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扫描版
大联考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五)
地理
长郡中学高三地理命题组组稿
(考试范围: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上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面、
,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右图是甲、乙两地夏至日大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回答
1~3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地方时相差12小时,即经度相
差180°。同时,两地昼长之和为24小时,所以两地关于地心
4北京时间
对称。故选A
2.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h的值是
B.43°08
C.46°52
6.5
【解析】播围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昼长和为24小时,说明甲乙纬度相同,分别在南北半球,两地的正
午太阳高度差为4652′
3.下列关于该日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9(C)
A甲、乙两地正午太阳方位相同B乙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D.乙地位于南美洲
【解析】从图中看出,6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表明甲地在南半球,甲地为12点(太阳高度最大时)
时,北京时间大约为4点30分,由此推出甲地的经度大约是127.5W,位于北京的东面。所以选C
4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和“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乙,当全球
气压带、风带位置与C图相符时,下列关于图甲中各地的说法,真实可信的是
伊比利亚半岛气候示意图
大联考地理(长部版)一71
A.A地与B地此时均受⑦影响
BB地此时受②影响
C.此时船舶向东航行并经过C海峡处,顺风逆流
DC海峡处底层洋流的流向与表层洋流一致
【解析】甲田中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是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B地为地中海气候,形成
原固是夏李受副高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乙图中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时,B图表示北半球
两分日时,C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时;C海峡海水表层运动为密度流,总是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即自
西向东流,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即自东向西流,两地流向相反
下图为三处区域的气候分布图(三幅图的比例尺不同),读图回答5-7题
图中对应气候分别相同的一组是
A.甲一③一c,丙一⑤-a
A)
C丁-⑤一e戊一⑥-g
B乙②b,甲一①-
DT-⑥d乙-④-b
【解析】三幅困分别是北美西部、澳大利亚东部、拉美南部。甲地、③地、C地三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乙地、④地、b地三地为地中海气候区;丙地、⑤地、a地三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丁地、d地两地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戊地、g地为高山气候;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区:②地、f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
区;⑥地、e地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亚热带草原气候区。
6.三幅图中出现的气候类型中,在中国也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乙、②③、bef
B丁戊、③⑥、细
(D)
C.丁⑤、e
D.丁戊、②、dg
解析】气候类的分布的考,中国没有热带沙漠气、热带苹原气地中海气候等塑
7.下列关于图中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d处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有为
B①处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地形、东南信风和暖流共同影响的结果
C乙处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D处气候在俄罗斯分布很广泛
【解析】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因受到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的抬升和沿岸暖流的影响而形成热带雨林
右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
示该河段河面在1月和
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大联考地理(长那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