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二课时)(教案+任务单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二课时)(教案+任务单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12:42:28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统计调查(二)
学科
数学
学段:
七—九学段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
出版社:人教版
出版日期:2016年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复制“课程简介”本节课的知识要素(概念/原理),主要方法,涉及到的某某能力)
本节课学习抽样随机调查的必要性和方法,了解并运用个体、总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会运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全面调查,对全班同学所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全面调查的适用范围,也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调查涉及的人数很多,不方便全面调查,我们需要采用什么样的调查形式呢?今天这节统计调查(二)的学习,会帮助你解决这个疑惑的,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学习吧。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小故事,想一想,通过这两个小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爸爸让儿子去买火柴,并告诉儿子要买最好的火柴.儿子回来高兴的说:“我买了最好的火柴,每一根都能点着.”爸爸疑惑得问:“你怎么知道?”儿子说:“我每根都试过了.”
第二个故事,小猴卖桃,有人问:
“你的桃子甜吗?”小猴说:“当然了,个个甜.”那人问:“你怎么这么肯定?”小猴说:
“我每个都尝过了”.
听完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一定会忍俊不禁,生活中的你们会这样做吗?你们会异口同声的说,不会的。那么你们能告诉我“儿子”和“小猴”他们分别检验火柴和桃子的方法错在哪了呢?是的,试一试,尝一尝是应该的,但他们的错误是“每一根都试过”和“每一个都尝过”,这样就对他们的调查对象造成了破坏性.我们如果用数学知识解释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他们采用的是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会有破坏性,那么用什么方法解能决他们的问题呢?同学们说,可以试一试,尝一尝,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如果这一部分可以,就可以推断全体可以。同学们的建议非常好,当使用全面调查做检验,具有破坏性时,我们就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进行调查.
通过两个小故事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全面调查方法在某些调查中并不可行,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体会样本的代表性.
新课
一、抽样调查概念
在刚才的两个故事中,我们只需要随机抽取火柴或者桃子中的部分进行调查,然后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判断全部的情况,这样既对结果的破坏性是比较小的,又可以推断出全体对象的情况,我们称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叫抽样调查.
从抽样调查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抽样调查具有省时,省力,破坏性小的优点,生活中有很多抽样调查的应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厨师在煮汤时,尝一口就能知道汤的味道,而不需要把整锅汤都喝光才判断出咸淡,这是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同学举例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范围,炮弹杀伤半径测试和火柴能否点燃测试的道理是一样的,一旦经过试验,炮弹也就失去了效用,所以也需要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北京的某天空气质量,涉及面太广不可能把空气都吸收装在一个容器里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一个城市学生身高情况,没必要统计到每个学生的身高;了解外地游客对北京旅游服务行业的满意度,收集到每一个外地游客的看法也是一件又耗时又费力同时参考价值也不是很大的事情.所以当调查对象涉及面较大时,我们也会采用抽样调查,学习了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吧.
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在这个问题中全校学生就是总体,有时候为了强调调查目的,有时也把全校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作为总体.
把每一个学生或者每一个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作为个体.
样本容量过小,样本就不容易具有代表性.将导致抽样误差增大.这时就有同学提建议,我们就多调查一些同学吧,样本越大,是不是对总体的估计越准确呢?
样本容量越大,对总体的估计会越准确,比如取到样本容量为500,那这时你一定会感觉到,此时的抽样调查就失去了优越性,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所以样本容量要取得比例合适才能既省时又省力且具有代表性.我们这个问题可以抽取样本容量100的样本进行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二、抽样方法探究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我们确定了抽样调查作为本次的调查方法,2000名学生是调查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学生是调查个体,抽取样本容量为100的学生组成样本.现在我就在初一年级展开调查,随机抽取100名同学作为样本,这样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吗?
我们可以从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一下如何抽样才合理?想一想,在煮汤的时候,如果厨师觉得味道淡了一些,怎么办?发现再抽取样本之前,需要均匀搅拌,这个过程就是将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这样抽取的样本才具有代表性.类比煮汤的道理你能感悟到我们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抽取样本了吗?
