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安徽版)
满分150分
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2)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
(魏学洢《核舟记》)
(3)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别令人伤感,诗人王勃在自己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离别时的豁达情怀。
(7)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正如《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当然,世界上到处没有两全之事,一切全赖自己掌握,目的无非是少受些物质烦恼,多一些时间献给学问和艺术。理想的世界始终是理想:无论天南地北,看不上眼的事总是多于看得上眼的。但求不妨碍你的钻研,别的一切也就可以淡然置之。烦闷徒然浪费时间。扰乱心绪,犯不上!你恐怕对这些也想过很多,旷达了不少吧?
(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写给________________的。(2分)
(2)“旷达”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段话?
②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团委开展“古诗苑”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按要求修改邀请函。(6分)
①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不正确,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4分)
①根据下列诗句,写出诗中描写的花名。(2分)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_______________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古诗如果要用“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应采用的旋律是(
)(2分)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A.柔美苍凉
B.悲楚凄凉
C.曲折起伏
D.高亢豪迈
(3)古诗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_____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A.潺潺
入
B.漫漫
随
C.隐隐
随
D.隐隐
入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一】一枚邮票(24分)
●尹露露
①那年寒假前夕,老师给我们每个学生发了一个信封,信封上附着邮票,邮票上印着一朵白莲。老师要求我们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写一封信。当天晚上,我趴在桌上,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了一封信,写下了对父母满腔的思念。
②第二天,我一到教室,就凑过去问同桌有关寄信的事情:“那个……你知道怎么寄信吗?”我小心翼翼地推了推同桌。他把目光从他的信封上移开,然后把我的信封拿过去仔细看了看,干脆地答道:“去邮局寄。”
③“可是……我不知道邮局在哪里……”我嗫嚅着。
④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问我:“寄给父母的吧?”我点了点头。
⑤同桌看了看我,又说:“你一定很想他们吧?”我再次点点头。伪装被人戳破的感觉真不好受,我鼻头一酸,心底的委屈瞬间涌了上来。大概是看我红了眼睛,同桌终于说出了我一直想听到的话:“我帮你寄吧,顺路。”
⑥“好的好的!十分感谢!”我那被雨雪淋湿的心好像一下子被烘干了,每一个角落都明媚了起来。
⑦当晚,我美滋滋地进入了梦乡。梦里,那封稚嫩而又真挚的信被爸爸紧紧地攥在手里,我笑了。可是,第二天一早,当我看见那封本该踏上旅途的信又出现在我的桌子上时,我忐忑而激动的小火苗又被兜头浇熄了。我捏着信封,急切地问同桌:“怎么了?寄不出去吗?”
⑧此时,同桌正拈着一枚小小的邮票端详着,听到我的声音后,他突然慌乱地将那枚邮票揣进了口袋。他动作虽快,我却看得分明,那枚邮票上有两条小鱼,一红一黑,煞是可爱。我想起信封上自带的邮票好像并不是小鱼,而是一朵白莲,就多问了一句:“那是你买的邮票吧?”他含糊地说:“不是……没什么……”
⑨“可是……”我还想多问几句,他却打断我说:“别问了,寄得出去。”他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好像在宣告什么似的,“昨天只是因为邮局关门了而已,我今天去早些就行。”
⑩半个月后,爸爸打电话来告诉我,他收到了信。
?又过了半个月,我收到了爸爸的回信。那一行行的字仿佛都有温度,我感到有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腾起来,把这个冬天的寒冷都逼得退避三舍。我高兴地把回信递给同桌看,他看了一眼,傻乎乎地笑了,最后竟然笑出了眼泪。我不太明白,却好像依稀明白。
?我知道,他没有收到父母的回信,大概是因为信在北上的路上弄丢了,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太忙了,没时间给他回信。我不敢胡乱猜测,只是在心里默默地为他感到难过。好在他向来是个开朗的男孩,一时的难过并没有掩盖住他身上的朝气。
?多年之后,我转学去了父母所在的城市,再也不必与父母分隔两地。只是离开家乡后,我与同桌失去了联系。这天,我在屋里收拾东西,一封信从衣柜的夹层里掉了出来。信封以及信封上的字迹很熟悉,就是多年前我寄给父母的那封信,只是信封上贴着的那枚邮票,让我瞬间呆住了。
?那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上面游着两条小鱼,一红一黑,分明就是那天早上,同桌手里拈着的那枚邮票!
