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9 19:2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咬文嚼字细推敲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概》
弄璋:
弄瓦:
生男
生女
故事一则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
古人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的纺锤。
语境
话说实词
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120个)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别。
类型
示例
词的本义
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
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
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
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
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一、联想推断
3、恐身为人祸,每遇人尽礼。
遇:对待
可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2、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讽:劝告
“讽”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想一想
1、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译文:从此以后,就与从前的人断绝了交往,别人赠送的东西一点都不接受。
吾入关,秋毫不有所近。《鸿门宴》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3、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偏爱、偏私)
比喻细小的东西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友好、与…
…交好
1、联系教材法
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对文言文的复习同学们应当树立链接旧知识,补充新知识的思想,学会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巩固、补充、完善。要做到联系教材,最有效的途径:熟背要背诵的篇目;掌握120个实词意义。
牛刀小试
1、召医而尤其故
(怨天尤人,责问)
2、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
3、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实践
译文: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个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自实践起来还是不错的,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为什么?”
想一想
1、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不屈不挠:屈服。
2、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
大快朵颐:脸颊
译文:张诚默不作声,只是一个劲地砍柴,累得满头大汗,他也不休息。
2、
词语、成语联想法
文言文有些字的意思如今很少见,但在某些词语或成语里保留着,我们可以联想有关词汇、成语,推测其在文中的意思。
牛刀小试
皇帝认为宋均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很好,让他做了司隶校尉。
角度
方法
示例
课本联想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
2018年天津卷中“杨君缄书赍图”一句,若判断“赍”的意思,可联系课文《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一句中的“赍”,意为“赠送”。
2018年江苏卷中“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一句,若判断“奋”,可以联系课文《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一句,意为“奋发”。
双音联想法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节词,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
2018年全国卷Ⅱ中“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一句,若要判断“狱”的含义,可以联想到双音节词“案件”。
双音联想
成语联想法
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很多词语的古义,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含义,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2018年北京卷中“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一句中的“戚”,可以联想到成语“休戚相关”的“忧伤”,结合语境应该活用为“为……悲伤”。
2018年全国卷Ⅲ中的“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句中的“训”可以联想成语“不足为训”,解释为“典范、法则”。
《张衡传》中的“衡少善属文”的“属”,意为“连缀”,引申为写作。缀辑,撰写
“任”可用双音联想法推断,“任”可联想到“任用”,“任俗吏”可译为“任用庸俗官吏”。
可联想成语“事不宜迟”中的“宜”,意为“应该”。此句意为“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
可联想到成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的“勉”,解释为“勉励”。
答案 ①常梦锡持重敦厚,品格方正,了解很多旧事,历数朝廷沿袭杨氏独霸朝政的旧习。
②元宗在东宫出现过失时,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拔)
想一想
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剩余的)
3、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养)
二、语言结构对称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的词性、词义。
牛刀小试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同义复用。“冲”即“幼”,“年幼”)
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取”、“举”都是“攻占、攻取”义。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同义复词:“敝”:疲劳
①臣战河南,然不意能先入关破秦
《鸿门宴》
②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想一想
宾语
动词,料想
主语
名词,神态
宾语
心意,想法
主语
三、辨析词性、语法分析推断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如:2018年全国卷Ⅰ“年及悬车”,“年”(年纪)为主语,“及”(到了)为谓语,“悬车”在谓语之后,应是宾语,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悬车”一词应该与年龄有关,指人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2018年全国卷Ⅱ“致奠醊以千数”,根据语感可判断“以千数”为状语后置,那么前面“奠醊”应为动词,是“奠酒、祭奠”的意思。
2018年全国卷Ⅲ“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鞫”处在句中,后面是名词短语“享泽村民谋逆”(享泽村民谋反事),故从语法角度看,其作谓语,为“审讯”之意。
zhuì

(1)
流水周于舍下
,飞泉落于檐间
(2)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解释句子中的红体字
“周”与“落”相对,应为动词,解作“围绕”
“席”在此处应为动词,解作“坐”
3、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名词,险固的地方)
4、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动词,腰佩)
牛刀小试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籴:买米。)
译文: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想一想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打)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双目失明

四、据形索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
形旁
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用“王(玉)”作偏旁的字有关
“美玉珍宝”
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
②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
璐:美玉
③白璧无瑕
瑕不掩瑜
瑕:
玉上的斑点
(2)用“
纟”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②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缢:用绳子上吊,吊死﹚
(缒:用绳子往下吊)
(3)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赂:贿赂)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凡形旁从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
——词义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词义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
犭、鸟、虫”等
——与动物类有关;
“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
——与行为有关,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月”与肉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隹”(zhuī?)与鸟雀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 “月”与肉有关
“页”与脑袋有关

