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时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时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9 22: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新名词的出现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少数的农民通过各种努力勤劳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万元户”已经逐步成为广大农村致富能人的代名词。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A.实施土地改革政策的结果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包产到户激发生产积极性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哪一政策或事件的歌谣(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先后四次调整农业政策,极力促进农业发展。下列农业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B.能够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5.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
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
①改变了集中单一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10.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
材料三 1993年,党中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的因素有哪些。针对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采取了哪些举措?
(3)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出现的政策背景是什么?请为上述材料概括一个学习主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1)材料一中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它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有哪些共同点?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2)我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的农业政策是什么?有何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 D B D D C D A C A
二、非选择题
11.(1)联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2)因素: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吃“大锅饭”,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职工没有积极性,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举措: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背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学习主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12.(1)作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共同点: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主要特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