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准备: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39页上的两幅图片。提问:照片上的场,场你在哪里见过?
提问;看着照片上的红线和蓝红,说说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不相交的?
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以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今天我们就研究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
二、教学新课
⒈认识平行线。
⑴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
老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
请学生们打开练习本看一看,练习本上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
追问:长方形两条对边,练习本的两条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⑵提问:长方形对边延长的直线,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书上的两组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追问:再来看一看,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
⑶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⑷辨析:特别注意第2题。
⒉做出平行线
⑴老师演示摆出小棒,请学生照样子摆一摆。提问:这两根小棒平行吗?
⑵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折一折,摆摆,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
⑶请学生分组汇报,演示。
⑷教师演示:将两根小棒摆成异面不相交的直线。
提问;现在这两根小棒不在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直线相交吗?可以说这两根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⑸追问:两根直线平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⒊教学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
⑴画平行线。看书93页图示,教师演示并说明画法。
学生按照老师的样子再画一次。
⑵学生完成试一试。
⑶检验平行线。如果有两条直线或线段,怎样检验它们是不是相互平行呢?教师示范说明。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集体讲解
四、全课小结: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4、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⒈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楚的认识。
⒉ 通过练习以及教材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
3、能利用已经学习得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教学准备:三角尺
量角器
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⒈口算
480÷4
84÷2
46÷3
900÷3
180÷20
270÷90
280÷40
69÷3
75÷5
210÷30
420÷70
720÷80
⒉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⑴出示三幅图,提问:说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关系。
⑵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时,如图(3),我们有可以如何说?如何判断?指出垂足。
⑶提问:图二中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它们有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垂线,一组平行线。
⒊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我们不仅可以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也可以动手折一折。
⑴按图中所示,学生们照样子分别折一折,打开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
⑵自己动手再找一找,折一折。
⑶两条直线相垂直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什么特点?
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练习。
二、操作与运用
1、给一张正方形,做一组平行线,说出你的操作方案。
2、给一张正方形纸,做一组垂线,说出你的操作方案。
3、在大写字母中找出平行线和垂线。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盒垂线。说说操作步骤。思考,如果这一点在已知直线上,你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吗?
5、第五题:指一指,说一说。
6、看看角1和角2是不是在同一个方向?猜一猜,量一量。
7、自来水管在那里?怎样接比较合适?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话的。
8、第八题:在书上按要求操作。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画一画平行四边形。三、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对垂直与平行有了哪些进一步认识?自己阅读你知道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6题,第7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