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二年级下)
课题:到天空去旅行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到天空去旅行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国家课程)
学科
美术
学段:第二学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领域
2275205120015造型 表现
教材
书名:美术(二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二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具体要求是:了解一些有关天空、宇宙方面的浅显的自然科学常识。学习画面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并能运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画一幅表现去天空旅行的创作画。通过创作去天空旅行的画面,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渗透科技知识,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将通过以下教学活动落实课标要求: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以个人获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探求,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景象,探究太空相关知识。通过直观教具,采取对比观察与尝试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了解一些有关天空、太空方面的浅显的自然科学常识。学习画面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
学生情况:神秘的天空、浩瀚的宇宙,自古以来便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向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天空和宇宙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而学生对此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课教材的内容贴近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而且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本课同之前所学的《美丽的植物》《漂亮的鸟》形成色彩系列,巩固渐变色激发及色彩深浅对比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画面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并运用主体与北京的色彩对比创作画的表现。
教学方式:实践探究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与教师示范、学生探究实践相结合。
技术准备:多媒体及幻灯片设备调试。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有关天空、宇宙方面的浅显的自然科学常识。学习画面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能运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画一幅表现去天空旅行的创作画。
过程与方法: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景象,探究太空相关知识。通过直观教具,采取对比观察与尝试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胆想象创作,表现所感所想,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通过创作去天空旅行的画面,渗透科技知识,激发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难点
重点:大胆想象天空中神秘有趣的景象。学习并运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
难点:运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创作带有飞行器的具有丰富色彩变化的画面。
问题框架(可选项)
你知道天空中有哪些飞行器吗?——你如何利用基本图形画飞行器?——你知道不同色彩的主体该选择哪种色彩的背景吗?——怎么利用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知识画一幅去太空旅行的画面?
教学流程示意图(可选项)
135890034925观看视频:利用杨利伟提出教学任务
250952063500
13589003810观看图片:简单认识飞行器
250952024765525145294005
教师示范:绘制飞行器,学生通过观看学习,绘制专属于自己的飞行器
250952025400
102552512700观看图片:想象天空中的有趣故事,启发想象
250952057785
83502521590观看图片:总结画面中背景与主体的色彩对比规律
250952034925
54991022860学生实践:创作到天空旅行的画面,表现背景与主题的色彩对比关系
250952052070
202628523495展示评价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视频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呀,老师请大家观看一段小视频,请你仔细的观察,猜一猜这些奇妙的景象是在什么地方?
这是伟大的飞天英雄杨利伟拍摄的,标志着我们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3、引出课题并板书:到天空去旅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飞到太空去旅行,今天就先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上天空去旅行吧!
带着兴趣看一看,猜一猜。
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之情。
逐步进入课堂情境。
多媒体
2分钟
讲授新课
任务一:
根据提供的场景图片你能想到哪些飞行方式?飞行器大变形。
2任务二:。
观察不同的飞行器造型,根据提供的基本图形,进行简单的添画,画出不一样的飞行器。
动作最快,变化最富创新的小组获得加分!
教师示范
3/任务三:请同学们根据喜欢的场景大胆想象,在美丽的天空中遨游,会有哪些神秘有趣的故事发生呢。
全班只有2位同学可以发言哦。
4/任务四:根据不同颜色的背景图片,选择不同深浅的主体色块。六组图片均选择无误方可完成任务!
5/任务五:
请欣赏同学们的作品,看看他们创作出什么样的飞行器去天空旅行?
怎样利用颜色来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按照不同任务要求进行活动探究
乘坐飞机、火箭、滑行伞……欣赏教师出示的各种飞行方式纸板教具,补充头脑中的素材储备。
观察飞行器教具,快速进行简单添画,变成富有创新的飞行器。
根据喜欢的场景进行大胆想象,憧憬自己的天空之旅,与同学分享。
欣赏同龄同学作品,进一步启发设计构思
联想不同的飞行方式,初步感知不同场景的飞行器,在通话幻想的基础上,渗透浅显的科技知识。
启发创作飞行器
联想创作背景环境,想象有趣的画面情景
学习他人优点,为创作做准备
多媒体
纸质教具
多媒体
纸质教具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纸质道具
2分钟
4分钟
2分钟
3分钟
2分钟
艺术实践
任务完成:
1/实践内容:大胆想象,创作一幅到天空去旅行的画面。
实践要求:运用背景衬托的方法和丰富的色彩变化进行创作。
2,针对学生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聆听,明确作业要求
帮助学生继续在任务情景中明确本节课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20分钟
评价与拓展
1/互评:我来当评委,颁发奖状
最佳创意奖
色彩搭配奖
最佳造型奖
2/自评
引导学生围绕“我掌握了画面主体与背景可以相互衬托的知识”进行自评
3/课后拓展:展示科技含量的学生作品。
从科普书籍中学习科学知识。
从科技活动中体验科学力量。
参观科学博物馆学习科学知识。
颁奖
介绍自己的作品运用了怎样的色彩对比
欣赏作品,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评价检验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及他人长处,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
进一步激发学生为祖国骄傲的自豪感,鼓励学生热爱科技。
5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自评:我掌握了画面主体与背景可以相互衬托的知识。
互评:选出最佳创意奖、色彩搭配奖、最佳造型浆。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空,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在课堂中学生整体学习状态好。
但由于本课将科学性与想象力结合,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科学性稍显不足,因此我设计了通过课后拓展来补充学习。又由于课堂时间的原因,本课重点之一学习主体物与背景色的对比关系,没有时间让每一位孩子充分展示出来,还有部分学生画画过于精益求精,因此最后作业呈现上,只能看到一部分学生作品中对色彩对比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