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左起:布依族、朝鲜族
左起:瑶族、侗族
左起:回族、藏族
左起:彝族、维吾尔族
左起:苗族、壮族
左起:高山族、满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
民族区域自治 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结合地理知识谈谈我国民族分布概况和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
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友好交往
张骞通西域
唐太宗——天可汗
管辖
汉代:西域都护
元代: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回族形成
清代:设置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等
反抗外来侵略
友好交往
管 辖
反抗外来侵略
各民族在长期
发展中形成了相
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T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
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
上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民族
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哪些优越性?
想一想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各民族发展。
3、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促进民族繁荣。
4、激发各民族热爱祖国和本民族的感情。
面对建国初期各民族闭塞的区域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和当地潜在的自然资源,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想一想
川
藏
公
路
新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这些公路修建于什么时候?
“一五”计划时期
青 藏 铁 路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广西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列为内陆开放城市。
西部大开发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
贵州洪家渡水电站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孔繁森辅导他收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病的藏族老人
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孔繁森的什么精神?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和睦、友好、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教 案 设 计
学校: 福州屏东中学 学科: 历史 教师: 严少欢
教学年级 初二年级
教学课题 第11课 民族团结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 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 四 单元,第 11 课,第 一 课时
自用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用具 幻灯片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实际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学会用史实说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谈话法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还采取提问法、阅读法和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板书民族区域自治原因内容影响各民族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及内容 导入新课(课件演示:歌曲《爱我中华》)通过一套1980年发行的人民币提问学生相关的少数民族名称。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大家看幻灯片上的图片,这是我们国家1980年发行的人民币,这些纸币上的人物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太一样。(学生指出人民币上印刷的是少数民族人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人物服饰猜测其所属民族,导入新课,活跃气氛。)师:大家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都非常细致。这些人民币上印刷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某些成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再提问大家一个问题,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么样。谁知道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进入第一子目)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纷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先来看刚才提到的“民族区域自治。”大家看课本56页。(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定义并划书做笔记。)师:在讲述这个政策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只是竞赛,大家准备好了吗?(组织课堂知识竞赛,活跃气氛。课堂知识竞赛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大,综合考查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知识竞赛问题如下: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2、结合地理知识谈谈我国民族分布概况和特点。3、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4、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5、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师: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 ( http: / / www.5ykj.com / " \o " )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说明优越性呢?大家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讨论并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幻灯片给出答案要点。)师:大家看课本56页第二段最后部分,划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找到相关证据支持这个结论呢?(学生找到课本57页1954年宪法中的相关规定,教师及时点评并说明) 师:我们都知道解放初期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很落后,面对建国初期各民族闭塞的区域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和当地潜在的自然资源,你认为应该怎样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当地经济?(学生根据现实提出不同建议,教师总结并过渡到第二子目)师:大家都积极献策发言,你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热情都很高。实际上我国自建国后长期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各项积极政策的扶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又如何呢?我们接下来看子目二:个民族共同发展,大家看课本57页。其实在前面几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涉及到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了,大家来回忆一下,看谁回放知识的速度最快。(幻灯片出示“一五”计划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改善情况如修建青藏、新藏、川藏公路等,学生很快做出反应。)师:大家先来看课本57页的图片,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讲述少数民族发展现状?可以结合课本例子或者你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57页相关课文并回答,如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师: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和扶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家可以看幻灯片上的内容,这条铁路被称作是“天路”,你们知道是哪条铁路吗?(学生指出是青藏铁路。教师根据时事切入这一方面的内容,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师: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引用相关视频及数据资料说明西藏地区民主改革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党和政府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所作的努力。)师: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用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著名商标说明当地经济的发展,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容易产生共鸣。)师:我们在发展西部经济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长远发展规划,哪位同学知道的?(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时事知识指出西部大开放政策)师: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政策,你们知道它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吗?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时事知识回答西部大开放的有关内容)师: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西部大开发既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又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双赢举措。)师: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以孔繁森的事例说明,并根据54页“动脑筋”提问: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如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课程升华师: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回答,教师总结:如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遇到少数民族节日应向他们表示祝贺、不做有伤少数民族同学宗教信仰的事情等)(如时间许可,完成课本55页:“练一练”(见课本58页); 完成《历史填图册》相关内容;提醒学生预习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师:好了,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回去及时复习并完成课后作业。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