 “辶”与行走有关 
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2、可以独飨白粲
3、抚军亦厚赉成名。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5、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牛刀小试
(绳索)
(飨,
食用;粲,上等米)
(赏)
(钱财)
诛灭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卒然临之而不惊
通“雇”,雇佣
想一想
通“翌”,第二天
通“猝”,仓促
五、通假推断法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举例
通假字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解题方略]
(链接教材)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3)举酒属客(《赤壁赋》)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
“悟”
“晤”
面对面
“倍”
“背”
违背
“属”
“嘱”
劝人喝酒
“景”
“影”
影子。名词
1、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3、众皆伏泰之义。(泰,人名,指孔泰)
“倍”
“背”

违反,违背
“顿”
“钝”

不锐利
“伏”  “服”,佩服
牛刀小试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
故事一则
1
天下雨,脱去白色的衣服,
穿黑色的衣服回家.??????
2
如果刚才使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狗,
回来时却是只黑狗,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六、语境推断法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语境分析推断
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
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
1、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史记》)
绐:daì,通“诒”,欺骗,欺诈
牛刀小试
结合语境看,谢峻自己无子,就把谢弘微作为“继子”
语境中上文“他嗣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从语境看,文中说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用“而”表转折,这里的“丰泰”,应为财物多的意思,故译为“丰盈”。
从上文看,谢弘微是谢峻的继子,所以谢弘微继承谢峻的财产,“受”应为“继承”之意。
答案 ①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的人,有这样的儿子就足够了。
②谢瞻等人富有才华、能言善辩,谢弘微常常用简要的话使他们信服,谢混特别敬重和珍视他,称他为微子。
实词的解读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科学的推断,通过文言文的读记形成大语感,加上通晓文言文特有的背景信息(如古文化常识等),如果再加上有训练有素的“猜读”能力,辅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将不再是“雾里看花”。
课堂小结
练习一
推断、解释文段中红色字的含义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⑴过:拜访。
⑵傍:同“旁”,旁边。
⑶曲突:使烟囱弯曲
⑷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⑸嘿(mò)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
⑹息:同“熄”,灭。
⑺录:邀请。录用,此处指邀请。
⑻乡(xiàng)使:当初如果。乡,同“向”,从前;使,假如。
⑼寤:同“悟”,醒悟,觉悟。
练习二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列诸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所”与动词组成所字短语,
“更”应是动词,更换
请运用所学方法推断更、发、害这三个实词的含义
若解释为“制定”,从全句看,和诸律令所“更定”重复,更重要的,“发”没有“制定”这义项,这里的“发”作“提出”解
从感彩看,
“短”“害
”均为贬义;从上下文看,“害”为“短”的动机,应译为嫉妒
译文: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各项律法的更改,以及诸侯到封地就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扰乱政事。”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
练习三
穷:学尽
尽:学完
并列,近义
声:歌声
响:声响
联想: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阻止,阻遏

反通“返”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蔺》
:道歉、认错
据语境:饯别,郊外的大路
译文: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音响止住了行云。
古今异义
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
类型
示例
词义扩大
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再如,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
词义缩小
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女子的配偶”。再如,臭(古:气味;今:坏气味);子(古:孩子总称;今:儿子)
词义转移
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涕(古:眼泪;今:鼻涕);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狱(古:案件;今:监狱)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求学的人
智慧和力量
走投无路
B
解析
A项,“风格”古义:风度,品格;今义: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成果中所表现出的格调特色,泛指事物的特色。B项,“强调”古义:勉强调任;今义: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C项,“故事”古义:旧例,旧日的典章制度;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D项,铨综:选拔罗致人才。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为陪衬。
类型
示例
语素意义相对
“契阔谈?,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畅谈宴饮
语素意义相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偏义复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解题方略]
[特别提醒] 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教材链接)还记得课文中的偏义复词吗?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异同
不一样、不相同
作息
劳作
出入
进入
远近
距离远
C
解析A项,是同义复词,从上下文看,应该是形容两人性格方面的不足,“躁”是“浮躁”的意思,“险”有“冒险,犯险”之意,都指性格不稳重,即“轻薄浮躁”。该项解释正确。B项,是同义复词,从上下文看,任命被李吉甫压下,窦群等人心里当然不高兴。“怒”是“发怒”的意思,而“怨”有“怨恨”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该项解释正确。C项,是偏义复词,“颇复恩雠”中的“复”是“报复”的意思,因此“恩雠”一词,更偏向“雠”,即“仇恨”的意思。该项解释不正确。D项,是偏义复词,“生死”更偏向“死”,就是不顾及自己会遭遇“死的危险”。所以此处的解释正确。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关键词:素、闻、谒、危。②关键词:是、征、骇、卒、方。
答案 ①节度使于素来闻知他的名声,谒见时,窦群言语率直激切,于很喜欢。
②当时召他入朝,说要重用,朝中人人惊骇,听说他死了方才心安。
爱拼才会赢!
同课章节目录