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考前实验必读必记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高考化学考前实验必读必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9 16: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届高考化学考前实验必读必记
一、实验操作
(一)必记的常见实验操作
1.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试纸测定pH值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注意:多余的金属钠、钾和白磷要放回原瓶。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
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5.
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6.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7.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1)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2)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同时要注意不时地打开活旋塞放气。
(3)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9.
渗析: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二)必记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FeCl2、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入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2
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两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
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三)必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实验剩余试剂不能放回原处(K、Na
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2.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3.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4.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5.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6.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7.烧瓶、烧杯、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8.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9.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能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能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能向里。
10.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11.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16.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17.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
18.pH试纸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不能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19.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四)必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
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先“赶或验”后“加或点”原则。药品装入仪器后,多数实验要赶走空气或在尾端出气口验纯后再加热或点燃气体。
(五)必记实验操作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是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六)必记化学实验操作中温度计的使用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七)必记实验操作中棉花的作用
高中化学实验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三个实验:
1.热KMnO4制氧气: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2.制乙炔: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3.收集NH3: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八)必记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上、下”
1.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
29
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下端口流入上端口流出。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下,而测蒸气温度时,应在液面上。
6.制气体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下。
二、必记的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三、必记的实验现象
(一)燃烧类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13.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15.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16.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7.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18.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19.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二)溶液类
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3.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6.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7.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9.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1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1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12.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4.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15.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16.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17.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18.I2遇淀粉溶液,生成蓝色溶液。
1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2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2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22.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23.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24.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26.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7.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28.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29.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30.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31.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32.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33.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34.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S↓
35.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36.产生黄色(或浅黄色)沉淀:AgNO3与Br-、I-;S2O与H+;H2S或Na2S溶液与一些氧化性物质(Cl2、O2、SO2等);Ag+与PO。
37.产生黑色沉淀:Fe2+、Cu2+、Pb2+与S2-。
38.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9.与碱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
40.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加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是Mg2+,若沉淀溶解则是Al3+。
41.加过量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的是SiO。
4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SO2,原溶液中含有SO或HSO。
4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是CO2,原溶液中含有CO或HCO。
44.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为NH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5.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气态产物一般是Cl2或O2,阴极气态产物是H2。
(三)气体固体类
1.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4.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5.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6.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7.加热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产生红热现象,并生成黑色固体。
(四)有机类
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
2.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3.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4.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5.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7.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8.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9.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10.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11.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12.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13.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14.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16.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17.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18.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19.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20.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21.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五)吸(放)热现象归纳
(1)强酸和强碱溶于水时一般放热,盐溶于水时一般吸热,NaCl溶于水时热量变化不大。
(2)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吸热,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碳与H2O(g)、CuO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4)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
(六)变色现象归纳
(1)Fe3+与SCN-(红色)、苯酚溶液(紫色);Fe、Cu反应生成Fe2+、Cu2+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
(3)Fe2+与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向酸、碱性溶液中滴入酸碱指示剂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5)品红溶液遇到Cl2、SO2、次氯酸盐[如NaClO、Ca(ClO)2]、氯水、Na2O2等褪色,但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又恢复为红色的是SO2。
(6)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
(7)卤素单质在水、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如Cl2通入含Br-的溶液中,溶液变为橙色,若加入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则有机层变为橙红色;Cl2通入含I-的溶液中,溶液变为棕黄色,若加入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则有机层变为紫色。
(8)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H2S、SO2、烯烃、炔烃、活泼金属、碱等。
(七)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归纳
(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H2、CO、CH4、H2S、C2H5OH、S等在空气中燃烧。
(2)火焰为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3)Na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四、必记的常见仪器知识
1.易混淆的几种常见仪器
仪器
分类
漏斗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防倒吸、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等)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器中添加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向反应器中添加液体)
烧瓶
平底烧瓶(一般作有液体参与反应但不需加热的反应器)圆底烧瓶(一般作有液体参与反应且需加热的反应器)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或分馏)
冷凝管
直形冷凝管(用于蒸馏或分馏馏分冷凝)球形冷凝管(用于液态物质反应冷凝回流)
2.计量仪器使用时的4个易失分点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2)量筒为粗量仪器,无“0”刻度,刻度从下往上增大。
(3)滴定管为精量仪器,“0”刻度在滴定管上端。
(4)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值为容量瓶的容量值。
3.广口瓶的多种用途
一种仪器,根据需要可有多种用途,如广口瓶。要注意在广口瓶的不同用途中,导气管长短的不同。
(1)装置A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
①作洗气瓶:装入合适的试剂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长进短出”。
②作集气瓶:a.不装任何试剂,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气体从长导管进。b.不装任何试剂,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气体从短导管进。c.装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装饱和食盐水,可收集Cl2,气体从短导管进。
(2)装置B用于测量气体的体积
广口瓶中盛满水(或其他试剂),气体从短导管进,将广口瓶中的水(或其他试剂)排到量筒中。
(3)装置C和D可作安全瓶
①装置C用于防倒吸。②装置D用于缓冲和防堵塞。
4.常用的实验安全装置
(1)防倒吸装置
(2)防堵塞装置
(3)防污染装置
如: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装置②;制取CO、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装置①、③。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