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回答问题:
(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依赖于
______。
(2)乙属于
______
类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比如,陆地生活需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______。
(3)分辨丙身体后端的标志是
______
;在观察丙的运动时,实验者在丙的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你认为丙会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4)从身体结构角度分析,甲、乙与丙最显著的差异是甲、乙体内具有支撑身体的
______
;从讲进化角度分析,甲、乙、丙最晚出现在进化树上的是
______。
28.资料分析题: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污染区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深色、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其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或__________;浅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在非工业污染区___________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在工业污染区_________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
(3)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的结果。
A.烟熏???B.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C.自然选择
29.关于生命的诞生,我国古代有“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的说法,认为生命可以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学习了有关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后,生物学兴趣小组用探究实验来验证一下“腐肉生蛆”是否科学。(蛆:蝇类的幼虫,由苍蝇卵孵化而来)
(1)提出的问题是:腐肉真的能生蛆吗?
(2)作出的假设是:腐肉能生蛆。
(3)取相同的两烧杯,分别编号甲、乙,并在其中各放入一块各方面都相同的新鲜猪肉。
(4)甲烧杯用纱布封住口,乙烧杯______,然后同时放到有______经常出没的自然环境中,几天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5)实验现象:甲、乙两烧杯内的肉都腐败变质,乙烧杯中有蛆,甲烧杯中
______

(6)作出的假设“腐肉能生蛆”是不成立的。
(7)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______
,导致甲、乙两个烧杯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______
大量繁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1.B
2.B
3.D
4.B
5.C
6.A
7.B
8.B
9.B
10.C
11.D
12.C
13.C
14.B
15.B
16.C
17.C
18.C
19.A
20.D
21.A
22.C
23.D
24.B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2)原始海洋?
氨基酸?
(3)无机小分子?
(4)有机小分子
27.(1)肺和皮肤;
(2)爬行;体表覆盖鱗片;
(3)[②]环带;死亡;丙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涂抹凡士林使其无法呼吸而死亡;
(4)脊椎(或脊柱、骨骼);乙.
28.(1)性状
?
?变异
?
?控制性状的基因
?
?BB
?
Bb
?
bb
(2)浅
?

(3)C
29.(4)不做任何处理;苍蝇;
(5)无蛆;
(7)苍蝇卵;(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