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地区
一、选择题
南极大陆作为“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人类对其考察多数集中在( )
A.经济目的
B.旅游目的
C.资源开发
D.科学研究
关于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马来群岛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位于低纬度,全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D.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非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B.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③河
C.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地势北高南低
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粱
“烈日下,成群的斑马在草原上奔走,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游记记述的地区可能在图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区
A.①
B.②
C.③
D.④
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其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居民多信奉佛教,乐善好施
②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物产丰富
③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④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如果到南极考察,下列哪段时间最适宜
A.3—5
月
B.6—8
月
C.9—11
月
D.11—次年
3
月
南极洲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A.企鹅
B.冰山
C.考察站
D.酷寒
我国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推销商经常联系的地区是(
)
A.西亚
B.北非
C.中亚
D.东南亚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A.黄河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关于如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大洲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②乙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③甲大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④乙大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印度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
读南极地区图,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飓风、暴雨、寒潮
B.酷寒、烈风、干燥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燥
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地区是
A.东南亚
B.西亚、南非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非洲
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经过( )
A.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
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
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
有一位外国留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乡:“位于热带,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和最集中的地区”。据此判断其家乡可能位于(
)
A.地中海沿岸
B.东南亚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欧洲西部
手机微信是现在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暑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去欧洲西部旅游并在朋友圈“晒”出了他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在法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
B.清真寺随处可见,很多人信奉基督教
C.在德国乘船游览了雄伟的峡湾,观赏了午夜太阳
D.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制品
读南非轮廓图,判断下列关于南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7
月炎热干燥
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C.矿产资源丰富,属发达国家
D.地形以高原为主,居民多为黑种人
要促进非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 )
A.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B.加强团结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C.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D.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泰国,而且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原因之一: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
A.高温多雨的气候
B.炎热干燥的气候
C.温和多雨的气候
D.寒冷干燥的气候
二、复合题
如图为中东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中东地区联系
、
、
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道①处为
A.苏伊士运河
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阿拉伯海
(2)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黑海及其沿岸地区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极地探秘之旅】
2020
年
4
月
23
日,执行我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和“雪龙
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我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暨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读如图“雪龙
2
号南极考察航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此次南极考察中。“雪龙
2”号船停靠戴维斯站时,科考队员遇到了南极地区的“小主人”是
,随后科考船在
洲的好望角附近停靠,接着进入到罗斯海调查区,该湖区
(填“会”或“不会”)发生极昼极夜现象。
(2)
“南极
2”号极地全地形车是此次科学考察的重要装备,全地形车应用了新材料、新工艺;该测艺,能够在
-41℃
的环境中工作,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极地区
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南极地区冰层的平均厚度达
2000
多米,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当前冰层不断变薄的主要原因是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向西经中亚、
(亚洲分区),最终到达
洲。
(2)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从中国沿海港口出发,经过南海,过
C
海峡,进入印度洋、红海、D
运河,最后延伸至地中海沿岸。
(3)
P
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4)
陆上丝绸之路途经欧洲西部,该区居民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奶油和奶酪,试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原因:
。
读世界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这四种气候一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中字母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都是
带气候,分析你判断的依据:
(2)
比较如图中丙与丁两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3)
B
为
气候类型,对应如图中
(甲、乙、丙、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
??分析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分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解析】解:南极大陆作为“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人类对其考察多数集中在科学研究,为了保护南极大陆这块人类最后的净土,现已签订了《南极条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科研价值,牢记即可。
2.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解析】解: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赤道横穿马来群岛中部,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终年高温多雨,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故选:C。
【点评】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类型,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3.
【答案】D
【解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五带中的热带,故
A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③刚果河,其原因是该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多,流量季节变化最小,故
B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故
C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非洲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故
D
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4.
【答案】A
【解析】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
A。
5.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狮子、斑马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地区,故选
B。
6.
【答案】C
【解析】【分析】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
【解析】解: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的雪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都是秀丽的自然景观,古都罗马、艺术之都巴黎、慕尼黑的啤酒节这些人文景观让人想往,目前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7.
【答案】D
【解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
3
月,该季节为极昼时期,有利于各项科学考察活动的展开,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本题选
D。
8.
【答案】B
9.
【答案】D
【解析】【分析】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因此成为我囯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推销商经常联系的地而西亚、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对
雨伞等防雨用品需求量小。故D符合
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10.
【答案】A
【解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先后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长城站是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2004
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选
A。
11.
【答案】D
12.
【答案】B
【解析】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两大洲之间仅隔德雷克海峡相望;极地地区最典型的环境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烈风。
13.
【答案】C
【解析】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东南亚,西亚,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都是发展中国家;C
符合题意。
14.
【答案】B
【解析】【分析】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的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缺乏。西亚的三条石油路线是: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或北美;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或北美;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日本。
【解析】解:波斯湾沿岸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西亚的石油运输路线,结合相关地图描绘出其路径解答有效。
15.
【答案】B
【解析】【分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物产及纬度位置,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不
1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音乐之都”维也纳位于奥地利;欧洲西部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其活动场所为教堂;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应去挪威;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制品。
17.
【答案】D
【解析】南非位于南半球,故
1
月份炎热干燥;南非属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18.
【答案】D
【解析】【分析】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解析】解:2000年,非洲有7.94亿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2位。但是,多年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大洲。非洲大部分地区有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目前就整个非洲或多数国家来说,人口密度并不算太高,只要生产力得到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非洲不仅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而且生活水平也会大为改善。从非洲的现状看。一些地区的经济、文化还相当落后,人口增长长期高于经济增长,这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引发社会问题。
故选:D。
【点评】考查非洲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要理解解答.
19.
【答案】A
【解析】
分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解答】“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者的喜.不仅泰国,而且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原因之一: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雨的气候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理解记忆即可
二、复合题
20.
【答案】
(1)
亚洲
欧洲
非洲
A
(2)
D
【解析】
(1)
中东地区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道①处为苏伊士运河,它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1.
【答案】
(1)
企鹅;非;会
(2)
酷寒
(3)
水(淡水);全球变暖
22.
【答案】
(1)
西亚;欧
(2)
马六甲;苏伊士
(3)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
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
【解析】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向西经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
(2)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从中国沿海港口出发,经过南海,过
C
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红海、D
苏伊士运河,最后延伸至地中海沿岸。
(3)
依据位置,图中
P
为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
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因此,欧洲西部居民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奶油和奶酪。
23.
【答案】
(1)
热;这四种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炎热,所以属于热带。
(2)
相同点:全年高温。不同点:丙气候降水分早雨两季,丁气候全年多雨。
(3)
热带雨林;丁
(4)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解析】
(1)
如图中
A、B、C、D
字母表示的四种气候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气候。
(3)
丁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
10°
之间的地区,包括
B
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
26℃
左右,年降水量
2000
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4)
非洲南北所跨纬度大致相等,故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