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塑个浮雕动物》
单元
生动的浮雕
课题
《塑个浮雕动物》
模块
工艺与制作
学生学情
学生对动物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在以前美术课中,学生画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泥塑课学生也有所接触,他们已经学会了团、搓、压等泥工技法。而本课用泥塑的方式做小动物,是将这两部分进行综合的一次新的尝试,因此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新课的学习尤为重要。
学习目标
行为主体
行为表现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学生
能用捏、压、搓等泥塑手法塑造动物形象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
初步学会
能用叠加、粘贴、刻印等技法添加装饰
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
初步学会
体会圆雕与浮雕的区别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
知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已学过的泥工基本技能,尝试用浮雕的方法来捏塑自己喜爱的动物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动物外形特征和动态特点的塑造,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泥塑动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表现出动物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动态和夸张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习活动
观测要点
评价内容
欣赏与了解
教师出示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作品图片,学生欣赏。
交流生活中看到过的浅浮雕作品,感受其独有的形式美。
引出课题《塑个浮雕动物》
学生观察比较,寻找三者的差异,从而总结出浅浮雕的特点。
关注——对浮雕作品感兴趣的情况。
能区别出圆雕与浮雕的不同
讨论与交流
展示部分动物图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找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动态特点,并进行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讨论并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师提供部分动物图片供欣赏,启发学生的制作思路。
学生观看图片,发现动物外形特征,尝试制作。
观察——发现浮雕作品的特点,知晓原理。
能够说出浮雕作品中低浮雕的特点,雕刻的图案与形象浅浅地凸出底面。看似平面上的形象,却有立体感,它常表现在纪念碑、硬币以及建筑装饰上。
创意与制作
演示制作步骤。
捏塑动物基本形,压成泥片。
捏塑其他组成部分。
叠加、粘贴、刻印装饰成浅浮雕动物。
师生交流,归纳要点。
学生尝试制作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泥塑一个外形特征明显的小动物。
拓展层面:小动物动态夸张、生动。
出示优秀作品,感受动物动态的变化。
学生设计,添加装饰,教师加强巡视与指导。
学生创作。
参与——独立参与泥塑制作活动的情况。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展示与交流
小组组员分别展示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
入住动物城走秀活动,帮助学生展现自我,能够富有创意的表现。
评价内容:
动物特征鲜明,有创意,动态夸张。
泥塑技法运用恰当,色彩搭配效果好。
展示作业。
介绍自己塑的小动物。
交流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想象创造——作品有创意性、装饰性的情况。
能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够交流自己的设计想法。
板书设计
塑个浮雕动物
高浮雕
浮雕
低浮雕
叠加、粘贴、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