如果在操场随机采访100名同学,同学们觉得合理吗?立马有同学反驳了,说这样抽取的同学偏爱体育的偏多,调查结果会倾向于喜爱体育节目,对总体的结果会产生偏差,这样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看来这是调查场太特殊导致,我们换哪个地方调查能找到更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呢?有同学建议上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意调查100名学生,这样就比较随机,喜欢各种节目的同学都会来上学经过校门口,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那我们如果在图书馆随机采访100名同学合理吗?有同学表示,这样也不合理,因为这样样本会偏爱阅读更多一些.还是特定场所导致个体机会不均等,改变的方式,我们可以用电脑随机的办法,在全校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学生;那么我刚才提出的随机抽取初一年级的100个学生,的抽样方式合理吗?同学们会发现这样的抽样同学年龄比较集中,这样的样本会集中代表初一年级这个年龄同学的特点,而不具有对全校同学的代表性,需要选取每个年级每个班,然后再均匀抽取相同学号的同学,这样抽取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我们称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抽取样本时,要避开特定的地点,集中的年龄群体对个体机会不均衡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通过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合适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样本的数据来估计总体的情况就比较合理了.
由此可见,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而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所以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也是抽样调查的关键步骤.
抽取样本之后我们就要开展样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简单分析的工作了,首先我们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用统计表格进行整理.
三.样本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
下面是某位同学制作的样本容量为100的调查数据统计表.问题
从统计表中你能得到说明喜爱五类节目人数的情况吗?从统计表中,我们能看出喜爱娱乐的同学的同学最多,是38%,其次是喜爱动画节目的占29%,喜爱戏曲节目的最少占5%.
为了更直观的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选择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这是我们抽取的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的扇形统计图,这个样本是从2000名全校学生中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所以样本的数据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因此全校2000名学生对这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用这个扇形统计图来描述,由此估计出来全校喜欢娱乐节目的同学也最多,约占38%.
面我们来总结一些抽样调查的过程.从总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用样本的情况估计总体的情况,从而达到调查目的.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样本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现在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应用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吧.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类比煮汤的道理感悟到我们这个问题如何抽取样本
.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从总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用样本的情况估计总体的情况,从而达到调查目的.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样本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
例题
确定调查目的后的下一步就是调查方式的选择,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范围以及调查对结果的影响,确定适当的调查方式是非常关键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例1,(读题)(1)检验汽车的抗撞击能力的调查有破坏性,所以要采用对结果破坏性小的抽样调查适宜.(2)了解)了解一个班学生的身高情况,涉及的调查对象比较少,适合用全面调查;(3)春节联欢晚会的观众面向全球众多国家,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涉及的调查对象太过于广大,适宜采用抽样调查.(4)企业招聘,每一个录入的员工都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考察每一个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所以要对每一个应聘人员进行面试,应该采用全面调查.从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晰的明确两种调查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能够帮助我们理性的选择调查方式,开展调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全面调查,了解到全面调查具有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的优点,不足之处是花费多、耗时长、有破坏性;因此适用的范围是精确度较高、涉及面较小、事关重大、破坏性较小;而这一节课所学习的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省力的优点,不足之处是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响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所以抽样调查适用范围是涉及面太广、破坏性较大、无法进行全面调查或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抽样调查重要的概念,结合具体调查情境明确这些概念非常重要.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道例题中相关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总体是一批电视机,有时为了强调目的也可以说是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个体是每台电视机,对应的也可以说每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样本是抽取的20台电视机,这个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0,注意在样本容量是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
第二个调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同学们做完了吗?我们来看一下你们写的准确吗?同学们写得都很好,清晰每一个统计概念,可以让你更加科学准确的表达你的调查.
抽样调查的优点就是省力省时,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用样本的数据估计总体的思想是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我们来用这种数学思想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读题)我们分析出130户家庭是总体,20户家庭为样本,要估计总体平均年收入,我们需要先求出样本的平均年收入,通过相加再除20,可以求得20户家庭的平均收入为1.82.这个样本的抽取是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的,样本容量比较适当,样本具有代表型,所以可以用样本的平均收入估计李家庄的家庭平均收入为1.82.
有了李家庄家庭平均年收入的数据,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估计全村年收入了,1.82×130=236.6,
全村年收入是236.6万元,我们可以了解到,得到估计总体的数据常常用于进一步的计算和应用,所以合理的抽取样本,准确的估计出总体的数据是抽样调查关键的步骤,影响重大.