?我是很久之后才知道那枚80分的白莲邮票寄不到外省,只是当时我早已忘了那件事情。
?现在,那枚小鱼邮票右下角清晰的“2.40元”,一下又一下地叩着我的心。
4.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我”思念父母并给他们写信,却不知如何邮寄→同桌答应帮“我”邮寄,_____________
______→同桌解释没寄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我”收到了父母的回信,______
_____________→多年之后看到信上的邮票,才知同桌把寄信的机会给了“我”。
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4分)
(1)梦里,那封稚嫩而又真挚的信被爸爸紧紧地攥在手里,我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看了一眼,傻乎乎地笑了,最后竟然笑出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问我:“寄给父母的吧?”(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那枚小鱼邮票右下角清晰的“2.40元”,一下又一下地叩着我的心。(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以《一枚邮票》为题有何用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材料一:
锦鲤,起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又回到中国,它是和平、幸福、长寿的象征。近年来,网络上锦鲤已经不再是一种鱼,而变成了运气的象征。此前,人们转发公认的“锦鲤”,如年轻偶像杨超越等,半开玩笑地寻求好运。但随着商业力量介入,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条好运气的锦鲤。微博名为“信小呆”的天津女孩被支付宝抽中,并被冠以“中国锦鲤”的称号,随后,她也联合一家游轮公司,发起了新的抽奖。这一场成功的营销,让商家看到了锦鲤的商业潜质,相继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关于锦鲤的故事,并不只是一场网络狂欢,它还涉及人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运气。这个神秘的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小到一次抽奖活动,大到生死存亡。它如此神秘又如此迷人,以至于最严肃的学者,都忍不住认真、执着地研究运气的存在、运行机制。
原本运气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期待,很多人也只是把锦鲤当作一个好玩的游戏。但现在,它一下子被金钱的力量激活,运气成了立等可取、很快可以验证的东西。
材料二:
当前,“祈愿文化”之所以在网络上流行,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下,将网络空间作为释放情绪的渠道,由此造成刷屏式“祈愿转发”。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侥幸心理作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推动了转发率不断提升;而那些利用网民的这种心态进行炒作的网络平台,则是为了从中牟利,获得经济回报。
须看到,在这场看似玩笑的“祈愿狂欢”中,助长的是一些青少年网民的惰性,导致这些人逃避现实,丧失自我激励、努力奋斗的意志。动一动手指,并不能解决一切难题,“锦鲤祈愿”的迷梦终将面对现实的考验。青年人应当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而网络平台,更应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避免将网络空间污浊化、利益化,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材料三:
9.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只是把“锦鲤”当成一种好玩的游戏,纯粹是碰碰运气而已。
B.“锦鲤”游戏刺激了经济,也有助于刺激青年人的冒险精神。
C.“祈愿文化”的流行,既有网络平台牟利需要的炒作背景,也因为部分网民拥有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运气在“祈愿文化”的驱动下,从虚无缥缈变得科学直观。
10.仔细阅读材料三中的图表,概括其内容,并从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①,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②,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白净如绵,奔腾如浪,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五绝也。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③之想矣。
(选自袁宏道《天目》)
【注释】①编:白色精细的生绢。②石骨奥巧:山石的棱角形态巧妙,难以形容。③出缠结室:归隐山林。
13.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1)日光下澈:__________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
(4)天目盈山皆壑:
(5)无逾此者: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石,甲文侧重描写“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还描写“石”的__________。(2分)
