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醉花阴》授课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醉花阴》授课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9 08:0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导入
了解李清照生平及不同时期创作风格。
把握意象,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总结诗词鉴赏的要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
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其词感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作者介绍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作者介绍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作者介绍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
《醉花阴》——佳节重阳孤寂思夫
《醉花阴》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写作背景
品读感知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整体感知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从原文寻找)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这种感情的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佳节又重阳
佳节又重阳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整体感知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从原文寻找)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这种感情的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永昼
永昼
时间
半夜
黄昏
半夜
黄昏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休止
整体感知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从原文寻找)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这种感情的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
薄雾
景物
浓云
瑞脑销金兽
借助以上景物来烘托出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浓云
脑销金兽
玉枕
纱厨
东篱
西风
黄花


玉枕
纱厨
东篱

西风
黄花
整体感知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从原文寻找)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这种感情的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动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的心情。
整体感知
上阕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试举例赏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点出了愁的长久。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概括上下片内容。分析本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

凄凉寂寥的意境
思念丈夫的情感
寂寞忧郁的基调
上片??重阳思亲?(写愁)
下片?
饮酒赏菊?(写瘦)
本词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整体感知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
东篱
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
把酒
菊花香气
暗香
菊花
黄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结构上
手法上
内容上
整体感知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扩展认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闭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