最后,我们再来估计李家庄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百分比,我们仍旧先求出样本中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家庭百分比,我们可以看出一共是13户家庭,注意1.5万元不在超过1.5的范围,所以我们计算百分比就是65%,由简单随机抽样我们就可以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估计李家庄家庭收入超过
1.5万元的百分比65%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它主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二是如何通过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对总体的相应情况作出推断,本题所体现的就是这一重要思想的应用.下面我们通过后面的练习加深应用吧.
(读题)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同学们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是怎么分析的.你确定好本题的总体和样本了吗?1月份电量是总体,5天的用电量是样本,通过计算样本的平均每天用电量为144,估计出1月份平均每天用电量144度,再乘以1月份31天,就可以估计出该校1月份的用电总量为4464度了.
在刚才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看到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调查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辨析一下怎样抽取样本才是简单随机抽样.(读题)调查作业:了解你所在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
小天、小东和小芸三位同学住在同一小区,该小区共有300户家庭,每户家庭人数在2—5之间,这300户家庭的平均人数均为3.4.
小天、小东和小芸各自对该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绘制了统计表.
首先我们看小天的抽样调查统计表.小天的统计表中只有四户家庭,所以他的样本容量是4,要估计总体是300户家庭,这个样本容量太小,我们前面所要学习过,样本容量太小,不能很好的代表总体,因此,小天抽取的样本数据不能很好的反映总体.
小东抽取的样本容量是15,他抽取的家庭人数以3口之家居多,这样的样本和总体一致吗?我们提取的信息中得知,总体家庭平均数是3.4,那么我们计算一下小东抽查的样本平均数是不是和总体平均数接近,就能判断这个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了.经过计算我们发现,小东抽取的家庭平均值约为2.87,这个数据偏离总体家庭平均数3.4.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呢?我们可以看出总体家庭平均数是3.4,所以3口以上的家庭应该比三口一下的家庭要偏多一点,而小东抽取的样本中三口以上的家庭少于三口以下的家庭,与总体的分布不一致,所以他的抽取也不能较好的反映该小区情况.
小芸抽取的样本容量是15,他抽取的家庭人数集中在3口,4口之家居多,这样的样本和总体一致吗?我们提取的信息中得知,总体家庭平均数是3.4,那么我们计算一下小芸抽查的样本平均数是不是和总体平均数接近,就能判断这个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了.经过计算求得小芸抽取家庭人均平均数是3.4,与总体一致,所以小芸的抽样调查能较好的反映该小区用气情况.
从这道题中我们也可以感悟样本数据要与总体数据一致,样本的选取也可以根据总体数据的数值的特点进行分析,抽取与总体数据一致的样本.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独立完成一道巩固练习.同学们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完成的情况.从题目可知,这道题目中,是通过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推断全体对象进行调查的,符合抽样调查的定义,因此是抽样调查.我们还可以得知,总体就是:全校同学,样本是3名同学。这样的调查能较好的反映总体情况吗?就要看这个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抽取的样本容量为3,数量过小,不容易具有代表性反映全校学生的情况.第二这三名同学都是小明身边的同学,身高会比较接近,所以这个样本的选取缺乏代表性,不能较好的反映总体情况.
以抽样调查适用范围是涉及面太广、破坏性较大、无法进行全面调查或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运用统计知识分析数据.
 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它主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二是如何通过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对总体的相应情况作出推断,本题所体现的就是这一重要思想的应用.下面我们通过后面的练习加深应用吧.
 
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调查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辨析一下怎样抽取样本才是简单随机抽样.
感悟样本数据要与总体数据一致,样本的选取也可以根据总体数据的数值的特点进行分析,抽取与总体数据一致的样本.
总结
本节课我们在上一节课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学习了另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适用于涉及面大,需要省时、省力破坏性小的情况,对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我们经历了抽样调查的过程,从探讨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了解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探究学习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即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取的随机性原则,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抽样调查的关键.抽样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通过知识的整体框图可以看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作业
请同学们打开学习任务单,思考任务单上给出的问题,并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调查(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本节课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认识到全面调查是一种适应一定范围的调查方式。在课程中主要培养学生能根据问题获得数据信息和用数据说话的能力。【课上任务】
1.如何收集数据?