16.“触景生情”是说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请简要分析两文作者“触”何景“生”出何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7.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
题目:我记忆中的__________
【提示与要求】
①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1)白露未晞(2)各隐卷底衣褶中(3)挑兮达兮(4)气蒸云梦泽(5)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1)傅雷家书
傅聪(2)指想通了问题而开朗、豁达(3)烦闷难道不是徒然浪费时间吗?(4)①父子俩一个多月没有通信了,十日收到儿子来电,傅雷便在周日一口气写了八封短信,这是其中的第八封。②告诫儿子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
3.(1)①佳宾
嘉宾②删去“活动”。③称谓“尊敬的李教授”要顶格写。
(2)①樱桃花
蔷薇
②D
(3)C
4.第二天发现信又回来了
答应一定帮“我”把信寄出
同桌却没有收到家人回信
5.这一特写镜头,揭开了当年“我”收到了父母回信,而同桌没有收到回信的原因,令人泪目,烘托了人物形象,同时呼应第⑧段中的描写,使得情节更加合理。
6.(1)“笑”指的是完成了给父母寄信心愿而无比开心。
(2)“笑”指的是他分享“我”的快乐,也为自己助人成功而满足。
7.(1)神态、语言描写。“沉默”表明他明白“我”的期待,但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又不忍回绝“我”,他在思考该如何说。而“低声问”则是想探知“我”的目的,而后判断要不要帮“我”,体现了他的热心而善良。
(2)“叩”是“敲打”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我”了解真相后,看到那张珍贵的邮票内心引起的强烈震动,因为它凝聚着同桌的无私和善良,凝聚着珍贵岁月最温暖的同学情谊。
8.①作者以《一枚邮票》为题表明故事的发生跟邮票有关,提示了文章的内容,设置了悬念;②提示了“一枚邮票”的重要,暗示了它在“我”心中的位置,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倾向;③相对于今天发达的通信状况,《一枚邮票》提示了故事发生的年代,表明这是一篇回忆性作品。
9.C(A.说法过于绝对,应该是“有些人”或“一部分人”。B.“刺激经济”“刺激冒险精神”的说法都不正确:联系材料,锦鲤游戏只是被金钱的力量激活,成了实现人们“不劳而获、立等可取”发财梦的所谓“运气”;D.“科学直观”的说法不正确;无论是材料一还是材料二,对“祈愿文化”都是批判的)
10.材料三的信息告诉我们,八成以上网民都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这些年轻人本不应迷信“锦鲤”“运气”之类的东西,可见加强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1.举例论证。以天津女孩被支付宝冠以“中国锦鲤”称号后引起网络狂欢为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锦鲤成了运气的象征,而且成了立等可取、很快可以验证的东西”这一观点。引用大家熟知的事例,更具说服力。
12.①社会舆论应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能散布和传扬“不劳而获”的所谓“运气”;②加强青少年教育,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生活;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规范其传播方式、内容;④网络平台自身更应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避免将网络空间污浊化、利益化。(答出三点即可)
13.(1)穿透(2)像北斗星那样(3)凄清(4)全,都(5)超过,胜过
14.(1)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不是在山里久住的人不能详尽地知道它的形状变化。
15.形状颜色
16.甲文作者初入小石潭,看鱼儿“往来翕忽”顿生喜悦之情;后觉此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又生凄凉之感。乙文作者因赏天目山的水、石、庵宇、云、树,听雷、品茶,而生出对绝妙景物的惊叹赞美之情及隐居之意。
17.略。
乙文参考译文
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一绝。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这是第二绝。虽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得很好,这是第三绝。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起来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云彩洁白纯净的就像棉花,飘荡变幻如同浪花,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不是在山里久住的人不能详尽地知道它的形状变化,这是第五绝。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这是第六绝。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比龙井茶还要馥郁,这是第七绝。我说,长江的南面,学佛归隐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归隐山林的念头。
邀请函
尊敬的李教授:
校团委拟于2021年4月20日下午三点在综合楼报告厅举行“唱古诗”大赛活动,届时将邀请您担任本次大赛的点评佳宾,请您拨冗前来指导!
校团委
2021年4月16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