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⑤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2.氢氧化钾的性质和氢氧化钠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属于化肥
B.氢氧化钾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C.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反应不发生
D.向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
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总质量增加的是
A.食盐水
B.烧碱溶液
C.浓盐酸
D.浓硫酸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5.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O
B.HCl
C.NaOH
D.CaCO3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往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显蓝色
C.向一定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液体温度降低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事例中,不是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B.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被酸雨污染过的土壤
D.用纯碱来去除蔬菜表面的酸性农药
8.取敞口放置的氧化钙样品22g,加入足量盐酸,产生4.4g
CO2,再向剩余溶液中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3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固体中含有三种元素
B.样品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g
C.样品固体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D.氧化钙在空气中发生的反应包含两种基本类型
9.某工厂原来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排废水中的硫酸,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此时碱流量阀应如何调节
A.加大流量
B.减小流量
C.无需变动
D.无法确定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测定溶液pH
D.取固体药品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B.铁在氧气里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变蓝
D.将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混合加热,黑色粉末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12.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铜、氯化铁、碳酸钠、硫酸钠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
A.盐酸、氯化铁
B.硫酸、氯化铁
C.盐酸、硫酸钠
D.硫酸、硫酸铜
13.某同学取8gZnO、Al2O3和Cu的混合固体,与73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70%
B.40%
C.30%
D.60%
二、填空题
14.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捷径。现有物质:①硫酸溶液
②氢氧化钠
③氯化钙
④氧化铜
⑤锌粒。请按照要求填写: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15.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__
,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
。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
。
③结论:水由
____________
元素组成。
(2)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水的用途水。
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
16.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pH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ml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三、推断题
17.小吴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中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
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C物质是_____,A物质的用途是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B与E反应的现象为_____。
(4)B物质是_____,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氯化钡
④氧化铜
18.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表示相互转化。请回答:
(1)胃液中含有F,则F溶液溶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考虑,B和F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和______结合生成水;该类反应我们常常称为________
反应。
四、实验题
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写出一个用
A
装置来制取O2的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
B
装置选择锌粒和浓盐酸来制取氢气并探究其还原性。现要
得到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则从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沿导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
是__________(填导管口字母)。将收集好的气体通入F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若将点燃的红磷缓慢地伸入瓶中,则可能导致进水量偏____。
(2)实验二是用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不变;
(3)实验三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写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情况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五、计算题
21.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欲知其组成成分,取样品9.3克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克。
(2)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22.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6.A
7.D
8.A
9.A
10.A
11.B
12.A
13.D
14.①
⑤
CaCl2
15.2:1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水分子
氢、氧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6.(1)10;(2)蓝;(3)NaCl和HCl(或氯化钠和盐酸).
17.硫酸铜
制玻璃
Fe+H2SO4
=FeSO4+H2↑
置换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钡
③
18.氯化氢
H+
OH-
中和(或复分解)
19.
abef
20.多
元素种类
NaCl;NaCl和HC1
21.(1)解: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5.3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3.0%。
22.(1)40;(2)65.1;(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