2.设计调查问卷都需要注意什么?
3.如何设计统计表格整理数据?怎样利用划计法整理数据?计算百分比?
4.如何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统计图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5.如何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6.如何用折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7.怎样根据数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8.什么是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9.全面调查的流程,如何根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结果培养用数据说话的意识?
【学习疑问】(可选)
10.哪个例题和练习没看明白?
11.哪个环节没弄清楚?
12.有什么困惑?
13.您想向同伴提出什么问题?
14.您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15.没看明白的例题或练习,用自己的话怎么说?
16.全面调查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的联系和顺序?
17.同伴提出的问题,您怎么解决?
【课后作业】
18.作业一品公司的市场调查员将本公司生产的
一种新点心免费给36人品尝,以调查这种点心的甜度是否适中.调查结果如下:
A
太甜
B
稍甜
C
适中
D
稍淡
E
太淡
C
C
C
B
A
D
B
C
C
C
C
C
B
A
D
B
C
C
C
C
C
B
A
D
B
C
C
C
C
C
B
A
D
B
C
C
请用表格整理上面的数据,画出条形图,并推断点心的甜度是否适中.
19.作业2
个人学习感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哪个知识最重要?最有用?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是什么?你还期待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给出作业1的答案及过程)
甜度
划记
频数
A
3
B
7
C
19
D
4
E
3
从上表和条形图可以看出,这种新点心的甜度适中.教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统计调查(一)
学科
数学
学段:
七—九学段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
出版社:人教版
出版日期:2012年8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认识到全面调查是一种适应一定范围的调查方式。在课程中主要培养学生能根据问题获得数据信息和用数据说话的能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大家有没有关注到生活中的统计数据,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例如,某地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达98%,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为9%,某地年人均生活用水量为36m3,
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到的吗?我们又可以通过怎样的形式整理和表述的数据,用这些数据帮助我们了解周围世界的现状和变化规律,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提供依据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决身边的一个问题,感受一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
以学生身边的实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
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
展开调查也是收集数据的过程。为了调查的准确和方向正确,在开始调查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两件事,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什么?想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这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这里除了了解每一个节目的学生人数外,还要体现了五个节目喜爱人数的对比。因此本次调查的目的:要得到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喜爱人数以及所占的百分比。调查的对象是全班学生.
梳理一下我们展开调查的流程,选择调查对象是全班同学,然后确定调查问题是“这五类节目中,你最喜欢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收集数据了,我们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方法收集到数据,法一:通过计数,统计出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喜爱人数的百分比.
法二:制作问卷,收集数据,并整理,统计出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喜爱人数的百分比.
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
比较一下用举手示意的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举手示意的方法优点是简便、快捷,缺点是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多.问卷调查的方法优点是程序规范,被调查的对象可以比较多,缺点是被调查对象少时不够
简便、快捷.根据问卷调查的特点,我们确定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
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中所提问题的设计,——我们的问题是在下面五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欢的是(
),为了方便答写同时也方便统计,问题答案的设计为单选题,并注明只选一个.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可以增加性别选项.
设计好调查问卷可以收集数据,某同学经过调查,得到以下50个数据
“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名同学,例如,统计编号为A的节目按照笔顺的正字的前4画,那么这一项代表的人数就是4,编号为D的节目的问卷结果统计是,三个完整的正字,以及一个正字的前3画,那么对应的人数是18。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就可以划计得到五类电视节目分别喜爱的人数了,最后还不要忘了验证一下,各项的人数之和为50。统计表格还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例如,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同学有4名,就用4除以50再乘100%就得到全班学生对这新闻节目喜爱的百分比占全班同学的8%;同样根据最喜爱体育节目的同学有10名,可求出占全班同学的20%,同样,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数据检查习惯,将各项的百分比加一下,合计得到100%.
经历了收集和整理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统计图表来描述数据.
