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过关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1.
《庄子》二则
?▲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1)濠梁(
)?
(2)條鱼(
)?
(3)惠子(?)
(4)齐谐(?)?
(5)循其本(
)?(6)北冥有鱼(
)
(7)徙于南冥(
)?(8)抟扶摇而上者(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分)
(1)北冥有鱼(
)(2)怒而飞(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全矣(
)(6)请循其本(
)?
3.文学常识填空。(2分)
《庄子》一书是
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名
,战国时期
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
4.根据原文填空。(12分)
(1)北冥有鱼,
。
(2)化而为鸟,
。
(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天之苍苍,
?
?。
(5)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7)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
?
(8)《北冥有鱼》中写大鵬起飞的高度和广度的两句是:“
,
。”?
(9)《北冥有鱼》中,文中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疑问的句子是:“
,
?”??
(10)庄周在《北冥有鱼》中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11)《北冥有鱼》中,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12)《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
,
。
(1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看到水中的鱼儿自由从容地游动,忍不住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
(14)成语“扶摇直上”出自《北冥有鱼》中的句子是:
。
▲课内阅读(16分)
5.《北冥有鱼》文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如何?(4分)
6.《北冥有鱼》中,作者详细描写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怎样的用意?(4分)
7.?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4分)
8.?有人说要学鲍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有人说要学濠水之鱼,哪怕是小溪,能快乐遨游就好。你怎么看?(4分)
▲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6分)
湿地芦花
姚中华
①有一种美,看似苍凉,却动人心魄。
②深秋,正是芦花盛开的时节,一支支芦花在秋阳下舞动着白色的花絮,如笔如炬,如旗如帜。放眼望去,茫茫银白,一阵风吹,犹如海面突起波涛,翻卷着层层白色细浪,潮涌般涌向远方。湿地芦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演绎着苍凉的秋意,也用一种特有的气势给人们留下深深震撼。
③秋风阵阵,大自然褪去浓妆,似乎要走向返璞归真的本色。艳丽的花草已不见了踪影,碧绿连天的荷塘结束了一个盛夏的喧嚣,静静的水面只剩下残枝枯叶,就连那些调皮的水鸟也追随着季节的脚步,飞向远方。只有成片的芦花,用一种特有的格调,恣肆开放,续写着大自然走向深秋的乐章。
④芦苇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通的水性植物,伴水而生,随风而长。在水乡泽国的湿地,它们似乎找到最宜生长的水土,在湖边、在滩涂,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蓬蓬勃勃,葳蕤生长。春天,它们露出如竹笋般纤细的身影,静静映现在水边;夏天,它们舒展着婆娑绿叶,却不与百花争宠;只有在深秋,百花凋零,万木枯萎,由绿变黄的芦秆上才开始抽出细碎的花穗。而一旦绽放,它们便轰轰烈烈,用一种独特的苍茫点缀着秋色。⑤芦花花蕊细碎,看上去平凡而简洁。它们没有姹紫嫣红的容颜,也没有芳香四溢的香味,只有蓬松的花束,素面朝天,如拂尘、似鹤羽,摇曳在平湖云水之间,遍布湿地每一个角落。它们虽然贵为花身,却用一种野性,傲视瑟瑟寒风;用一种坦然,接受秋风秋雨的检阅;用一种恣意,在萧条的季节,描绘着天地间别样的壮美。其实,芦花的苍凉诗意早已走进古人的视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诗经
》中,深秋芦花的洁白与恋人纯洁的情感,化作一份绵绵不绝的思念,隔水相望,顾盼惆怅。这种大爱大美,千百年来立于天地之间,虽然称不上感天动地,却让多少人惦记怀想,向那芦花深处、水岸一方,投去惊鸿一瞥。
⑥走进芦花,除了一份震撼,一份感动,还有一份温暖。伸手触摸细碎的芦花花絮,那是一份细腻柔和的美感,轻柔似棉,温润如玉。正是这份柔美的品性,每到冬天来临,人们便会去湖边采集它们,用来制作一种特殊的御寒鞋子,俗称“毛窝”。“毛窝”用芦花的细穗编织而成,虽然外表粗陋,穿起来却暖和无比。这也许是藐视肃杀寒风的芦花在冬天给人们一份特别的馈赠吧。
⑦“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人黄庚对芦花秋色的感叹,今天读来,依然能读出几许遗憾,几许惆怅。如今,芦花灿然依旧,只是,它们不再无人问津,无人赏识,它像一张靓丽的名片,展示着湿地别样的秋色,也静静书写着一份大自然的礼赞。
9.文章说芦花的美“看似苍凉,却动人心魄”,从全文来看,这种“动人心魄”表现在哪里?(4分)
10.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请从修辞角度品析文中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4分)
11.?文章引用《诗经》和黄庚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12.?文章结尾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9分)
饿了,吃个“塑料袋”吧
①要是有个人在你面前吃塑料袋,那画面是不是不可想象?但最近在印度,还真有人吃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可以直接放嘴里干吃,不想干吃,还可以溶到水里喝!
