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0 14: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理解中华水塔的涵义,明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3.通过探究河流源头的活动,了解确定河流源头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科学精神。
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地观念。
【课上学习任务】
一、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二、说出三江源地区有哪些地形类型,描述其地形特征。
三、探究三江源水源
1.三江源地区年降水量为多少?
2.从干湿状况来看,这里主要属于 地区。
3.这里为什么成为江河的发源地,并提供大量的河流补给?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原图
1). 了解黄河源头概况,确定原则
2). 阅读表9.1,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头是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3).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四、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读图,说出三江源地区面临的问题
活动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2.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三江源地区?
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大河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的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读图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及纪念碑”,完成第1、2题。
00图1
图1
“56”的寓意是,我国有
A.56个民族
B.56条长短不同的河流
C.56条山脉
D.56种珍稀野生动物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①增加木材蓄积量 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
③保护大面积沼泽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依据资料,请完成下列知识结构图。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一、1.A 2.C
二、冰川融化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加剧 野生动物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