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
我们可以看出喜爱娱乐节目人数最多18人,其次是喜爱动画的节目15人,体育人数10人,新闻4人和戏曲3人。从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但是,细心的同学们一定发现了条形统计图的局限性了,是的,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反映出统计表中各部分所占百分比,是为了能更直观的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我们还要学习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我们知道,扇形图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画扇形图时,首先按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算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根据算得的各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项目的名称及其相应的百分比.你能根据扇形图描述出全班同学喜爱五类电视节目的情况吗?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喜爱娱乐节目的的同学最多,占总体的36%,依次分别是喜爱动画节目的人数占总体的30%,喜爱体育节目的人数占总体的20%,喜爱新闻节目总体8%,喜爱戏曲的同学最少,占总体的6%.
条形图和扇形图在直观反映统计信息时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通过分析表和图,了解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又被称作普查,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全面调查的例子吗?同学们可能会联想到今天我们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举例调查一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一个班级的调查对象个数少,我们常常采用全面调查。可能还有同学提到了人口普查,从名称上我们就知道这是全面调查,同学们一定会问,全国人口普查那么多人,全面调查多麻烦呀?确实是数量非常庞大,但是精准记录下我们国家每一位公民是以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不能出一点疏漏,也要采用全面调查。由此可见,当对结果要求精准,要关注到每一个调查对象,需要采用全面调查,如飞机检修,火箭发射等
学生通过思考,更加明确完成一件任务首先要明确任务最终的目的.
2.通过对两种全面调查方法的比较,体会在调查过程中方法选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体会到调查问卷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工具,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所设计的由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和说明等组成的一种调查形式.
4.通过制表、划记,让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过程.
5.通过教师绘制扇形图,使学生体会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体的大小.
6.使学生明确三种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
7.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全面调查的步骤.
例题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收集数据时重要的环节,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关于调查问卷设计的题目
例1
小明为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调查问题: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

A
看课外书
B
体育活动
C
看电视
D
踢足球
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修改.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一下,同学们思考好了吗?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答案的设计,问卷答案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四个选项彼此独立,不重不漏。这个调查问卷的选项D踢足球与选项B体育活动内容有从属关系,内容重复,所以不合理.且问题中问的是最喜爱的课余活动,而四个选项列出的只是课余活动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课余活动,比如音乐、艺术、旅行等.也要提供可以选择的选项.
那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吗?
将选项D改为其他,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选项不重不漏.?
通过这道题目的学习,我们又加深了解了调查问卷答案设计时要围绕调查目的,不重不漏的原则.
我们再来看一道巩固练习
?
巩固练习
为获得某地区中小学视力情况的数据,
找出保护视力的措施,小明在调查问卷中,提出了如下问题:
(1)在你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是___________;
(2)你学习时使用的灯具是___________;
(3)你喜欢的服装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这道题目,同学们做完了吗?你认为这个调查问卷提出的3个问题都恰当吗??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获得某地区中小学视力情况的数据,找出保护视力的措施,所以调查问卷问题设计要围绕这个调查目的提出.问题1问的是,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这个问题与保护视力的措施是有关,所以是恰当的.问题2问的是学习时使用的灯具,这个问题也与保护视力的措施是有关,而问题3的问的是,喜欢的服装颜色。这个问题与调查目的相关不大,所以不恰当,可改为“是否躺着看书”等与视力有关的问题.
由此可见调查问卷的设计要围绕调查目的展开,才可以有助于有效的收集到数据?.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在刚才的全面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根据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绘制扇形统计图,同学们需要掌握根据扇形圆心角的大小描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目
例2
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求这个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就是扇形圆心角占整个圆的圆心角的百分比,整个圆的圆心角是360°,所以我们要用216度除以360度,得到百分比为60%,则这个扇形所表示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就是60%.
同学们需要灵活掌握扇形的圆心角和扇形统计图百分比的换算.
巩固练习1:
能够准确阅读扇形统计图中表达的数据信息,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下面我们来完成一道巩固练习.(读题)(1)需要阅读甲校的统计图中信息,从甲校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所占比例高于男生,所以是正确的.(2)需要阅读乙校的统计图信息,乙校男女生比例相同,所以男女生人数一样多,判断是正确的.
(3)和(4)的判断需要比较甲乙两个学校的女生情况,我们从两个图中信息仅可以知道两个学校的女生分别占所在学校的百分比,并不在知道两个学校分别的人数,也无法得知两个学校女生的具体人数,因此无法比较.所以(3)的判断是错误的.而(4)是正确的.