②发明这个塑料袋的印度小哥名叫Ashwath?Hedge,出生在印度芒格洛尔的郊区,那里垃圾成山。他说:“我是个印度教徒,对我们而言,太阳、土地、水里都有神灵。为了自己,为了后代,我们必须努力。”
③2012年,他找来十多个志同道合的专家,历经4年,自己掏钱尝试了上百种原料,不断实验,终于找到合适的原料和配方比例,研发出可食用塑料袋。
④这种袋子用12种可食用原料做成,包括马铃薯、木薯、玉米、植物油等100%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有害物质,连袋上的油墨都可以吃。
⑤如果不想吃,大可把它扔了,完全无害。在野处,180天降解;埋土里,45天;放水里,一天;沸水里,只要15秒。就算烧了也不会产生污染,没有刺激性气味,更没有有毒气体。凭借这款塑料袋,小哥还入选了印度《福布斯》杂志2017年的30under30。
⑥小哥应印度环保部邀请,回到芒格洛尔成立了EnviGreen公司,随后建厂,现在每月能产大约1吨可食用塑料袋。他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说,以后还准备进军牛奶袋产业。大家喝完袋装牛奶,就可以把包装吃了,一点儿都不浪费。
(选自《意林》,有删改)
13.?文中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助力环保,我们在行动。生活中,有哪些好的环保建议?请你写出两条。(4分)
【过关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
1.(1)háo(2)tiáo(3)huì(4)xié(5)xún(6)míng(7)xǐ(8)tuán
2.(1)同“溟”,海(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气息,这里指风(4)吹拂
(5)完全、肯定(是这样)(6)追溯
3.
庄子、周、哲学、道家
4.(1)其名为鲲(2)其名为鹏(3)水击三千里(4)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野马也;尘埃也(6)子固非鱼也(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8)怒而飞,其翼
若垂夫之云(9)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0)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條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1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
大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6.
它们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来自由自在,实则仍然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起,鲲鹏足够大,但也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
7.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8.
示例:人的追求不同,快乐的意义便不同:像鲲鹏一样的奋斗者有奋斗者的快乐,像濠鱼一样在平凡的日常中也能获得快乐。(答案不唯一)
9.
深秋的芦花用一种特有的格调,恣肆开放;用一种独特的苍茫点缀着秋色,演绎着苍凉的秋意,续写着大自然的乐章;在萧条的季节,描绘着天地间别样的壮美。
10.
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芦花独特的气势之美,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芦花的赞美之情。
11.
丰富了芦花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2.
议论。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由衷的赞美之情。
13.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可食用塑料袋。
14.
列数字。通过具体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可食用塑料袋降解时间短,完全无公害(或者没有污染)的特点。
15.
低碳出行,多乘从公交车或步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乱扔垃圾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