同学们需要明确的是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总体的对比关系,而不能直接反映出数量多少.
巩固练习2:
下面我们再来完成一道巩固练习(读题),这两幅统计图都不完整,图1缺少乘车方式的人数,图2缺少的是步行方式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问题(1)读题,我们看扇形统计图中显示,一共是三种上学方式,其中骑车方式占50%,乘车方式占20%,整个圆代表1,那么方法1就是先计算步行所占百分比,用1减去这两个百分比得到30%,然后再用360°乘以30%就可以求出“步行”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08度了.
同学们还有没其它计算方法呢?有同学建议可以先计算已知百分比的部分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然后再用整个圆的圆心角减去每一部分的圆心角度数.比较两种方法,你更喜欢那种方法呢?从计算简便的角度看第一种方法更简便.
问题(2)是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因为两个统计图的信息都不完整,所以单独看哪个图的信息都不能获知该班的总人数.但是将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你就可以看到骑行方式在条形图中有20人,在扇形图中骑车是占总数的50%,所以我们用相对应的量除以相对应的率就可以求出总数.20÷50%可以求出总数是40.
或者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组数据,在前面中我们已经求出步行占总数百分比是30%,所以用步行的12人除以30%,也可以求出总数是40人.这两组数据计算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就有了充足的信息要来将图1补充完整了.你们都有什么方法计算乘车的人数呢?我们可以用总数40人分别减去骑车和步行的人数得到8人,然后画出乘车的条形图.
有的同学还建议,乘车方式的人数可以通过扇形图提供的百分比计算,用40×20%=8.通过以上解答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条形图和扇形图的合作可以求出总数,而总数的得出又可以让我们获知两个统计图中更多的信息,因此可以说总数常常是同一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桥梁,求解总数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3:
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谓各有所长,在描述数据是,可以根据数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道例题,(读题)这道题目中描述数据的统计图你见过么?同学们都认识,这就是折线统计图,你知道折线统计图在表达数据时的特点吗?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从折线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届的数量,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共获得奖牌数量474枚.除此之外,你还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什么信息呢?我们可以看出从23届到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奖牌数量在曲折中呈总体上升趋势.折线统计图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更利于反映增减的趋势.
请同学们折线图中信息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同学们转换好了吗?我们很容易根据各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数量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由此也可以看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清晰的显示项目数量,但是不如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晰的反映各届变化的趋势.这提示我们在选择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刚刚认识的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他的作用是能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预测增减的趋势.在数据描述的过程中,要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更好的表达数据.下面我们就来完成一道巩固练习,检验一下吧.
同学们做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从6岁到12岁每年一次检查,这样记录的数据突出的是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是比较适合的;(2)目的是反映每一个码数对应的学生人数,突出的是表达对应的人数,所以用条形统计图又清晰又明了.(3)需要比较部分与总体的对比情况,扇形图统计图是最适合的.通过这道练习,我们可以意识到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才能更好的描述数据,实现调查的目的.
掌握调查问卷的规范设计要求
进一步规范调查问卷的规范要求.
进一步用统计图表分析问题.
借助统计图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借助统计图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借助统计图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求解总数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解题思路.
借助统计图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求解总数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解题思路.
在选择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要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更好的表达数据.
总结
本节课我们从:从实际问题从发、经历了全面调查的全过程、学习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我们以调查全班同学们对几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为背景,对全班同学展开了全面调查。由此引出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方法.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才能看出数据分布的规律,我们学习了划记法统计表格整理数据.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全班同学喜爱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我们用条形图和扇形图对数据进行描述,其后的例题中我们又介绍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同学们根据数据描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有学习分析数据的方法,逐步培养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老师提一个小问题,我们今天课上解决全班同学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的调查,因为全班人数比较少,采用大的是全面调查,如果调查时,涉及到的调查对象比较多,或者受到条件限制,不易于做全面调查,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展开调查吗?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期待下一节课的学习。
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课所学知识的架构.
作业
下面是本节课作业
作业会通过学习任务单发送给大家。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打开学习任务单,思考任务单上给出的问题,并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统计调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